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讲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学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掌握几种交通运输方式1.根据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方式 字母 判断依据航空运输 a 运载量最劣、速度最优公路运输 b 灵活性最优管道运输 e 灵活性最劣水运 c 运价最优铁路运输 d 运载量、运价、灵活性、速度都较好2.填表分析五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项目 排列顺序按运量 由大到小为海运、铁路、河运、公路、航空按投资 由大到小为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按运费 由高到低为航空、公路、铁路、河运、海运按速度 由快到慢为航空、铁路、公路、海运、河运按灵活性 由大到小为公路、航空、铁路、海运、河运按连续性 由强到弱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
2、运 题组练通读几种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 12 题。1图中交通运输方式搭配合理的是( )A甲水运B乙公路C丙铁路2D丁铁路2关于图中运输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适宜长距离运输B集成电路由北京运到拉萨选择乙运输方式最好C丙受水文影响最大D丁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解析:1.C 2.B 第 1 题,图中甲速度较低、运量较小,应为公路运输;乙速度最快、运量最小,应为航空运输;丙速度较快、运量较大,应为铁路运输;丁速度最慢、运量最大,应为水运。第 2 题,甲为公路运输,适宜短途运输;集成电路重量、体积小,附加值高,适宜航空运输,由上题分析可知乙为航空运输;丙为铁
3、路运输,连续性好,而受水文影响最大的是水运;丁是水运,而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如图为运距在 500 km 以上时,铁路、公路、水运及空运四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量、速度和运费方面优劣程度的示意图,某一要素的圆圈越大表明这一要素越优越。读图,回答34 题。3图中所表示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铁路 公路 水运 空运B水运 铁路 公路 空运C铁路 水运 公路 空运D水运 公路 铁路 空运4下列关于这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技术要求严B运量大,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C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D是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
4、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解析:3.B 4.C 由题干及图中信息可知:速度慢、运量大、运费低,为水运;速度较快、运量大、运费较低,为铁路;运量小、运费较高、速度较快,为公路;运量最小、运费高、但速度快,为空运。理解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3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3交通运输的合理布局根据某区域交通图,回顾所学知识。(1)为了加强甲城与乙村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_c_,原因是 c 规划线路与等高线走向一致。(2)图中铁路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穿越城区和坡度大。(3)港口的选址应考虑以下几点:背风的海湾、与城市或交通线相连、水较深。甲城市
5、计划修建一小港口,图中四处最合理的是处。 题组练通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 12 题。1据图分析,制约 a 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C河流 D资源2若计划修建由 a 城镇至 c 城镇的公路,则四条线路中的最优线路及理由分别是( )A线路 地势起伏最小B线路 路程最短C线路 兼顾 b 城镇D线路 连接城镇最多解析:1.B 2.D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 地区被山地包围,修建道路的难度较4大,故地形成为制约该地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主要因素。第 2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线路连接 a 和 c,经过的城镇少,不利于居民出行,不是最优线路;通过线路连接 a 和c,采取直线直接
6、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并且经过的城镇更少,不是最优线路;通过线路连接 a 和 c,虽然经过了多个城镇,但是直接穿过山地,工程量大,修建难度大、成本高,不是最优线路;通过线连接 a 和 c,不仅能够尽可能多地连接城镇,方便居民出行,而且尽量避开了山地陡坡,修建难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是最优线路。“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 25 个“无水港” ,
7、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据此完成 34 题。3 “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A高铁运输快速发展 B海运速度不断加快C河海联运逐步实现 D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4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运输成本 B减轻港口负担C扩大港口腹地 D节约运输时间解析:3.D 4.C 第 3 题,货物“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 ,通过集装箱方式装运,到沿海港口后,不必重新验货报关,可直接外运。体现了集装箱运输的迅速发展。第 4 题,由“在内陆腹地辟建” “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 ,可知其主要目的是扩大港口经济腹地。重难点一 怎
8、样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师说技法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特 点运输方式运量 运价 运速 灵活性 连续性 成本水路 慢 差 差 低铁路 较快 差 好 投资大、占地广公路 较慢 好 好 短途运输成本低5航空 快 差 差 投资大管道 损耗小、平稳安全、管理方便 差 好 投资大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1)客运:人们旅行大多从所乘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费用、安全性、舒适度等因素考虑,远距离选乘飞机或火车,近距离选乘汽车;为了欣赏沿河两岸的风景或海上的风光,有时也选乘轮船。(2)货运: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进行选择,具体选择如下:典题示例如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2)
