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讲义(含解析).doc
《(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改省份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末——查漏补缺提能增分讲义(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十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思想、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末 查漏补缺提能增分汉代儒学 VS 宋明理学1.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张载认为“天人合一” ,程颢认为“天人不二” 。据此可知宋代理学( )A主要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B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C继承并发展汉代儒学思想 D以“格物致知”为认识论解析:选 C 材料强调的是天人关系而非人与社会的关系,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天人关系而非理学内容,故 B 项错误;由材料“董仲舒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张载认为天人合一 ,程颢认为天人不二 ”可知宋明理学是在“天人”观念上对汉代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格物致知”的认
2、识论,故 D 项错误。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 )A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解析:选 B 题干提供的信息是“理学”的创新,这里应该理解为理学家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故 B 项正确;A 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不是理学,故排除;C 项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故排除;D 项并非是理学的创新,故也应排除。深化提能
3、汉代儒学与宋明理学的比较汉代儒学和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理学继承并发展了汉代儒学思想。具体比较如下: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思想来源融合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形成的新体系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传统主要内容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理学、心学;“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思想基础 “天人感应” “理”是世界的本原侧重点 儒学神学化 伦理道德主要影响 伦理秩序没有被强调,文化上、社会 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求,伦理2风气上十分开放 被异化,在原则上被极端化弘扬传统文化 “百家争鸣”的思想3.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
4、已经萌芽,比如,儒家的社会伦理化、墨家的实践经验化(实验技艺方法)和道家的系统逻辑模式(全息结构模型),以及一些技术发明的原型等。这一观点( )A背离了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B准确评价了诸子百家的历史价值C有益于拓展认知传统文化的视野D夸大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作用解析:选 C “西方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一些因素在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中已经萌芽”说明先秦诸子百家思想与近代西方的科技思想有相类似的地方,这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故 C 项正确。4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
5、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 )A崇尚空谈的形象 B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C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 D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解析:选 B 题干主要论述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在处处“碰壁”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转型的时代,希望有一番大的作为,说明儒家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故 B 项正确。深化提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把坚定文化自信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讲得非常清楚。文化自信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源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
6、文化的丰厚滋养,源于对人类文明的吸收借鉴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和动力,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体现,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指引。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历程 地位 原因春秋战国儒学创立和发展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仁政” “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3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秦朝儒学受到重创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秦统一后,儒生依旧遵守旧的主张,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汉代儒学改造时期 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董仲舒提出“大一统” “天人感应”等
7、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宋明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依然如故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体现了唯心主义的内容,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明清之际批判继承时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城市商品经济 文艺世俗化5.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A说书艺
8、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解析:选 D “说话”的受众为市民,其兴起意味着市民阶层的扩大,故 D 项正确。6明代文学家冯梦龙(15741646 年)在广笑府叙中说:“又笑那孔夫子这老头,你絮絮叨叨说什么道学文章,也平白的把好些活人都弄死了”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道德观念正统地位动摇B社会对个性解放的憧憬C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排斥D思想解放潮流已经兴起解析:选 B 传统儒学道德观念动摇是在近代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故 A 项错误;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借小说之口,表达了对以孔子为首的传统儒学束缚的否定和追求个性解4放的憧憬,故 B 项正
9、确;孔子并非完全等同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也只是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思想,故 C 项错误;思想解放潮流兴起于维新变法时期,而不是在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时代,故 D 项错误。深化提能城市商品经济与文艺世俗化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扩大,思想观念上要求冲破理学的束缚。为此,一批反映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迎合市民精神需求和憧憬个性解放的文艺作品应时而生,如宋代的“说话” 、明清小说等,文艺发展世俗化趋势日益明显。参与这些文化创造的基本是城市中的大众或下层的艺人;还有的人原是士人,因为各种原因投入市民之中,学习市民文化并提升了市民文化,成为市民文化人的代表。他们因为不能进入
10、仕途或虽进入仕途但不能有所作为而远离政治,所关心的是下层社会特别是城市下层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欢乐和疾苦。对封建礼教的叛逆和对爱情婚姻自由的追求等是他们具有突破性的思想倾向。唯物史观角度 中国古代科技7.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B专注于对“天时” “农时”的关注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D为专制政治服务并与生产实际相脱离解析:选 A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被统治者控制,成为其维护统治的手段,导致我国的天
11、文学研究缺少科学探究精神,故 A 项正确;材料中“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说明我国的天文学研究是为了统治人民的需要,而不是专注于对“天时” “农时”的关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对自然的态度,故 C 项错误;我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也为农业生产服务,故 D 项错误。8汉历,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阴历” “农历” 。一方面以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为“一月” ,另一方面设置“闰月”使每年的平均长度尽可能接近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中国古代历法( )A服务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B极力排斥外来历法成果C违背了“天人感应”学说D未受国家政治因素的影响解析:选
12、A 根据材料“农历” “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 ,结合所学,5二十四节气都与农业相关,服务农耕经济,故 A 项正确;材料论述了中国传统历法,但并未涉及外来历法问题,故 B 项错误;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人类顺应节气变化,故 C 项错误;传统历法,服务农业,与国家重农政策有一定关联,故 D 项错误。深化提能辩证看待中国古代科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技发明的大量产生,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前进。数学、天文历法成就和古代农书的编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如第8 题);造纸、火药和火器制作以及火药爆破法、采矿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船技术等,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
13、展;指南针用于航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尽管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自身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的科学技术只停留在经验的形态上,缺失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如第 7 题),缺少欧洲近代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得出普遍的科学规律和定则。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与近代西学关系的争鸣观点一 钱小波认为,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仍是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与新发展,是中国内发,未受西学影响。观点二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写道:“中国知识线和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为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
14、是第二次。中国元代时和阿拉伯文化有接触,但影响不大。在这种新环境之下,学界空气,当然变换,此后清朝一代学者,对于历算学都有兴味,而且最喜欢谈经世致用之学,大概受利、徐诸人影响不小。 ”观点三 稽文甫先生在晚明思想史论中写道:“明末西学输入的结果,不仅发展了天算、舆地、音韵等几种专门学问,实在说,当时整个思想变动也未尝不受其影响。 ”典题印证9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材料意在说明明末清初思想(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B适应了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C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解析:选 C 题干中黄宗羲
15、等人的主张是对明朝灭亡的反思,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无关,故 A 项错误;黄宗羲等人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的主张,体现出其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故 B 项错误;明末清初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本质是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故 C项正确;当时宋明理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故 D 项错误。610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 ,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 ”。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解析:选 A 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作用,故 A 项正确;黄宗羲没有提出要效仿西方制度,故 B 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省份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二 单元 古代 中国 思想 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 末查漏 补缺 提能增分 讲义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