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doc(2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试卷(含解析)1.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的是(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 D. 磷脂【答案】C【解析】氨基酸由主要由 C、H、O 和 N 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 C、H、O、N 和 P 组成,脱氧核糖是一种戊碳糖只由 C、H 和 O 组成,磷脂由 C、H、O、N 和 P 组成。2. 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C. 细胞质 D. 核膜【答案】AD【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等
2、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酵母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乳酸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A、B、C 均错误,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要准确记忆和理解各生物类群的归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细胞结构共性的是( )A. 都具有遗传物质 B. 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C. 都具有核糖体 D. 都具有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异同点: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相同点:有细胞膜细胞质,均有核糖体,均以 DNA 为遗传物质。不同点:21、细胞壁成分:原核细胞为肽聚糖、真核
3、细胞为纤维素和果胶;2、细胞器种类: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真核细胞有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3、原核细胞无染色体,真核细胞有染色体;4、细胞大小:原核细胞小、真核细胞大。【详解】A、凡具有细胞结构,遗传物质都是 DNA,错误;B、都具有细胞膜等膜结构,都具有选择通透性,错误;C、都具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来合成蛋白质,错误;D、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正确。故选 D。4.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A. 水 B. 蛋白质 C. 脂质 D. 糖类【答案】B【解
4、析】试题解析: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占生物细胞的 85 90 。大海中的水母、海带,陆地上的蜥蜴、小草等都是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分。A 正确。B、C、D 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5.下列物质中,哪一项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A. H2NCH2COOH B. H2NCH2CH2COOHC. D. 【答案】B【解析】【分析】3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
5、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 R 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种。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羧基、R 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详解】A、氨基、羧基、R 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R 基是H,正确;B、氨基、羧基、没有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错误;C、氨基、羧基、R 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R 基是NH 2,正确;D、氨基、羧基、R 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上,R 基是CH3,正确。故选 B。6.刚收获的小麦种子水的含量约占 65%,此时活细胞内的水分是( )A. 全为自由水 B. 全为结合
6、水 C. 主要为自由水 D. 主要为结合水【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细胞内的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详解】刚收获的小麦种子,细胞代谢比较旺盛,水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所以 C 选项是正确的。7.“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这主要是因为( )A. 碳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 B.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C. 碳主要分布在有机物中 D. 二氧化碳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要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4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C、H、O
7、、N、P、S、K、Ca、Mg,其中 C、H、O、N 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 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因为碳链构成了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据此答题。【详解】A、氧在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错误;B、碳原子能互相连接成链或环,从而生成各种大分子,这些结构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正确;C、有机界中碳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的,碳在有机界和无机环境中都有,主要存在于无机物中,错误;D、二氧化碳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重要化合物,这不能说明“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错误。故选 B。【点睛】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的中心元素就是碳元素,连起来就是一条碳链,核酸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构
8、成的,核糖中主要元素也是碳元素,多糖为单糖构成,糖的主要组成元素也是碳元素,故而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8.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素,但具有细胞壁的是( )烟草花叶病毒 大肠杆菌 小麦 蓝藻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素存在于绿色植物和蓝藻细胞中,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说明是细菌或者是植物细胞。【详解】烟草花叶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错误; 大肠杆菌是细菌,外层有细胞壁,无叶绿素,正确; 小麦是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素,错误; 蓝藻是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和叶绿素,错误;只有正确,故选 D。【点睛】蓝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
9、无鞭毛、含叶绿素 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 、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与光合细菌5区别是:光合细菌(红螺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9.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 C、H、O、NB. 人体内的氨基酸均是在人体细胞内合成的C. 构成生物体内的氨基酸种类约 20 种D. 氨基酸的 R 基中可以有氨基和羧基【答案】B【解析】【分析】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
10、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的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详解】A、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基本元素是 C、H、O、N,正确; B、非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而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错误; C、构成生物体内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约 20 种,正确; D、氨基酸的 R 基中可以有氨基和羧基,正确。故选 B。10.“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防治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 Fe2 进入人体后能(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调节血液的渗透压C. 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D. 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离
11、子的形式存在,一些无机盐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详解】缓冲对物质能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A 错误;钠离子、氯离子、钾离子等调节血6液的渗透压,B 错误;亚铁离子构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C 正确;亚铁离子不能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 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中无机盐的作用,以及对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11. 纤维素、蛋白质、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A. 葡萄糖、多肽和氨基酸B. 葡萄糖、氨
12、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 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D. 糖原、多肽和核苷【答案】B【解析】纤维素属于多糖,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纤维素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RNA,其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考点定位】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名师点睛】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12. 关于蓝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单个细胞的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辨不清的B. 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C. 蓝藻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D.
