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42-201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及编制说明.pdf
《Q GDW 142-201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及编制说明.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42-2012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及编制说明.pdf(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IICS 29.240: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142 2012代替 Q/GDW 142 2006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Guide for Modeling Generator Excitation System2012-06-28发布2012-06-28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GDWQ/GDW142 2012I目次前言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建模技术原则 25 对励磁设备厂家及供货商的要求 36 资料和数据的准备 37 励磁系统的标幺值 38 励磁调节器环节特性辨识的基本方法 49 励磁系统实测数学模型的建立 510 模型的选择及参数处理方法
2、1611 励磁系统模型参数的现场试验校核 1612 近似计算模型的校核 1813 励磁系统建模报告主要内容 19附录 A(规范性附录) 限制的表达 21附录 B(资料性附录) 低励限制模型 22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过励限制模型 24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发电机饱和系数的计算 26编制说明 27Q/GDW142 2012II前言本标准代替的 Q/GDW 1422006 于 2006 年 8 月 1 日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次修订与 Q/GDW 1422006 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增加术语与定义部分;增加无功调差率的测量技术要求;增加建模技术原则中有关励磁试验流程的规定;增加励磁系统标幺
3、值中有关调整器输出电流基准值的规定;增加交流励磁机空载时间常数的测量;修改交流励磁机不可控整流励磁系统功率部分数学模型;修改励磁系统模型参数的现场试验校核部分内容。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出并解释;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东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新琪、刘增煌、周济、倪秋龙、苏为民、赵红光、濮钧、卢嘉华、张剑云、曹路、孙维真、楼伯良、吴涛、吴跨宇、叶琳。Q/GDW142 20121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建模导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用
4、的发电机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抽水蓄能发电 /电动机和核电机组励磁系统建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7409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DL/T 583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技术条件DL/T 843 大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IEEE Std421.5 IEEE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Excitation System Models for
5、Power System StabilityStudies3术语与定义3.1原始模型primary model由制造厂提供或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资料推导出的模型。3.2实测模型measured model现场实测后参照原始模型进行模型和参数辨识后所得到的实际模型。3.3计算模型calculating model用于稳定计算的模型。3.4等同计算模型identical calculating model与实测模型结构一致,通过仿真校核确认满足要求的计算模型。3.5近似计算模型similar calculating model与实测模型结构有一定差别、 通过计算程序仿真、 参数调整后基本满足要求的用于
