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4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1)(含解析).doc
《(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4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1)(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中学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考案4第四单元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1)(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四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时间:5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48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9安徽 A10 联盟)五四运动后,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的报刊也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以见好于读者。这体现了( A )A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较大B新文化阵营出现分化C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D十月革命道路成必然解析 “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的报刊”刊登文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以迎合读者,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增大,但不能得出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
2、受,故 A 项正确,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新文化阵营情况,排除 B 项;材料体现了人们对十月革命的关注,但不能因此得出十月革命道路成必然,排除 D 项。2(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1825 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B )A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B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C通过 1832 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D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解析 对外殖民扩张是西方国家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就不断采取的措施,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1825 年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3、”,当社会矛盾激化时,人们开始反思,于是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以期解决当时的社会困难,故 B 项正确;1832 年议会改革是由于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兴起,他们要获得政治权利,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福利国家,故 D 项错误。3(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下表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巴黎公社的临时权力机构)在关于选举的公告中对广大群众的告诫。这些告诫意在( A )要选举的人 要提防的人 联系群众,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人利欲熏心,一味追求私利,有野心向上爬的人 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能根据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办事的人只知道填满自己的腰包,从不把工人当作自己
4、兄弟的阔佬 2平民出身、积极坚定、有正义感、为人正派的人 为获得选票东奔西跑、四处游说的人 A强调政府应为人民谋福利 B建立首个社会主义政权C贯彻主权在民的思想 D使无产阶级获得选举权解析 通过“与人民同呼吸” 、 “根据广大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办事” 、 “平民出身”等信息可知,强调政府为人民谋福利,故 A 项正确;巴黎公社是首个无产阶级政权,首个社会主义政权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故 B 项错误;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宣传的思想,比如法国大革命,故 C 项错误,巴黎公社的成员不是仅有无产阶级,还有农民,小职员等其他阶层,而且题目材料强调的是要选什么样的人,不是选举权,故 D 项错误。4(2018
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马克思说:“人们对(巴黎)公杜有多种多样的解释,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 ”由此可知,巴黎公社( D )A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 B建立了民主的联合阵线C是工农阶级的联合政权 D政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析 从材料“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可知,巴黎公社是代表不同阶层利益,不能体现出其是完全的无产阶级专政,故 A 项错误;巴黎公社是城市工人阶级领导的,没有出现民主联合,故 B 项错误;巴黎公社仅在城市进行,没有出现工农联合,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多种多样的人把公社看成自己利益的代表者”可知,巴黎公社建立的政权可以代表多个阶层,故 D 项正确。5(
6、2019山东安丘质检)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 1917 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上述主张( B )A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B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C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D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解析 据材料“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可知,材料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故 B 项正确,C 项错误;A 项说法错误,列宁革命策略比较灵活;材料中没有体现
7、出一战的作用,故 D 项排除。6(2019安徽师大附中)德阿宁在克伦斯基等目睹的俄国 1917 年革命中写道:“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然而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 ,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这次革命( A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3B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C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D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解析 根据“俄国 1917 年革命” “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 “而是从自由主义者、右派那里显露出来的”可知,革命是 1917 年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二月革
8、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 A 正确;俄国 1917年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B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 ,排除;俄国 1917 年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C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 ,排除;俄国 1917 年十月革命破坏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D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这种感觉却不是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 ,排除。7(2019江苏如皋调研)有学者说,1954 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这是因为此宪法(
9、D )A修正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B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C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D体现了社会转型过渡性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了 1954 年宪法既有新民主主义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特征,这是由于宪法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因而具有了鲜明的过渡性,D 项正确。共同纲领基本原则主要是人民民主原则,而宪法同样坚持了此原则,A 项错误;尽管共同纲领中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但宪法将此体制具体地正式确立下来并实施,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创新,B 项错误;宪法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态度是消灭,而不是保护,C 项错误。8(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考)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
10、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 。其评论的是( A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知,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答案为 A 项。政治协商制度不是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 B 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制度与“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无关,排除 C、D 项。9(2019北京东城期末)1949 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草案
11、规定:各级政府拥有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将选举他们自己的代表官员,呈报上级机关批准;当上级机关做出决定则要坚决服从。1954 年宪法重申这一原则。该原则是( C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4C全民普选,民主集中 D民族平等,祖国统一解析 材料“各级政府拥有普选的机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要坚决服从上级机关做出决定” ,故体现全民普选,民主集中原则。C 项符合题意。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共和民主党派的关系,与材料不相符合,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区域自治,故 D 项错误。10(2018江西阶段性检测)号称“四大”的“大鸣
12、、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 ,肇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盛行于十年动乱时期并曾于 1975年写入宪法,在 1980 年被断然取消。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 A )A对民主法制认识的理性回归B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C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D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解析 根据材料“1975 年写入宪法,在 1980 年被断然取消” ,1975 年受“左”倾思想影响的法律,1980 年得到了纠正,故 A 项正确;材料强调“左”倾思想影响,不涉及对国外形势的重新认识,故 B 项错误;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比较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故 C项错误;根据所学,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3、将党的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故 D 项错误。11(2019北京西城区六校联考)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A国际社会试图干扰中国收回香港B国际社会一致认可“一国两制”C “一国两制”方案在联合国得以通过D “一国两制”对解决国际争端有借鉴作用解析 “一国两制”允许一个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一个伟大创举,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方式。故答案为 D 项。A 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B 项“一致认可”说法绝对,排除;“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主张和政策,不必由联合国通过,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四 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 运动 兴起 发展 综合 过关 规范 限时 检测 必修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26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