13、 蓝藻是自养型原核生物【答案】C【解析】单个细胞直径虽比细菌大,但肉眼是分不清的;发菜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蓝藻没有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蓝藻是能自养的生物。13.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 0.3g/mL 的蔗糖溶液中,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7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深变浅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 细胞膜、液泡膜结构明显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
14、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详解】: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置于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因为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此时液泡逐渐变小,颜色由浅变深, 正确;错误;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形成球形小团,正确; 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细胞膜、液泡膜结构,错误。 故选 A。14. 利用高浓度盐水杀菌防腐的原理是A. 盐水是中性的,不适于细菌的生活B. 盐水中的 Na+不利于细胞的生活C. 盐水中的 Cl-有杀菌防腐的
15、作用D. 渗透作用使细菌细胞内的水分渗出而死亡【答案】D【解析】利用高浓度盐水杀菌防腐的原理是高浓度盐水渗透压高,使细菌细胞由于水分的大量渗出而死亡。故本题选 D。15.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 3000 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A. 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 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8C. 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 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有关内容。由题意可知,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这表明不影响能量的供应。钾离子
16、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的协助。所以该药物是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D 正确。故本题选 D。16.关于细胞膜、叶绿体膜、液泡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双层膜结构 B. 它们都是选择透过性C. 它们都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D. 膜上都有载体【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详解】A、细胞膜、叶绿体膜、液泡膜中,只有叶绿体膜是双层膜结构,错误; B、它们都是生物膜,都具有
17、选择透过性,正确;C、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正确; D、生物膜上有一些蛋白作为载体,与细胞的选择透过性有关,正确;故选 A。17. 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B. 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C. 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D. 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无氧呼吸是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酒精发酵产生二氧化碳9
18、解:A、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A 正确;B、高等植物不仅能进行有氧呼吸,有时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水稻的根能进行无氧呼吸,B 错误;C、有氧呼吸在氧参与下将糖类彻底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酒精式无氧呼吸也能产生二氧化碳,C 错误;D、植物有氧呼吸作用的强度,白天比晚上强,白天温度高,酶的活性大,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支持呼吸作用的分解,D 错误;故选:A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8.让实验动物猴吸入混有 18O2的空气,该猴体内最先出现 18O 的化合物是( )A. C3H6O3 B. C2H5OH C. H2O D. CO2【答案】C【解析】【分析
19、】在有氧呼吸的过程中氧的去向是在有氧呼吸的第 3 阶段,吸进的氧与前两个阶段脱下的氢结合形成水。【详解】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 24 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 6个 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 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 212H 2O+大量能量(34ATP) 。故选 C。【点睛】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 4 个H(活化氢) ;在葡萄糖分解的过程中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 AT
20、P,产生少量的 ATP。这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C 6H12O6酶2C 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两分子丙酮酸和 6 个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 20 个10H,丙酮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产生少量的能量。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反应式:2C3H4O3 (丙酮酸)+6H 2O20H+6CO 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 24 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 6个 O2结合成水;在
21、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 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 212H 2O+大量能量(34ATP)19.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苏丹对脂肪进行鉴定,发现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B. 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C. 由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结果可知,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叶绿素 bD. 在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就是因变量【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实验中的变量: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
22、变量是想研究且可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无关变量是在实验中,除了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存在一些可变因素,能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详解】A、用苏丹染液对脂肪进行鉴定,发现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错误; B、口腔上皮细胞中的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试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错误;C、由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结果可知,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萝卜素,错误; D、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实验中,外界不同条件是自变量,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会因外界条
23、件的不同而不同、是因变量,正确。所以 D【点睛】解析:1、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2、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原理: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 DNA 和 RNA 的11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20.心肌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A. 1 种 B. 4 种 C. 5 种 D. 8 种【答案】C【解析】【分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
24、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 DNA(脱氧核糖核酸)和 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 DNA 与 RNA 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 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淄博市 淄川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学期 开学 检测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