6、稳定计算的模型。3.6阶跃试验step test被控量的给定值阶跃变化的试验。3.7阶跃量step value阶跃试验中,被控量的最终稳态值与初始值之差。3.8超调量overshoot阶跃试验中,被控量的最大值与最终稳态值之差相对于阶跃量的百分数。3.9Q/GDW142 20122起始时间start time阶跃信号加入时刻。3.10上升时间upward time阶跃试验中,从起始时间 t0起到被控量的变化值初次达到 90阶跃量的时间。3.11峰值时间peak time阶跃试验中,从起始时间 t0到被控量的变化值达到最大值的时间。3.12调节时间settling time阶跃试验中,从起始时间
7、 t0到被控量的变化值与阶跃量之差的绝对值小于阶跃量的 5(图 1 中 C点)所需时间。3.13振荡次数number of oscillation在调节时间内被控量的振荡次数。3.14频域测量法frequency-domain measuring在输入端加入不同频率正弦信号或者噪声信号,测量输出端对于输入端的频率响应特性,采用幅频与相频特性的直接对比或者曲线拟合技术来辨识模型及其参数的方法。3.15时域测量法time-domain measuring在输入端加入扰动信号,一般为阶跃信号,测量输出的时域响应特性,通过分析环节结构与参数,并将仿真的时域响应特性曲线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辨识模型及其
8、参数的方法。U0初始值; U1最终稳态值; tup上升时间; tp峰值时间; ts调节时间。图1阶跃响应特性示例曲线4建模技术原则4.1 励磁系统部件的模型应符合 GB/T7409 和 IEEE Std421.5-2005 的要求。 励磁系统的参数实测与建模工作在励磁系统现场试验调试合格后进行。4.2 新投产发电机组励磁系统参数实测与建模试验应在机组正式商业运行前完成。励磁系统发生设备改造、软件升级、参数修改等,应上报调度机构及励磁监督单位备案并按要求重新安排测试。对于不影Q/GDW142 20123响模型的参数修改,上报调度机构及励磁监督单位备案即可。4.3 通过现场测试和辨识建立实测模型。
9、4.4 根据实测模型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模型应能够满足所在电网调度机构采用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程序中使用。4.4.1 等同计算模型可以是电力系统计算程序中的固定模型,也可以是其自定义模型。进行发电机空载阶跃的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确定等同计算模型与参数。4.4.2 在计算程序中没有与实测模型结构基本一致的模型时,选择与实际励磁系统结构最为接近的模型,并通过参数调整使其特性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得到近似计算模型。对近似计算模型,要求进行发电机负载扰动下校核计算。4.5 进行稳定计算至少应提供自动电压调节器、电力系统稳定器( PSS) 、调差特性和强励限制数学模型和参数,进行电压稳定计算和中、长期稳定
10、计算还应当提供低励限制( UEL) 、过励限制( OEL)和伏赫限制数学模型和参数。5对励磁设备厂家及供货商的要求a) 在设计、型式试验阶段应进行产品数学模型参数的确认,该确认设备应通过产品技术鉴定;b) 应提供调节器的数学模型参数(包括电压调节器和各个附加环节)和励磁设备技术数据,励磁系统应符合 GB/T 7409、 DL/T 583、 DL/T 843 等标准的要求;c) 调节器应具备符合标准规定的、能供第三方进行数学模型参数测试所需要的接口;d) 调节器的设置值应以十进制表示,时间常数以秒表示,放大倍数和限幅值以标幺值表示,并说明标幺值的基准值确定方法;e) 调节器采用的三相全控桥的整流
11、器应采用反余弦移相,以保证在不同工况下放大倍数均为恒定值;f) 励磁调节器应在定型生产前完成环节编程正确性检查,或者同类型励磁调节器在其他机组励磁系统建模中已经验证其环节参数正确,否则应通过环节特性测辨方法(参照第 8 章)确认 PID和软反馈校正环节的模型参数。6资料和数据的准备应根据励磁系统类型收集下述资料和数据:a) 励磁变压器额定容量、一次和二次额定电压、短路电抗;b) 直流励磁机空载特性曲线、负载特性曲线、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励磁绕组时间常数、激励方式、励磁绕组电阻等;c) 交流励磁机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磁场电压和电流、空载和负载特性曲线、电枢开路时励磁绕
12、组时间常数 Tdoe、激励方式、励磁绕组电阻、同步电抗 Xde、次暂态电抗 Xde和负序电抗 X2e;d) 副励磁机额定容量、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因数、额定频率、外特性曲线、空载电压、发电机输出额定电流时的端电压、发电机输出强励电流时的端电压;e) 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发电机 Td0等各时间常数、发电机各电抗值、机组转动惯量、发电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视在功率、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磁场电压、额定磁场电流、空载额定磁场电压、空载额定磁场电流、在规定温度下的励磁绕组电阻值;f) 励磁系统功能说明、投产试验报告以及各个环节的整定参数。7励磁系统的标幺值a) 标幺值是由实际值除以基准值得到的
13、;b) 发电机电压的基准值 UB为发电机额定电压,发电机电流的基准值 IB为发电机额定电流,发电机功率的基准值 SB为发电机额定视在功率,发电机转速(频率)的基准值 nB( fB)为发电机额定转速(频率) ;Q/GDW142 20124c)发电机磁场电流的基准值 IfB为发电机空载特性气隙线上产生额定电压所需的磁场电流,发电机磁场绕组电阻的基准值 RfB为发电机额定工况下发电机励磁回路电阻,也可取为发电机额定磁场电压除以额定磁场电流的数值,发电机磁场电压的基准值 UfB为磁场电流的基准值乘以磁场绕组电阻的基准值;d) 励磁机磁场电流的基准值 IefB为在励磁机空载特性曲线气隙线上产生一个标幺值
