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三)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三)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十三)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单元检测(十三)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及理论成果和科教文化(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鸦片战争前后对西方国名的翻译,基本是带“口”旁的音译名,如英咭咧、咪唎、咈囒哂,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 “逆”或“酋” ,如“米夷” “咈囒哂夷”“法夷” ;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如“美” “英” “德” “法” 。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 )A对西方认识的不断深入 B摆脱了天朝上国观念C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D实现了外交的近代化解析:选 A 鸦片战争前提到西方各国时译名通常加上“夷” “逆”或“酋” ,说
2、明认为西方国家落后,而近代后期,对各国国名的翻译多用褒义词说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进步性,故选 A 项;B 项中“摆脱了” 、D 项中“实现了”不符合史实,排除 B、D 两项;C 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2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持续式的启蒙,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启蒙。导致中国思想启蒙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文明的冲击 B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政府的腐朽统治 D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解析:选 A 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历经阶段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具有较强的突变性,其主要原因就是西方的持续入侵和中国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故 A 项正确。3
3、(2019石家庄模拟)康有为通过重塑孔子形象、高悬大同理想,并用西方政治伦理学说阐释儒家经典,将儒家思想与西方文化对接和调融、重塑和创造,是儒家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行为的重要影响是( )A重新树立孔子的思想权威B减少近代化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危机C使晚清保守思想大行其道D推动了传统思想与民主科学的结合解析:选 B 康有为重塑孔子形象,是借助孔子权威宣传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减少其在中国传播的阻力,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康有为通过这种做法是在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没有出现 C 项所述结果,排除 C 项;他的做法推动了传统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的结合,而不是与民主科学的结合,故
4、D 项不符合题意,排除。41896 年,严修任贵州提督学期间改革学古书院,提出了 32 字箴规:“义理之学,孔孟程朱;词章之学,班马韩书;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 。这表明此时( )2A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 B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C新式教育得到普遍认可 D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解析:选 D “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 ,这说明学古书院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学习西方文化,即学校教育处于转型时期,故 D 项正确;传统教育仍占统治地位不符合“经世之学,中西并受,中其十一,而西十九” ,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通过教育加强控制,故 B 项错误;C 项错在“普遍
5、” ,排除。5(2019黑龙江哈六中模拟)辛亥革命前,民间家中几乎都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到民国时期很多人家中却改作“天地国亲师” ,甚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亦如此。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影响日益广泛B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C新文化运动推动的结果D近代国家观念正逐步地形成解析:选 D 从材料的时间范围看,A、C 两项均不符合;B 项说法过于绝对化,且材料并未体现,排除;“君”到“国”的变化,反映出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变革已深深地影响到民间风气习俗的变革,说明近代国家观念已在民间悄然形成,故 D 项正确。6熊月之在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史中评述近代中国某一历史事件:“什么纲常名教、圣人贤
6、者,什么金科玉律、偶像崇拜,什么伪君子、假道学、旧风俗、旧习惯,全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一一被押到被告席上。 ”据此,熊月之认为该事件( )A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对西方文化持绝对肯定态度C解放了近代中国民众的思想D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解析:选 A 题干所述为新文化运动,由材料“什么纲常名教、圣人贤者全部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一一被押到被告席上”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故选A 项;材料没有体现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局限于知识分子,脱离了人民群众,排除 C 项;材料没有涉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的评述,排除 D 项。7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
7、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B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C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3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解析:选 B 根据材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并结合所学新旧三民主义可知,国民党的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认识到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性,故 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思想,而不是中国共产
8、党的救国主张,故 A 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思想提出于 1924 年,抗战开始于 1931 年,解放战争开始于 1945 年,故 C、D 两项错误。8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他认为:“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 ”由此说明两人的义利观( )A都反映了社会现实 B各自具有片面性C都是为了发展经济 D从根本上是对立的解析:选 A 根据“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精神” ,说明毛泽东义利观强调精神,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需要,
9、“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表明邓小平主张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现实,A 项正确;两人的义利观都反映了社会现实,都具有合理性,B 项错误;毛泽东义利观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形势,不是为了发展经济,排除 C 项;邓小平兼顾牺牲精神和物质利益,两人的义利观不是根本对立的,D 项错误。9(2019贵州省联考)1950 年,美国国会通过“中国地区援助法案”修正案,允许中国留学生留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在美国工作。1953 年 8 月,美国总统签署“难民解救法案”,允许至少一部分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些法案的出台表明( )A科技革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检测 十三 现代 中国 思想解放 理论 成果 科教 文化 解析 新人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