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卷)2019年高考理综押题预测卷01.doc
《(新课标Ⅰ卷)2019年高考理综押题预测卷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卷)2019年高考理综押题预测卷01.doc(4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9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01【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3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O 16 P 31 Cl 35.5 Cu 64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个小题,每小题 6
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吸收的 N可作为合成核苷酸、蛋白质和磷脂的原料B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C存在于植物细胞而不存在于细菌细胞的细胞壁中的糖类是纤维素D面包中的淀粉进入口腔可以被酶水解为麦芽糖由小肠吸收2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 3种溶液中,测得原生质层的外界面与细胞壁间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大于洋葱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B与 t0时相比,t 2时乙溶液中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
3、洋葱表皮细胞D实验结束时,甲、乙溶液的浓度有所下降- 2 -3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院确认了 X染色体上有 1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有趣的是,这1098个基因中只有 54个在对应的 Y染色体上有相应功能的等位基因,而 Y染色体上仅有大约 78个基因。这些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是 24条染色体上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X、Y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C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 0或 1或 2条 X染色体D伴 X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4某实验小组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溶液和激动素(KT)溶液探究二者对棉花主根长度
4、及侧根数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主根和侧根对 NAA的敏感性不同BNAA 能一定程度地消除根的顶端优势,而 KT能增强根的顶端优势CNAA 能抑制主根生长,KT 能促进主根生长,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D一定浓度的 KT对 NAA促进侧根生长的效应具有增强作用5在退化荒丘上建成的塞罕坝林场是我国荒漠化治理的典范。为更好的管理、利用林木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砍伐强度对塞罕坝林场落叶松人工林的林木生物量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应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龄组各砍伐强度下的生物量B各龄组的林木生物量随砍伐强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适当砍伐改变了落叶松种群的水
5、平结构,减少了竞争D适度砍伐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620 世纪 70年代晚期,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大幅度降低了种子(两种雀的食物)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习惯以小而软的种子为食的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而习惯以大而硬- 3 -的种子为食的大嘴地雀选择去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多年以后两种地雀喙的长度统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旱导致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B岛屿 A与岛屿 C中的小地雀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C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营养级D干旱导致岛屿 C中两种地雀的竞争关系持续性增强7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编织渔网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
6、是纤维素B“文房四宝”中的砚台,用石材磨制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月饼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8研究表明,大气中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受紫外线作用可产生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其中某些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 O3作催化剂B反应 III的方程式为 O2+O O3C光化学烟雾中含甲醛、乙醛等刺激性物质D反应 I、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9中美元首 G20峰会确定携手采取积极行动管制芬太尼。芬太尼为一种麻醉、镇痛药物,超剂量使用该药物会导致严重后果,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A芬太尼分子中含有碳碳
7、双键官能团B芬太尼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C芬太尼的一氯取代物有 13种D芬太尼的分子式为 C22H22N2O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 560 mL的氢气和氯气混合充分反应后共价键数目为 0.05NAB标准状况下,将 50 mL 0.01 mol/L的 NH4Cl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溶液混合,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 5104NAC0. 1 mol/L 的 NH4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呈中性,此时溶液中 NH4+数目为 NAD常温常压下,1.5 mol HCHO和 C2H2O3的混合物完全充分燃烧,消耗的 O2分子数目为1.5NA11产于我国福建的中华瑰宝寿山石 M4N4Y10
8、(YX)8是我国四大印章石之首,被称为国石。寿山石由 X、Y、M、N 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M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N 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X 3Y+和 YX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XNC含 M的一种盐常用于净水消毒 DX 和 M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显酸性12如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a 为电源正极B充电时,Cl 向 Bi 电极移动,Na +向 NaTi2(PO4)3 电极移动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BiOCl2H +3e BiCl H 2OD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
9、物质: n(Na+) n(Cl)=13- 5 -13常温下,向 10 mL 0.1 mol/L CuCl2溶液中滴加 0.1 mol/L Na2S溶液,滴加过程中lgc(Cu2+)与 Na2S溶液体积( 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lg2=0.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Ksp(CuS)的数量级为 1035B曲线上各点的溶液均满足关系式 c(S2)c(Cu2+)=Ksp(CuS)Ca、b、c 三点中,由水电离的 c(H+)和 c(OH)的积最小的为 b点Dc 点溶液中: c(Na+)c(Cl)c(S2)c(OH)c(H+)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
10、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可以是任意数值B铀核( )衰变成 粒子和另一原子核,衰变产物的比结合能一定大于铀核的比结合能C实验表明,只要照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D核力将核子紧紧束缚在原子核内,因此核力只表现为引力15如图,轻绳一端系在小球 A上,另一端系在圆环 B上, B套在粗糙水平杆 PQ上。现用水平力 F作用在 A上,使 A从图中实线位置(轻绳竖直)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 B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杆对 B
