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案(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讲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掌握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 因素 作用 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水、冰川、空气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3主要的侵蚀作用及形成的地貌4主要的堆积作用及形成的地貌2 题组练通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北市东北沿海,这一带地层由砂岩堆积而成,海滩上奇岩怪石种类繁多,是
2、世界级的地质公园。下图示意野柳地质公园局部景观。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的奇岩怪石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岩浆活动 B海水沉积C海水侵蚀 D风力侵蚀2野柳地质公园内的砂岩按成因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D玄武岩解析:1.C 2.B 第 1 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地区,常年受海水侵蚀作用,形成奇岩怪石景观。第 2 题,砂岩属于沉积岩的一种。读某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 35 题。3该类地貌景观常见于我国的(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准噶尔盆地4下列关于该类地貌景观地区的气候特征描述最符合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C全年降水稀少 D冬季温暖湿润5该类地貌景
3、观形成于(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波浪侵蚀解析:3.D 4.C 5.C 第 3 题,图中为荒漠景观,地貌为风蚀地貌,主要发育在我国3西北地区,故 D 正确。第 4 题,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各个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稀少。故 C 正确。第 5 题,我国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多大风天气,因此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图中地貌为风蚀蘑菇。故 C 正确。掌握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河谷形态 侵蚀类型 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4、,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地貌类型 地区分布 形成原因甲冲积扇(洪积 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乙河漫滩平原 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形成的堆积体,随着其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丙三角洲、冲积岛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题组练通4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 。读图完成 12
5、 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2图中由至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解析:1.C 2.B 第 1 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 2 题,内蒙古高原的海拔在 1 0002 000 m 之间,A、C 项错误;图中河流剖面处是凹岸,是侵蚀岸,处是凸岸,是沉积岸,有沉积物,故 B 正确,D错误。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
6、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4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5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3.C 4.C 第 3 题,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第 4 题,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河流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黄河中、上游植被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重难点一 如何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典题示例(2016全国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
7、分布。据此完成(1)(3)题。(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 第(1)题,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根据贝壳堤的位置可确定古海岸的位置,根据新老贝壳堤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海岸线演变过程与动态。图
8、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排列,反映了自古至今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但本题考查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6成过程中海岸线的状况,因为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的,假如海岸线不稳定而是反复进退,就不会形成任何一条贝壳堤,故在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置稳定。第(2)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会使得贝壳堤外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因而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3)题,由于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也说明了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大,导致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多次变
9、动。答案 (1)C (2)B (3)D师说技法(一)图解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由坚硬变得松动、破碎、易被侵蚀,形成散落的碎屑,在搬运过程中不断发生堆积,结果使下层的碎屑物质被压紧、固结形成新的岩石。新的岩石出露地表后再次发生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二)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及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多流水侵蚀地貌及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和高纬地区多以冰川侵蚀作用和冰川堆积作用为主。高山上部多以侵蚀作用为主,山下多堆积冰碛丘陵及形成冰碛湖等。温差主要影响物理风化。
10、(4)滨海地区同时受河流和海浪双重影响。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方面的影响:(1)石灰岩地区: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溶蚀和沉积作用,如喀斯特地貌。(2)地势较高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3)地势较低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4)地势差异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5)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等海湾侵蚀地貌和沙滩等海浪堆积地貌。7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覆盖率高者生物风化显著。(三)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
11、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 “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1)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多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三角洲、冲积岛等(如下图所示)。(2)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3)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或风力强大的地方)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
12、地貌等。集训过关下图为四个不同地区的景观图。据此完成 13 题。1图示地貌景观成因中,具有因果联系的是( )8A BC D2两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风力侵蚀C风力沉积、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流水侵蚀3与地貌类似的景观可能存在于我国的(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 D山东丘陵解析:1.A 2.D 3.C 第 1、2 题,读图可知,图中为岛屿,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为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为黄土高原的沟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为黄河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由于流水侵蚀,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大,在河口地区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13、第 3 题,风蚀城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及山东丘陵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故选C。(2013福建高考)如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 45 题。4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C三角洲 D河漫滩5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A BC D解析:4.D 5.C 第 4 题,一般冲积扇位于山前开阔地段,图中沙丘地势高、坡度大,不属于洪积平原,三角洲位于河口地区。而题干明确告知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爬升沙丘位于河漫滩。第 5 题,爬升沙丘是指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在风力作用下沿坡面爬升形成的沙
14、丘,沙丘迎风坡面较缓,背风坡面较陡,再结合景观图可确定选 C 项。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回答 67 题。96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 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 B C D7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稳定 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 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解析:6.D 7.B 第 6 题,依据材料中扇三角洲概念可知, “稳定水体”可能是湖水,也可能是海水,故不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说法不准确,D 项正确。第 7 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 地表 形态 塑造 三讲 外力作用 形态学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