(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二第4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练习(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二第4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练习(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三板块专题二第4讲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练习(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讲 判定准、分析透,准解散文技巧、语言鉴赏题鉴赏散文的艺术技巧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常设置两种题型来考查:表达技巧鉴赏和语言特色鉴赏。对于这两类题型,均需先准确判定所用技巧或所属语言特色,然后再结合文本多角度透彻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寂 寞梁实秋(1)寂寞是一种清福。我在小小的书斋里,焚起一炉香,袅袅的一缕烟线笔直地上升,一直戳到顶棚,好像屋里的空气是绝对的静止,我的呼吸都没有搅动出一点波澜似的。我独自暗暗地望着那条烟线发怔。屋外庭院中的紫丁香还带着不少嫣红焦黄的叶子,枯叶乱枝的声响可以很清晰地听到,先是一小声清脆的折断声,然后是撞击着枝干的磕碰声,最后是落
2、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这种境界并不太易得,与环境有关,更与心境有关。寂寞不一定要到深山大泽里去寻求,只要内心清净,随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在这种境界中,我们可以在想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渣滓,与古人同游。所以我说,寂寞是一种清福。(2)在礼拜堂里我也有过同样的经验。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从彩色玻璃窗透进一股不很明亮的光线,沉重的琴声好像是把人的心都洗淘了一番似的,我感到了我自己的渺小。这渺小的感觉便是我意识到我自己存在的明证。因为平常连这一点点渺小之感都不会有的!(3)我的朋友
3、肖丽先生卜居在广济寺里,据他告诉我,在最近一个夜晚,月光皎洁,天空如洗,他独自踱出僧房,立在大雄宝殿的石阶上,翘首四望,月色是那样的晶明,蓊郁的树是那样的静止,寺院是那样的肃穆,他顿有所悟,悟到永恒,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我相信一个人常有这样的经验,他的胸襟自然豁达寥廓。 (4)但是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它只是一瞬间的存在。世界有太多的东西不时地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一件煞风景的事实:我们的两只脚是踏在地上的呀!一只苍蝇撞在玻璃窗上挣扎不出去,一声“老爷太太可怜可怜我这个瞎子吧” ,都可以使我们从寂寞中间一头栽出去,栽到苦恼烦躁的漩涡里去。至于“催租吏”一类的东西打上门来,或
4、是“石壕吏”之类的东西半夜捉人,其足以使人败兴生气,就更不待言了。这还是外界的感触,如果自己的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则虽处在最寂寞的境地里,他也是慌成一片,忙成一团,六神无主,暴跳如雷,他永远不得享受寂寞的清福。2(5)如此说来,所谓寂寞不即是一种唯心论,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吗?也可以说是。一个高韬隐遁的人,在从前的社会里还可以存在,而且还颇受人敬重,在现在的社会里是绝对的不可能。现在似乎只有两种类型的人了,一是在现实的泥溷中打转的人,一是偶然也从泥溷中昂起头来喘口气的人。寂寞便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喘几口气之后还得耐心地低头钻进泥溷里去。所以我对于能够昂首物外的举动并不愿再多苛责
5、。逃避现实,如果现实真能逃避,吾寤寐以求之!(6)有过静坐经验的人该知道,最初努力把握着自己的心,叫它什么也不想,那是多么困难的事!那是强迫自己入于寂寞的手段,所谓“参禅” “入定”完全属于此类。我所赞美的寂寞,稍异于是。我所谓的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一刹间的妙悟也不嫌短,失掉了也不必怅惘。但若我有一刻寂寞,我会好好地享受它。(选自寂寞是一种清福 ,湖南文艺出版社)精读习惯培养先逐段检索加工第 1 段 要点概括:书斋里的寂寞。思考分析:运用衬托手法: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使用细节描写: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作者认为“心远
6、地自偏” ,只要你的内心清净,即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为什么说“寂寞是一种清福?”(一是寂寞中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二是寂寞可以使人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使我们跳出尘世的渣滓,自由翱翔,与古人同游。)第 2 段 要点概括:教堂里的寂寞。思考分析:教堂里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声,让作者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我自己的存在”在(1)(2)段中可以找到两个缘由,一是“寂寞” ,二是“渺小” 。这两种都是“意识到我自己的存在”的证明,前者使人体会到“孤立的存在” ,后者使人体会到“渺小的存在” 。第 3 段 要点概括:寺庙里的寂寞。思考分析:月夜下寺庙
