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
《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地理新导学大一轮复习第一册第五单元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18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讲义(含解析)鲁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8 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考纲呈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纲解读1.了解全球气候不同时期的变化及特点。2.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理解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重点)思维导图考点 全球气候变化1.全球变暖的表现读“气温变化示意图” ,回忆下列知识。(1)由图 1 可知,地质时期气温变化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2)由图 2 可知,近现代气温变化特点是气温波动上升,特别是 1980 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2.全球变暖的原因(1)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2(2)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3.全球气候
2、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的影响旱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物种减少。(4)对农业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受益,中低纬度地区受损。(5)对人类的影响:危害人体健康。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考向一 以相关研究成果为素材考查全球变暖的特点及成因分析(2015海南地理)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回答 12 题。1.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3、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3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答案 1.A 2.B解析 第 1 题,从材料知,北半球纬度较高地区升温幅度最大,符合这一地理位置特征的是蒙古高原。第 2 题,北半球陆地所占比重较大,因陆地比热容较小,升温速度快,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大;而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比热容较大,升温速度慢,导致该半球升温幅度较小。考向二 结合植被、农业等地理事物的变化考查全球变暖的影响(2016全国文综)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第 3 题。3
4、.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答案 C解析 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推后且缩短,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重。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 2.1 万年(图甲)、距今 5 千年(图乙)和距今 5 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完成第 4 题。4.云杉主要分布区北界的移动,反映了(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答
5、案 B4解析 气温越高,云杉的分布纬度越高。结合图中云杉主要分布区及冰盖范围的变化可判断,甲时期的云杉主要分布区纬度最低,冰盖范围最大,说明甲时期气温最低,乙时期云杉主要分布区最北界比丙时期的纬度要偏高,说明丙时期的气温比乙时期要偏低,则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是先上升后下降,A 项错误;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B 项正确;由此可知C、D 项错误。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据此回答56 题。5.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亚欧大陆的冰川后退 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 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B.C.D.6.今年 4 月,太平洋周
6、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厄瓜多尔 B.泰国C.智利 D.秘鲁答案 5.A 6.B解析 第 5 题,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亚欧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可能增加。第 6 题,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结合选项可知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泰国。课时作业(2019合肥质检)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 ,回答
7、12 题。51.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全球降水量逐渐增加C.冷暖、干湿交替出现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2.在阶段( )A.气候由暖湿变为干冷B.冰川面积减少C.雪线高度不变D.海平面不断上升答案 1.C 2.A解析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状况有变暖也有变冷,干湿状况有变湿也有变干,故C 正确。第 2 题,在阶段,气候变冷、变干,冰川面积会变大,海平面下降,雪线高度下降。(2018湖北荆州调研)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介于 11449E11639E、3343N3452N 之间。下图为“商丘地区 19712010 年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变化统
8、计图” 。据此完成 34 题。3.该地区 19712010 年气候( )A.趋向于暖湿化 B.趋向于冷湿化C.趋向于暖干化 D.趋向于冷干化4.该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农作物是( )A.玉米 B.水稻 C.甜菜 D.甘蔗答案 3.A 4.A解析 第 3 题,读图可知,该地的日照曲线呈下降趋势,气温和降水曲线呈波状上升状态,说明气候趋于暖湿化。第 4 题,该地处于黄淮平原地区,属于暖温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6玉米;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地区,该地种植水稻的面积较小;甜菜属于中温带作物,本地区很少种植;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该地区不种植甘蔗;故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为玉米。(2019淮北模拟)
9、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 ,完成 56题。5.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6.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答案 5.B 6.A解析 第 5 题,由图示可知,图示区域自东南向西北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越来越明显。第 6 题,图中气候转型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发生的。全球气温升高,雪线上升,冰川退缩将会加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地理 新导学大 一轮 复习 一册 第五 单元 关系 资源 环境 18 全球 气候变化 及其 人类 影响 讲义 解析 鲁教版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