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生物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生物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烟台市2019届高三生物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试卷(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烟台市 2019 届高三生物 3 月高考诊断性测试(一模)试卷(含解析)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分泌蛋白的加工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B.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D. 不是所有细胞都具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亲本是具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其中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包括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核孔和染色质。【详解】分泌蛋白在核糖体合成后,需要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
2、基体的加工才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A 正确;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 DNA,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关,与磷脂也有关,C 错误;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生物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D 正确。2.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 CG 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 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 C 和 G 之间通过氢键连接B. 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C. 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D. 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
3、子结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其中转录指的是以 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指的是以 mRNA 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 C 和 G 之间不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是通过“-脱氧2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 错误;胞嘧啶甲基化导致的是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 错误;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所以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C 错误;根据题意“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抑制的实质就是阻碍 RNA 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 正确。3.核 DNA 被 32P 标
4、记的精子与未被标记的卵细胞受精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放射性细胞数量与所有细胞数量之比逐代减少B. 放射性 DNA 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 DNA 分子数之比逐代减少C. 可以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均分到两极D. 无法确定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因为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含有标记的 DNA 分子在未标记的原料中连续复制两次,带有放射性标记的 DNA 分子数与所有细胞总 DNA 分子数的比例将逐代减少,A 错误。B 正确。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第一次分裂产
5、生的子细胞都含有放射性,但第二次分裂后含有放射性的细胞数无法确定,C 错误。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考点定位】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与细胞分裂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 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基因频率就不会发生变化B. 不是所有的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D. 隔离的实质是阻断基因交流,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
6、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不随机交配、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因此环3境条件稳定所时,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A 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 正确;同一环境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C 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而地理隔离也能够种群间基因的交流,因此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不意味着新物种形成,D 正确。5.科研人员将铁皮石斛的带芽茎段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原球茎,并探究 6-BA 与 2,4-D 诱导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
7、度组合,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5mgL1 6-BA 与 0.8mgL1 2,4-D 是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B. 实验结果表明 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C. 实验结果表明 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D. 6-BA 和 2,4-D 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究 6-BA 浓度和 2,4-D 浓度,因变量是原球茎增殖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两种溶液的浓度都为 0 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少;当 6-BA 浓度为0.5mg/L、2,4-D 浓度为 0.8 mg/L 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详
8、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当 6-BA 浓度为 0.5mg/L、2,4-D 浓度为0.8 mg/L 时,原球茎增殖数最多,但是不能证明此组合为促进原球茎增殖的最适浓度组合,A 错误;与 2,4-D 浓度都为 0 的对照组相比,其他浓度的 2,4-D 都表现为促进作用,因此不能说明 2,4-D 对原球茎增殖作用具有两重性,B 错误;由于缺乏两种溶液单独使用的对照组,因此无法比较 6-BA 和 2,4-D 协同使用的效果与单独使用的效果的关系,C 错误;4据图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的 6-BA 和 2,4-D 组合,原球茎的增值数不同,说明 6-BA 和2,4-D 对原球茎的增殖起调节作
9、用,D 正确。6.有甲乙两对表现型都正常的夫妇,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子女不会患白化病B.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女孩都不患血友病C. 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D. 无论乙夫妇的男方家系是否有血友病史,所生男孩中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1/4【答案】C【解析】【分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血友病为伴 X 隐性遗传病,假设两种疾病分别受 A、a 与B、b 控制。两对夫妇都正常,基因型都为 A_XBX_、A_X BY,其中甲夫妇中男方的父亲
10、患白化病,则甲丈夫的基因型为 AaXBY;乙夫妇中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则乙妻子的基因型可能为 1/2A_XBXb。【详解】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的相关基因型为 AA、Aa,后代不可能患白化病,A 正确;由于乙丈夫没有血友病,相关基因型为 XBY,因此他们生的女儿都不可能患血友病,B 正确;调查两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都需要在人群中随机调查,C 错误;关于血友病,乙夫妇的基因型为 1/2XBXb、X BY,所生男孩的发病率为 1/21/2=1/4,D 正确。7.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以下组实验(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
11、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一:将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 5min 测定小室中的 CO2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渊定 A、B 两种植物叶片的 C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结果如图 2 所示。5请据图分析回答:(1)实验一中固定 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实验一从开始经过 10min,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 B 植物_;实验过程中,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叶绿体中 ADP、C 3和 C5中_的量会短时间增加。(2)实验一 2540min 期间两个密闭小室内 CO2含量相对稳
12、定的原因是_。(3)从实验二结果看,若单独种植 A、B 两种植物,种植密度过大,则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_,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 (1). B 植物 (2). 少 (3). ADP 和 C3 (4).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与植物叶片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相等 (5). B 植物 (6). B 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 A 植物,B 植物比 A 植物更适于生活在强光下;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 B 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 A 植物大【解析】【分析】据图 1 分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图中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是由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致,分析题图
13、曲线可知,与 A 植物相比,B 植物的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得更低,说明 B 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二氧化碳。分析图 2 可知,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因此表示的是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植物 A 的光的饱和点较低,植物 B 光的饱和点高,因此 A 植物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弱光,可能是阴生植物,B 可能是阳生植物。【详解】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一中固定二氧化碳能力较强的是 B 植物。图 1 显示,实验一从开始经过 10min 时,A、B 两种植物的净光合作用是相等的,但是从图 2 中光照强度为 0 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可知,A 植物的呼吸速率低于 B 植物,根据净
14、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比 B 植物少。实验过程中,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则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H减少,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也随之减弱,因6此叶绿体中 ADP、C 3量会短时间增加,而 C5量会短时间减少。(2)实验一中,一段时间后两个密闭小室内 CO2含量相对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说明此时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与植物叶片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相等。(3)根据图 2 分析已知,B 植物的光饱和点大于 A 植物,B 植物比 A 植物更适于生活在强光下。因此若单独种植 A、B 两种植物,且种植密度过大,则植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 B
15、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 A 植物大。【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明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进而判断图 1 能够利用低二氧化碳浓度的植物的种类以及图 2 中两种植物对光照的需求。8.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摩尔比值,在不同生理状况下是不同的,当机体处于_状况时,该比值明显下降,此时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是_。(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引起靶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从而降低血
16、糖浓度。(3)在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作用的实验设计中,若以正常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注射胰岛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顺序应是_。(4)某糖尿病患者由胰岛 B 细胞损伤引起,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 B 细胞的抗体和效应 T 细胞,据此推测:该糖尿病是针对胰岛 B 细胞的一种_病;胰岛 B 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兔疫导致的。【答案】 (1). 低血糖 (2). 肝糖原分解加强,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加快 (3).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 (4).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5). 自身免疫 (6). 细胞免疫和体液【解析】【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素的作用: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烟台市 2019 届高三 生物 高考 诊断 测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