14、发电机磁场电压所要求的励磁机磁场电流值,励磁机励磁电阻的基准值 RefB为发电机额定工况下的励磁机励磁回路的电阻,也可取励磁机额定磁场电压除以励磁机额定磁场电流并考虑回路阻值作为励磁机励磁电阻的基准值 RefB,励磁机磁场电压的基准值 UefB为励磁机磁场电流基准值乘以励磁机励磁绕组电阻基准值;e) 调节器的输入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准值等于发电机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基准值。当控制发电机磁场电压时调节器输出电压基准值等于发电机磁场电压的基准值、调节器输出电流基准值等于发电机磁场电流的基准值,当控制励磁机磁场电压时调节器输出电压基准值等于励磁机磁场电压的基准值、调节器输出电流基准值等于励磁机磁场电流
15、的基准值。8励磁调节器环节特性辨识的基本方法励磁调节器环节特性辨识常用方法有频域测量法和时域测量法,两种方法可以同时采用;频域测量法一般在静态试验时进行。8.1频域测量法频域测量法是利用频谱分析仪测量待辨识环节输出对于输入的频率特性,输入信号可采用正弦扫频或噪声信号,采用对比或拟合技术辨识模型的参数。8.1.1 对于简单的一阶模型,可以利用已知频率特性的特征值直接计算参数。8.1.2 对于非一阶模型,由于对象的模型结构和部分参数一般已知,可以采用参数拟合技术或采用模型的频率特性和实测的频率特性对比的方法确定模型的参数。8.1.3 测量的频率范围应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来选择。8.2时域测量法时域测
16、量法是利用波形记录分析仪测量输入和输出响应,输入扰动信号一般为阶跃信号,采用对比实测与理论输出响应特性曲线的方法辨识模型的参数。8.2.1 对于简单的一阶惯性模型,如励磁调节器的电压和功率测量环节等,当采用阶跃响应试验法时,其输出达到稳态变化量的 0.632 倍所需时间就是环节的时间常数;输出稳态变化量与输入阶跃量之比,就是环节的增益。8.2.2 对于非一阶模型,如励磁调节器的 PID 环节、超前环节、励磁调节器的软负反馈环节、励磁调节器的励磁机时间常数补偿环节(硬负反馈环节) 、 PSS 环节等可以采用时域参数辨识或采用相同的输入信号下仿真待辨识模型的响应和实测响应对比的方法来确定环节参数。
17、8.3环节特性辨识时的注意事项应了解并通过实际测量来检验励磁调节器(包括 PSS)各环节是否存在死区、限幅、逻辑控制(如PSS 自动投退) 、非线性环节、变参数、是否采用反余弦移相等具体细节;要区分内限幅和外限幅两种限幅环节,限制环节的具体定义见附录 A。8.4无功调差率的测量8.4.1调差极性的测量在发电机滞相运行方式下,保持被试机组有功功率及电压给定值不变,在一定范围内(机组采用扩大单元接线方式时调差率需大于零)从小到大调整无功调差率。若被试机组的机端电压逐渐变低,无功功率逐渐变小,则可确认为调差极性与定义相一致;若被试验机组的机端电压逐渐变高,无功功率逐渐变大,则极性与定义相反。8.4.
18、2调差率的测量Q/GDW142 20125方法 1 适用于运行机组有功功率可调至零的情况,方法 2 可以用于被试验机组有相邻机组或无功补偿设备的情况。( 1)方法 1在功率因数等于零的情况下,保持电压给定值不变,甩掉 50 100的额定无功功率,测量甩负荷前后的发电机电压,然后用下式计算电压调差率:( 1)10% 100%ttNtn QUU IDUI=()式中: Ut0、 Ut1分别为甩负荷前后的发电机机端电压, Utn为发电机额定电压;IQ、 IN分别为甩负荷前的发电机无功电流值和额定电流值。( 2)方法 2在发电机发出无功功率的情况下(有功功率保持不变) ,保持电压给定值不变,调整相邻机组
19、或无功补偿设备的无功功率, 测量调整前后被试验机组的机端电压和无功电流, 然后用下式计算电压调差率:( 2)0110% 100%tt Ntn Q QUU IDUII=()式中: Ut0、 Ut1分别为调整前后的发电机机端电压, Utn为发电机额定电压;IQ0、 IQ1、 IN分别为调整前后的发电机无功电流值和额定电流值。工程上也可以用相对应的无功功率 QQ0、 QQ1、和额定视在功率 SN近似代替电流。9励磁系统实测数学模型的建立9.1基本步骤9.1.1 收集资料,确定励磁系统数学模型类型。9.1.2 根据资料情况,确定现场试验项目,编写试验方案,进行现场试验。9.1.3 整理数据,建立励磁系
20、统实测模型。在励磁系统实测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需整理并提供如下数据:a) 各变量的基准值;b) 根据频域或时域测量数据确定环节参数;c) 建立励磁系统实测模型。9.2发电机励磁系统的组成9.2.1 发电机励磁系统由励磁功率部分、励磁控制部分、发电机电压测量和无功电流补偿部分、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简称 PSS)组成,见图 2。9.2.2 发电机电压测量和电流补偿部分形成实现控制的偏差信号。9.2.3 励磁控制部分实现励磁稳定控制和限制功能,由 PID 或软反馈校正环节、功率控制环节、补偿励磁机时间常数的反馈环节、顶值限制环节、过磁通(伏 /赫)限制环节、过励限制环节和低励限制环节等组成。9.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GDW1422012 同步 发电机 系统 建模 编制 说明 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