7、肃穆的氛围给人以独特的寂寞感受。寂寞让人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第 1 3 段 思考分析:描写书斋、教堂、寺庙三处环境,渲染一种静穆的氛围,引出下文对“寂寞”境界的理解和论述。3第 4 段 要点概括:寂寞的清福不容易长久享受。思考分析:怎样理解“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寂寞是一瞬间的妙悟;世界上有太多外界的东西缠绕着我们;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第 5 段 要点概括:寂寞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现象。思考分析:运用对比手法,写现实社会需要寂寞。使用比喻手法,写寂寞是供在现实的泥潭中打转的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形象生动。第 6 段 要点概括:本文所谈寂寞异于佛教“参
8、禅” “入定” 。思考分析:怎样理解“但若我有一刻寂寞,我会好好地享受它”这句话?(寂寞的心境能使人进入空灵悠逸的境界,使人的心灵得到休息。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再 理 清 文 章 脉 络 后 把 握 主 旨 大 意 本文作者阐释了对寂寞的理解。作者认为寂寞应该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它不同于强迫自己入静的“参禅”等;寂寞还是一种清福,但这种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若有一刻寂寞,会好好地享受它。风格恬淡、余味无穷的寂寞是值得品味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艺术魅力并不因时间的洗涮而褪色。无论是春雨润物般的娓娓叙述,还是酣畅淋漓的抒发情怀,都会撩拨心弦,成为心灵深处能够沉
9、淀下来的由衷的情感。在当下喧嚣、纷繁、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更有一番哲理情思。 读 懂 文 章 做 对 题 目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心远地自偏” ,即使在市廛里、陋巷里,都可以感觉到一种空灵悠逸的境界,只要你的内心清净。B只有在伟大庄严的教堂里,在沉重的、洗淘人心的琴声中,作者才能感到自己的渺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4C本文描写书斋、教堂、寺庙三处环境,渲染一种静穆的氛围,为“寂寞”境界的出现做铺垫。D寂寞是供在现实的泥潭中打转的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但是人们喘几口气之后还要面对现实,低头钻进泥潭里去。解析:选 B B 项,依据原文首
10、段中的“这时节,我感到了寂寞。在这寂寞中我意识到了我自己的存在片刻的孤立的存在”可知, “只有”表述有误。2(对点题表达技巧鉴赏)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6 分)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见后面例一。3(回扣题理解句子的含意)如何理解文中“寂寞的清福是不容易长久享受的”?(6分)答: 参考答案:寂寞是一瞬间的存在,一霎间的妙悟;外因是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缠绕着我们,使人跌进苦恼烦躁之中;内因就是自己内心先六根不净,随时都意马心猿。(每点 2 分)4梁实秋说“寂寞是一种清福” ,然而有人却责备梁实秋这种态度是“人生的
11、一种逃避” ,结合全文,你是怎样看待梁实秋的“寂寞是一种清福”的呢?(6 分)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同意“寂寞是一种清福” 。内心清净,感受寂寞,我们可以在想5象中翱翔,跳出尘世的纷扰;寂寞可以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感到自我的渺小,悟到四大皆空的境界,胸襟自然豁达寥廓;在当时的社会中,寂寞是供人喘息的几口新鲜空气,放纵是一种暂时的逃避,也不该再多苛责;寂寞是随缘偶得,无需强求,要学会好好享受这一刹间的妙悟。(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示例二)我认为这是“人生的一种逃避” 。作者所处的时代令人苦闷,作者需要寂寞来调适自己。(2 分)“寂寞是一种清福”流露的是一种消极的思想,反映了一
