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下达标检测(三十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 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解析:选 C 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相同B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C任何区域内的群落经过演替最终都会形成森林生态系统D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解析:选 B 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
2、初生演替;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初生演替,该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群落演替最终是否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有可能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3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解析:选 B 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
3、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会存在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4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解析:选 C 土壤小动物常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故设计诱虫器时应注意2根据这些特点设计。5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
4、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C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解析:选 C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与按蚊之间也是寄生关系。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鱼类与藻类生活在同一空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氧气等有限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竞争。6(2019宁德质检)密执安湖沙丘是湖水退却后暴露出来的极端干燥的一片区域,在经历大约一千年的演替后,最终发展成为稳定的山毛
5、榉槭树林群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山毛榉槭树林群落区别于草本植物阶段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B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中的物种被另一个群落的物种代替的过程D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不同位置的主要原因是种间竞争解析:选 C 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群落的物种组成;沙丘演替为山毛榉槭树林的过程中,物种的数量增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因此此过程中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由于森林中同一位置的食物是有限的,食性相同的鸟为了争夺食物而发生种间竞争,最终的结果是食性相同的异种鸟类分布在树林
6、不同位置。7如图表示的是不同群落中生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表示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B图乙可以表示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的关系C图丙的三个种群一定能形成一条食物链D甲、乙两图都表示生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解析:选 D 据图分析可知,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竞争、竞争和捕食关系。草原上狮子和猎豹具有实力相当的竞争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故图甲不能表示3草原上狮子和猎豹之间的关系。白蚁以木材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纤维素,必须要依靠其肠道内鞭毛虫分泌的消化纤维素的酶才能将纤维素分解,分解后的产物供双方利用,故白蚁和其肠道内的鞭毛虫是互利共生关系。图丙的三个种群
7、可能是三个动物种群,而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8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会杂草丛生,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繁茂起来,最后演变成一片森林,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下列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C D解析:选 B 由农田生态系统演变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经过长时间地演替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在达到稳态后,物种丰富度、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产量、生物呼吸量基本保持不变。9结合如表所示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间关系 物种 1 物种 2 物种 1、2 相互作用的一般特征 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 物种 1
8、 生活在物种 2 的体内或体表 对两物种都有利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注:“”表示有利, “”表示有害。A表示的两个物种之间不会发生共同进化B可以表示 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C表示的物种 1 和物种 2 只能是消费者D关系中物种 2 比物种 1 同化的能量多解析:选 B 表中表示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互相抑制,说明二者所需资源相同或相近,为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会促进二者共同进化;表示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且物种 1 生活在物种 2 的体内或体表,为寄生关系,T 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关系为寄生;表示的物种 1 和物种 2 相互作用对双方均有利,应表示互利共生的关系,大豆、根瘤菌之间
9、为互利共生关系,但大豆不是消费者;表示物种 2 以物种 1 为食,在捕食关系中营养级越低的种群同化量相对越多,所以物种 1 同化量大于物种 2。410.(2019石家庄一模)如图为某一区域 M、N 两个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曲线表明 M、N 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b 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CM、N 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d 越大,M、N 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解析:选 B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群摄取的食物种类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表明两种群存在食物上的竞争;b 越大,说明该生物摄取食物的种类越多,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M、N 两个种群之间通过竞争相互影响,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达标 检测 三十二 群落 结构 演替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