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学案(含解析).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二章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学案(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能级分布和排布原理,能正确书写136 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价电子的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达式。2了解电离能的含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了解电子在原子轨道之间跃迁及其简单应用。4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考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能层、能级与原子轨道(1)能层( 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通常用 K、L、M、N表示,能量依次升高。(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
2、f 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 s、p、d、f 的顺序升高,即 E(s)C电负性:MgSi,B 正确;Mg 为金属元素,Si 为非金属元素,显然 Si 的电负性大于 Mg,C 正确;Mg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K 元素,D 错误。3电离能大小的比较及概念:(1)(2018全国卷)由 2Li(晶体) 2Li(g) 2Li (g)可 318 kJmol 1 1040 kJmol 1 知,Li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为_ kJmol 1 。(2)(2018全国卷)第一电离能 I1(Zn)_I1(Cu)(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_。(3)(2017全国卷)元素 Mn 与 O 中,第一电离能较大
3、的是_。(4)(2016全国卷)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 ICu1 958 kJmol1 、 INi1 753 kJmol1 , ICuINi的原因是_。(5)(2016全国卷)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 Ga_As,第一电离能Ga_As。(填“大于”或“小于”)。(6)(2014全国卷)N、O、S 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答案:(1)520 (2)大于 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3)O(4)铜失去的是全充满的 3d10电子,镍失去的是 4s1电子(5)大于 小于 (6)N4电负性大小的比较:(1)(2017全国卷)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
4、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 E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 E1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12元素的 E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氮元素的 E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2)(2016全国卷)光催化还原 CO2制备 CH4反应中,带状纳米 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Zn、Ge、O 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3)(2015全国卷)O、Na、P、Cl 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答案:(1)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变小,故结合一个电子释放出的能量依次增大 N 原子的 2p 轨道为半充满状态,具有额外稳定性,故不易结合一个电子 (2)OGeZn (3)O元素“
5、位构性”之间的关系5a、b、c、d 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 处于同周期,c、d 处于同主族。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 与 c 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cdbB电负性:abdcC原子序数:dabc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adc解析:选 C 由题意可知,a、b、c、d 元素分别为 Si、Na、N、P 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大小关系为 NaSiPN,A 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弱,故电负性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第一节 原子结构 性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