12、种逃避现实的心理。(2 分)当今社会崇尚积极进取,享受寂寞的清福是与时代不合拍的。(2 分)题型一 表达技巧鉴赏题一、什么是表达技巧鉴赏理在书中“表达技巧”是个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了散文表情达意的所有手段,如表达方式运用技巧、表现手法运用技巧、修辞手法运用技巧、行文技巧等。 教材典例领悟好回扣教材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写到“南国之秋”?参考答案:作者写“故都的秋”和“南国之秋” ,都是写“秋味” ,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反衬北国之秋的“浓” ,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南国之秋,只能使人“感到一点点清凉” ,使人“赏玩不到十足” ,相比之下,北国之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13、来得悲凉” 。总之,作者写南国之秋,主要是衬托北国之秋,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标答分析答案解构:本题考查表达技巧鉴赏。答题时,先指出手法,这是以南国之秋来反衬北国之秋;再分析内容,分析如何以南国之秋的“淡”来反衬北国之秋的“浓” ;最后概括效果,通过反衬,突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相关知识掌握牢6二、怎样考表达技巧鉴赏题在书外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1)(2018浙江高考)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 10 个“一” ,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汴京的星河)(2)(2018浙江高考)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汴京的星河)(3)(2017全国卷)作者交替使用“
14、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窗子以外)(4)(2015山东高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四堡雕版)题干中往往有“分析” “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表现手法”“细节” “人称”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怎样答表达技巧鉴赏学考贯通(一)“3 审”题目明方向散文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同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题的审题类似,也包括以下 3 点:1审题型即审表达技巧鉴赏题是明考型还是暗考型。所谓明考型,即在题干中直接要求分析其表达特色,如“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所谓暗考型,即题干中带有“赏析”或“如何描写(表达)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2审范围即审所
15、给的材料是片段、局部(如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画线句子)的,还是全文、整体的。审清这一点对答题尤为重要。行话有“整体看手法,局部看修辞” 。说的就是如果鉴赏的是全文,则首先要考虑表现手法;如果是局部,则首先看修辞手法。 “首先”就是优先,7但并不是说其他角度不考虑。3审角度即审题干要求鉴赏的角度是定向的还是多向(多角度)的。所谓“定向” ,就是题干明确规定了鉴赏的角度,如从“修辞手法”角度等。 “定向”一般为单一角度,当然,单一角度还可细化为更小的角度。散文鉴赏题多是多向(多角度)的。(二)“3 步”答题保规范阅读寂寞一文(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题目。例 一 寂寞只是一种心灵的
16、感受,第一段中,作者用了怎样的手法使这种虚无的感受能够具体而又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6 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这是一道明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第一步:指出手法第一段运用了衬托和细节描写手法。第二步:分析内容,概括效果以枯叶乱枝的折断声、磕碰声和落到空阶上的拍打声这些细小的声音,衬托环境的静,从而体现内心的寂寞;袅袅的一缕炉烟线笔直地上升,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都是细节描写,而作者能关注这些细节,来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参考答案 以细微的声响衬托环境的安静,体现内心的寂寞。(3 分)以袅袅的炉烟,枯枝的折断、碰击、磕碰等细节描写,表现内心的寂寞感受。
17、(3 分)易错提醒找不准或找不全表达技巧。如本题,找出以声衬静的衬托手法不难,但是很多考生可8能忽视细节描写;还有考生审题不准,答出了心理描写,这就错了。为防止找不准或找不全,需熟知表达技巧的 4 大构成,在仔细审题、明确鉴赏方向的前提下,认真阅读文本,准确定位所用手法。 (2018天津高考)阅读虹关何处落徽墨一文(原文见 P208),完成后面的题目。例 二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5 分)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 。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
