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含解析).doc
《(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届高考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质量检测(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阶段质量检测(三)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及对外关系(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新中国成立伊始,政务院在共同纲领指导下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 ,初步确立了社会组织“分级登记”的管理体制。该办法实施的重要政治动机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取缔非法的社团组织C防控境外的敌对势力 D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解析:选 A 对社会组织实行“分级登记”办法,有利于对本辖区社会组织的管理,从而确保政策的统一性、执法的统一性,这样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权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故 A 项正确。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
2、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起草了刑法大纲 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形成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B增强了人民的法律意识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治 国方略D有利于实现党的新任务解析:选 D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任务是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些法律的颁布有利于党在过渡时期基本任务的完成,故 D 项 正确。3下表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基本历程,其反映出( )时间 内容1979 年 第三次起草民法典 1987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1995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999 年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2017 年
3、 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A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B改革开放后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民法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制定、不断完善D单行法的颁行适应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析:选 C 材料体现了民法典发展历程,尤其是担保法和合同法的颁行,反映出民法典的完善过程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故 C 项正确。241984 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 ”这一精神的贯彻( )A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B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D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
4、定解析:选 D 材料中“1984 年”港澳尚未回归,故 A 项错误;材料中“1984 年” “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提出,故 B 项错误;C 项“经济”与材料中“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的角度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与材料中“对港澳观礼团说” “都要大团结”相符,故 D 项正确。5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解放军海防使命任务不断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在:从维护国家生存拓展到维护和平发展;从单一的军事防御拓展到防卫、管理并重;从专注于应对传统安全威胁拓展到兼顾非传统安全问题;从沿岸防御到近岸防御再到近海防御;从管辖海域到涉及国家利益的公海大洋。这取决于( )A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我国坚决维护领海主
5、权C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我国海军实力不断增强解析:选 C 海防使命任务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增强,故 C 项正确。6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16 年 9 月 18 日,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 8 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 ,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 导人,且表示认同并将继续坚持“九二共识” ,希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这说明( )A两岸政治关系获得实质性进展B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 “一国两制”获得台湾各界认可D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解析:选 D 材料中“台湾岛内蓝营与无党籍 8 县市首长决定抱团登陆 ,拜会大陆方面相关领导人” “希
6、望两岸交流不要停止”说明推动两岸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利益,故 D 项正确。7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 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 ”以上内容出自( )3A1949 年共同纲领B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56 年论十大关系D1984 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解析:选 B 1954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并且规定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且与三大改造的时间吻合,故 B 项正确。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
7、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A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和“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可以判断是指 1982 年宪法,故 B 项正确。9(2018绍兴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名用字,往往随着历次重大政治运动或社会变革而变易,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 。比如:张要武、陈兴无、李造反等名字应该出自( )A建国初期 B “大跃进”
8、时期C三年困难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选 D “文化大革命”时期强调“阶级斗争” ,武斗、造反是当时流行词语,与材料“张要武、陈兴无、李造反等名字”相符,故 D 项正确。10 法制日报在谈到某部宪法修改时说: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置于“国家机构”一章之前,意在表明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和授予。称之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这部宪法应该是( )A 共同纲领 B1954 年宪法C1982 年宪法 D1999 年宪法解析:选 C 根据材料“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 ,新时期指改革开放以后,且共同纲领仅属于临时宪法,故 A、B 两项错误;1982 年宪法,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
9、果,也是目前为止,新时期唯一的一部宪法,与材料相符,故 C 项正确;1999 年通过的属于宪法修正案,故 D 项错误。11据统计,1998 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 6 次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普遍展开。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4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加强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D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得以彰显解析:选 A 材料集中反映的是村民自治的情况,这是基层民主的进一步发展,故 A项正确。121954 年宪法确认的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了
10、工农劳动群众,还包括了“可以合作的劳动人民” ,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也不是整个资产阶级,而只是官僚资产阶级。由此可见当时( )A新中国民主具有广泛性B民族资产阶级仍有革命性C新宪法强化了阶级矛盾D政治协商制度具有稳定性解析:选 A 由材料可知民主的主体不仅包括工农群众,还包括民族资产阶级,这说明新中国民主是广泛的人民民主,故 A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故B 项错误;由材料可知新宪法将民族资产阶级确认为民主的主体,因而新宪法并未强化阶级矛盾,故 C 项错误;材料是 1954 年宪法的相关内容,与政协制度无关,故 D 项错误。13.(2018杭州期末)如图是 1979
11、 年 1 月 1 日的人民日报头版截图,下列表述与这期头版内容相符的有( )宣布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提出了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阐明了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A BC D解析:选 D 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提出了海峡两岸实行“三通”的建议,故正确;198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国共举行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阐明统一后对台基本政策,故错误;在这期的报纸上同时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的真正停火,故正确。D 项符合题意。514改革 开放早期,我
12、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 20 世纪 80 年代都有很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A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结果B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C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解析:选 D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与材料关系不大,A 项错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与材料无关,B 项错误;当时不存在全面修宪的需要,C 项错误;材料内容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在“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变化 ,体现了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故答案为 D 项。151957 年底,毛泽东说:“现在国际上一般都公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是否做得到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美国首先就做不到从外交政策和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但是,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个共产党的对外关系的总路线,就不能只限于和平共处还有一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问题。”材料说明了( )A毛泽东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错误的B美国的敌视等原因使新中国一度偏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阶级斗争思维是影响中 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D “革命外交”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解析:选 B A 项曲解了毛泽东的原意,排除;
14、美国长期推行对华敌视政策,使毛泽东等领导人错误地估计了国际斗争的重要程度,从而一度偏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B 项正确;阶级斗争思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但非决定性因素,故 C 项错误;当时处于两极对峙时期, “革命外交”是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分不开的,故 D 项错误。16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大以 76 票赞成、35 票反对、17 票弃权的压倒多数,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当时投赞成票的国家可能有(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巴基斯坦 日本A BC D解析:选 A 1971 年,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中国重返联合国。均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学业 水平 考试 阶段 质量 检测 现代 中国 政治 建设 祖国统一 对外 关系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4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