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3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案4新人教版.doc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3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案4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3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案4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教材分析: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的内容。其教学是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理解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形成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的基础上,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聪明才智。本课书分为两部分: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和预防、预报方法,自救、救助的常识。内容多且集中,众多的方法和常识使学生容易混淆,失去兴趣。所以,我调整教材,把各种灾害和相应的方法、常识结合起来学习,
2、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愿望,并且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这些学生从没有经历过洪水、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所以没有真实感受,更谈不上经验,对如何预防自然灾害、面对自然灾害如何自救还了解得很不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1、自制教学课件。2、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学生:依据学生能力
3、分小组收集以下资料:第一课时:1、世界上常发生哪些自然灾害?22、用文字或图片或录象等形式表现地震时可能出现的情况。3、近百年来我国发生的地震的时间、震中、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4、问问老人地震前有哪些征兆?5、了解地动仪的发明年代、发明者、怎样使用及其在世界上的意义。6、阅读语文课本中的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1、调查天津地区干旱、洪水、沙尘暴及其他自然灾害情况,并整理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内容见课后附表)。2、仔细阅读教材 38 页中国江河分布图,任选一条大河,查一查它曾经发生过的洪涝灾害。3、调查洪水、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4、借助媒体了解国内外人士救助灾民的感人事迹。5、收集人们
4、日常生活中有关预测自然灾害的经验和谚语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查找、交流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和世界上的重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2、了解人类为应对地震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沉着、冷静的态度,学习在地震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认识地震灾害。1、组织游戏,导入新课。(1)游戏:看谁坐得稳。(两个学生坐在已经垫好的对角瘸腿的板凳的对角线上。坐好后教师撤出垫物,使板凳不稳。一分钟后宣布比赛结果。)(可再请两位同学比赛。)(2)学生说说做游戏时的感觉。(3)导语:同学
5、们,我们的地球有时也会发生类似的震荡,就是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3很强的自然灾害(板书:灾害),除了直接引起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沙化液化、喷沙冒水之外,还会引起火灾、爆炸、毒气蔓延、水灾、滑坡、泥石流、瘟疫等灾害。各国人民谈起地震,那真是谈“震”色变。除了地震以外,谁还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自然灾害?(4)导语:自然灾害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在就来了解地震(板书:地震),看看地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灾难,当地震降临时(补齐课题)人类采取什么方法应对。2、了解地震灾害。(1)学生介绍地震时会出现的情况。(2)教师展示课件 1(地震时建筑坍塌、铁轨变形、路面开裂、工矿设施毁坏、管道断裂、高压线断开等灾难现场
6、的录象。)(3)学生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地震不可抗拒,毁坏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板书:毁坏美好家园)(4)、师生依据学生收集的资料,共同编写中国百年地震大事记。(即:课件 2:中国百年地震大事记 见课后附表)(5)比较近百年来地震伤亡人数是我国现在人口(13 亿)的几倍?是天津市人口(180 万)的几倍?经济损失要是给全校教职工发放工资(本校实际工资数)可发多少年?通过比较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夺取宝贵生命)(6)阅读教材 37 页的小资料,从这些资料中你又知道了什么?(7)小结:地震这种自然灾害破坏性很强,人类无法抗拒。它毁坏我们美好的家园,夺取我们宝贵的生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板书:
7、损失巨大)(8)引导学生读图中国地震带分布图,从西往东数一数我国有多少条地震带?我们的家乡天津位于哪一条地震带?(9)教师补充:全世界共有两条大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都穿越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地震多发地区。二、学习自救方法。1、了解前兆及预测方法。(1)学生交流:地震有哪些前兆?(2)展示课件 3(地震前兆:内容见教师用书本课“资料库”)学生读,试复述。4(3)导语:这些异常现象都是地震的前兆,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无法抗拒,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认识这种规律,依据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地探索,力求摸
8、清大自然的脾气。这是什么?(板书:地动仪)(4)展示课件 4(地动仪)学生交流地动仪的相关内容。(5)教师补充介绍一些国家预测地震的方法。(如:运用深部或地下孔点监测,监视地下岩石的运动和应力的变化,用来预报地震等。)(板书:监测地下岩石运动和应力变化)(6)导语:科学家们为了应对地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人类有什么好处?(板书:降到最小)2、探索自救方法。(1)展示课件 5(情境 1:图:地震时,全班同学在教室里学习。图中显示问题:“该怎么办?”)依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机穿插教材 43 页小测试。测试后思考:a.这个小测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b.地震时,如果他们惊惶失措、四处奔跑,会出现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品德 社会 下册 第二 单元 人类 家园 灾难 降临 时候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