11、的摩擦力 F1、杆对 B的支持力 F2、绳对 B的拉力F3的变化情况分别是A F1逐渐增大, F2保持不变, F3逐渐增大B F1逐渐增大, F2逐渐增大, F3逐渐增大C F1保持不变, F2逐渐增大, F3逐渐减小- 6 -D F1逐渐减小, F2逐渐减小, F3保持不变162018 年 12月 8日凌晨 2点 24分,中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四号”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 P点时实施一次近月调控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 I,再经过系列调控使之进入准备“落月”的椭圆轨道,于 2019年 1月 3日上午 10点 26分,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
12、球背面软着陆。若绕月运行时只考虑月球引力作用,下列关于“嫦娥四号”的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必须大于 11.2 km/sB沿轨道 I运行的速度大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沿轨道 I运行至 P点的加速度小于沿轨道运行至 P点的加速度D经过地月转移轨道的 P点时必须进行减速后才能进入环月圆形轨道 I17如图 1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5:1,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R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强增大而减小)、 L是理想线圈、 C是耐压值和电容都足够大的电容器、D 是灯泡、K 是单刀双掷开关。当原线圈接入如图 2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关 K连通 1时,电
13、压表的示数为 44 VB开关 K连通 1时,若光照增强,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开关 K连通 2时,D 灯泡不亮D开关 K连通 2时,若光照增强,电压表的示数减小18在平直公路上,质量为 m的汽车以速度 v0匀速行驶,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为 P。 t=0时刻驾驶员加大油门,发动机功率立即增为 2P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假设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从驾驶员加大油门开始计时,汽车的速度 v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经时间 t1后汽车以 2v0匀速运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7 -A t=0时刻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B汽车在 时刻的牵引力大小为C在 0t1时间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为D在 0t1时间内阻力对汽车
14、所做的功为19如图所示,甲球从 O点以水平速度 v1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A点。乙球从 O点以水平速度 v2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 B点,反弹后恰好也落在 A点,两球质量均为 m。若乙球落在 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v2,与地面的夹角为 60,且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球在 B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B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的机械能C OA两点的水平距离与 OB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是 3:1D由 O点到 A点,甲、乙两球运动时间之比是 1:120如图所示, a为 xOy坐标系 x负半轴上的一点,空间有平行于 xOy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 m、电荷量为
15、 q的带正电粒子以初速度 v0从 a点沿与 x轴正半轴成 角斜向右上方射入电场,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经过 y正半轴上的 b点(图中未标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粒子在 b点速度方向沿 x轴正方向,则电场方向可能平行于 x轴B若粒子运动过程中在 b点速度最小,则 b点为粒子运动轨迹上电势最低点- 8 -C若粒子在 b点速度大小也为 v0,则 a、 b两点电势相等D若粒子在 b点的速度为零,则电场方向一定与 v0方向相反21如图所示,在 xOy平面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的匀强磁场,第一、二、四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第三象限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P( L,0)、 Q(0,
16、L)为坐标轴上的两个点,现有一电子从 P点沿 PQ方向射出,不计电子的重力A若电子从 P点出发恰好经原点 O第一次射出磁场分界线,则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LB若电子从 P点出发经原点 O到达 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一定为 2 LC若电子从 P点出发经原点 O到达 Q点,则电子在 Q点速度方向与 y轴正向的夹角一定为45D若电子从 P点出发经原点 O到达 Q点,则电子运动的路程可能为 L,也可能为 2 L第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 174分。第 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分)22(
17、7 分)(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如图 1所示,则金属丝直径 d=_mm,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小球直径如图乙所示,小球直径 D=_cm。(2)某同学欲将量程为 200 A 的电流表 G改装成电压表。该同学首先采用如图 3所示的实验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内阻 Rg,图中 R1、 R2为电阻箱。他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将 R1的阻值调到最大,断开开关 S2,闭合开关 S1后,调节 R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接下来他应该正确操作的步骤是- 9 -_(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代号),最后记下 R2的阻值;A闭合 S2,调节 R1和 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B闭合 S2,保持
18、 R1不变,调节 R2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如果按正确操作步骤测得 R2的阻值为 120 ,则认为 Rg的阻值大小为_(选填字母代号);A60 B120 C240 D360 如果该同学在调节 R1使电流表满偏过程中,发现电流表指针满偏时, R1的接入阻值不到其总阻值的二分之一。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中的_(选填字母代号);A将 R2换成一个最大阻值更大的电阻箱B将 R1换成一个最大阻值为现在二分之一的电阻箱C将电源换成一个电动势为现在电源两倍、内阻可以忽略的电源D将电源换成一个电动势为现在电源二分之一、内阻可以忽略的电源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电流表内阻值_(选
19、填“大于”或“小于”)该电流表内阻的真实值;依据以上的测量数据可知,若把该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3 V的电压表,需与该表串联一个阻值为_ 的定值电阻。23(8 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用总质量为m的托盘和砝码所形成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3)在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且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
20、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A不悬挂重物 B悬挂重物(4)实验中,为了保证悬挂重物的重力近似等于使小车做匀加速运动的拉力,悬挂重物的- 10 -总质量 m与小车 M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A Mm B mM(5)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一段纸带图中未画出)。图中 O点为打出的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在纸带上连续打出的点 A、 B、 C、 D、 E、 F、 G作为计数点。其中测出 D、 E、 F点距起始点 O的距离分别为 s1, s2, s3,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 T。物体运动到
21、 E点时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 vE=_;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表达式 a=_。(6)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如图的 a F图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7)该同学在分析了原因后,决定改进实验原理。在实验中,他每次改变拉力时,就将小车中的砝码取出,加到托盘中,把托盘和托盘中的砝码总重力视为合力 F,对应的加速度 a从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测量后,绘出 a F图象。你认为这种方法能否避免(6)问中出现的问题吗?请分析原因_。24(14 分)如图所示,宽度分别为 2d和 d的两部分导轨衔接良好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长度分别为 2d和 d的导体棒甲和乙按如图的方式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年高 考理综 押题 预测 01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