9、题。(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A BC D(2)适合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铁路C河运 D海运学解题第一步:抓关键,明确图示含义货物价值最高,运距最远;货物运量较小,运距较近。第二步:析设问,联系理论知识结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可知,货物适合铁路运输,货物适合水运;货物适合航空运输;货物适合公路运输。答案 (1)C (2)A方法技巧优选法确定货运方式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6最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总的来看,公路适合小批量货物、中短途运输,价格较铁路贵,较航空便宜;铁路适合长途运输,价格便宜,速度快,也更安全;航空速度最快,
10、适合高附加值和对时间要求严格的货物;水运价格低、速度慢,且只能在靠近水的地方使用,有较大限制;管道多用于运输气体和液体。集训过关每日邮报2017 年 3 月 21 日报道,日前,Hyperloop 运输技术公司宣布,正在试验建设世界首列胶囊超级高铁车厢。据悉,车厢将会在空气被几乎抽干、几乎毫无空气阻力的近真空状态下的封闭管道中移动,时速可高达 1 223 km/h,超过飞机飞行速度,并且耗能极低。作为第五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设想,一旦成功实践,从纽约到旧金山原本 6 h 的飞行缩短至 1 h 左右,而环游世界,也仅需要 6 h。与 Hyperloop 公司从事相同研发的企业HTT 联合创始人彼鲍伯
11、格瑞斯塔表示,其正与中国多个城市讨论一起建设超级高铁计划。据此回答 12 题。1胶囊超级高铁车厢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比( )A与公路运输相比,灵活性强B与航空运输相比,连续性强C与铁路运输相比,对环境的污染大D和海洋运输一样,受天气变化影响大2如果胶囊超级高铁技术成熟并引入我国的话,下列哪两个城市间最有可能率先建设( )A北京广州 B兰州乌鲁木齐C上海乌鲁木齐 D广州深圳解析:1.B 2.A 第 1 题,结合材料可知,胶囊超级高铁车厢在封闭的管道内运行,灵活性比公路运输差,连续性要比航空运输强,受天气变化影响小,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D 项错误;胶囊超级高铁车厢耗能低,与铁路运输相比,对
12、环境的污染小,C 项错误。第 2 题,如果胶囊超级高铁技术成熟并引入我国,应该在经济发达且交通运输压力大的地区之间率先建设,故选 A 项。下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路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34 题。73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 )A50150 km B200300 kmC700800 km D9501 050 km4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A BC D解析:3.B 4.D 第
13、3 题,公路适合短途运输,图示在短途运输占据绝对优势,则为公路运输;航空适合长途运输,则图中为航空运输;必然为高铁运输。图示和两种方式在距离为 200300 km 时的市场份额相当,则在此运输距离竞争最激烈。第 4题,图示高铁与航空运输在距离为 800 km 左右竞争激烈,二者竞争的关键在于时间与票价。对此航空运输可减少中短途航线、发展长途航线,或通过航线调整来压缩飞行时间、降低票价。重难点二 如何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规划典题示例(2017海南高考)2000 年 7 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 16 km,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如图)。
14、据此完成(1)(2)题。(1)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2)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8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解析 第(1)题,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有利于飞机飞行和海洋轮船航行,所以利于海空交通是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第(2)题,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可以减少工程施工和通车后对萨尔特岛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保护萨尔特岛生物。答案 (1)D (2)D师说技法(一)掌握一个思维线索(二)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分析
15、思路1为什么修决定因素建设交通线一般都是为了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建设的决定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经济因素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2在哪里修制约因素在线路选择时,要尽量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这样可以降低工程造价,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要考虑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平原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
16、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地形山地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形弯曲或开凿隧道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9地质注意避开断层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过气候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3能不能修保障因素有些地区即使自然条件恶劣,也建设了交通运输线,建设过程中技术因素起了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条件的发展,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了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 交通运输 布局 及其 影响 第一 方式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