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含解析)岳麓版.doc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含解析)岳麓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常考知识模拟卷1(含解析)岳麓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常考知识模拟卷 11、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C.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D.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2、春秋后期,一些诸侯国逐步放弃了“父兄故臣”的做法,通过“好用远人”、“弃亲用羁”而产生了一批“新臣“。这反映出A.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混乱 B.新兴地主控制了封国政权C.诸侯国内部争权斗争激烈 D.血缘宗法制逐渐走向崩溃3、秦始皇虽以法家手段统治中国,焚书坑儒、禁绝百家,但是正如李斯撰稿的碑文的陈述,秦王朝高举的意识
2、形态,其实与儒家价值相当符合,也是着重于儒家提倡的孝、悌、忠、贞。这反映了秦朝( )A.统治思想发生变化 B.儒法价值趋向融合C.注重规范伦理秩序 D.始终坚持外儒内法4、汉武帝通过一系列诏令和措施,革除靠资历出身而取官的陋习,下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举荐贤良方正立言极谏之士”。此举A. 使士家大族担任官职的越来越多 B.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C. 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D. 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5、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加强监
3、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6、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管理 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7、明朝地方设“三司”,互不统属。清朝确立督抚制度,十八省均设巡抚,为一省之长,每两到三省设总督一名,相当于大军区长官。不再设立巡按御史。清朝行政机构的调整( )A.有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 B.从根本上防止吏治腐败2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违背了中央集权制原则8、周代主要靠宗法式贵族政治来维系。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士人与贵族争权的
4、局面。后经秦并六国及楚汉争雄两大战事,没落贵族已难幸存。汉武帝正式确立察举之法策试以尽其才,天下士人受此鼓舞而竞相趋骛。由此可见,察举制( )A.开创了士人政治的新局面 B.消除了门阀世族的根基C.是士人入朝为官的唯一途径 D.赋予中正官极大的权力9、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C.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10、宋代以前,历朝监察制度都是谏官对君主言谏,御史
5、对百官纠弹。唐代谏官分属中书、门下两省管理,宋代则谏院独立,谏官言谏失误,不加谴责,谏官言谏对象扩大到宰相等百官。这一变化( )A.加强谏官对皇权和相权独立监察的权力 B.加强了君主对百官的控制C.提高了各级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D.有效的清除官僚系统的腐败11、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 51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 61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1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知识 模拟 解析 岳麓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