18、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这是一道暗考型的表达技巧鉴赏题。第一步:指出手法在这些文字中,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并充分展开了想象。第二步:分析内容“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 “翩翩起舞” ,将墨与砚台人格化,运用了拟人手法;“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 ,是作者在想象;“真想只做一个书者” “蘸墨挥洒” ,也是作者想象的内容。第三步:概括效果概括效果要使用术语,内容要具体,不能空泛。参考答案 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使用徽墨书写时鲜活灵动的状态,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易错提
19、醒 1找不准或找不全语句的表达技巧。如本题,多从修辞角度着眼,答出拟人的修辞手法,忽略想象的表现手法。92对语句的表达效果分析不到位。所写语句都为表达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因此,在赏析句子时,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再如本题,有些考生遗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和对幽静生活的向往”的内容情感表达分析。 题型二 语言特色鉴赏题一、什么是语言特色鉴赏理在书中语言特色鉴赏与表达技巧鉴赏在某些方面是有交叉的,比如鉴赏散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既可以说是技巧鉴赏,也可以说是语言特色鉴赏。但鉴赏语言特色更多的在于理解散文遣词造句的特点,体会行文的风格,品味语言的韵味;这一点和鉴赏技巧侧重分
20、析手法的如何运用及运用效果有着明显的区别。回扣教材赏析下面句子的语言特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荷塘月色)参考答案:用词精练。 “泻” “浮” “洗” “笼”等动词以动写静,动中含静,写出月色柔和美妙、朦胧缥缈、如梦如幻的幽静之美;“静静” “薄薄”等叠字传神地摹写出眼前之景,而且具有音韵之美,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修辞绝妙。 “流水”喻月光的流动感, “牛乳” “梦”喻月色皎洁朦胧,引人入胜。正面侧面结合。第一句正面写月光,后两句侧面写月光,正侧面结合,突出月色朦胧淡雅的意境。标答
21、分析答案解构:本题属于语言特色鉴赏题。这是一段描写的文字,先辨识其语言特色,这里最主要的是用词之美、修辞之美、描写之美;再分别举例分析如何从这三个角度描写,并指明每个角度的表达效果。二、怎样考语言特色鉴赏题在书外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1)(2018浙江高考)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汴京的星河)(2)(2017全国卷)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我们的裁缝店)(3)(2013江西高考)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平常的沈从文)题干中往往有“分析” “赏析”等作答动词和“语言特色” “表达效果”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怎
22、样答语言特色鉴赏学考贯通(一)语言特色鉴赏“4 角度”101用词之美角 度 特点或作用动词、形容词 准确;精练;生动、形象、传神。叠字、 叠词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语言具有绘画美;韵律铿锵悦耳,使语言富有音乐美;叠字可以组成整齐的句式,使语言具有建筑美;叠字能使意思强化,起到强调作用;叠字能使上下文联系紧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反复 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成语或古语 富有文采,典雅优美。2句式之美角 度 特点或作用长短句结合 行文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于变化。整散句结合 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3风格之美豪放、直白、华丽、精练、凝练、柔婉
23、、含蓄、细腻、典雅、凝重、清新、明丽、朴素、活泼、诙谐等。4手法之美角度 特点或作用修辞之美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描写之美如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嗅、听结合(有色有声),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使描写细致生动,形象鲜明。提示 语言特色(风格)除以上角度外,还可以从“时代特色” “地域特色” “语体特色”等角度分析,因这 3 大角度已在“小说”专题中详解,本处就不再细说。(二)语言特色鉴赏“3 步骤”第一步:概括特点从用词、句式、修辞或风格等角度,用一两个词概
24、括。概括时既要考虑到一般文本语言的特征,又要充分考虑所给语言片段的特征。第二步:举例分析结合文本具体表现,紧扣内容(关键词、关键句)析作用(对主旨的体现、对情感的表达)。11第三步:规范作答题目所涉及的语言特色一般是多方面的,答题时应先答最主要、最突出的,然后再答次要的。答案要分点表述,形成合理的顺序。另外,指明效果时用词要准确,要注意运用术语。(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例 三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第三 板块 专题 定准 分析 解散 技巧 语言 鉴赏 练习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