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3节力的合成与分解讲义(含解析).doc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3节力的合成与分解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二章第3节力的合成与分解讲义(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及其分力均为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力。()(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6)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7)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突破点(一) 力的合成问题1共点力合成的常用方法(1)作图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同一标度作出两个分力 F1和 F2的图示,再以 F1和 F2的图示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过作用点的对角线,量出对角线的长度,计算出合力的2大小,
2、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力的夹角确定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2)计算法: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 型 作 图 合力的计算互相垂直F F12 F22tan F1F2 两力等大,夹角为 F2 F1cos2F与 F1夹角为2 两力等大且夹角 120 合力与分力等大(3)力的三角形定则:将表示两个力的图示(或示意图)保持原来的方向依次首尾相接,从第一个力的作用点,到第二个力的箭头的有向线段为合力。平行四边形定则与三角形定则的关系如图甲、乙所示。2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1 F2| F 合 F1 F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为|F1 F2|,
3、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为 F1 F2。(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 F1 F2 F3。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力。题点全练1.如图所示为两个大小不变、夹角 变化的力的合力的大小 F与 角之间的关系图像(0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0 F14 NB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2 N F10 N3C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6 N和 8 ND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 2 N和 8 N解析:选 C 由题图可知:当两力夹角为 18
4、0时,两力的合力为 2 N,而当两力夹角为 90时,两力的合力为 10 N。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6 N、8 N,故 C正确;D 错误。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和 14 N;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个力之差 2 N,由此可见:合力大小的变化范围是 2 N F14 N,故 A、B 错误。2多选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分力的夹角 在 0到 180之间变化时, 角越小,合力越大解析:选 CD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合力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任意
5、一个分力,A 错误;合力是两分力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而对角线不可能同时垂直两个边,B 错误;当两分力方向相反时,则合力可以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即与较小力的方向相反,C 正确;两个大小不变的力,其合力随两力夹角的减小而增大,当夹角为零时,合力最大,D 正确。3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 F1、 F2、 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其中 F34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力的合力有最大值 14.3 N,方向不确定B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 8 N,方向与 F3同向C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 12 N,方向与 F3同向D由题给条件无法求出合力大小解析:选 C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
6、则,作出 F1、 F2的合力如图所示,大小等于 2F3,方向与 F3相同,再跟 F3合成,两个力同向,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3F312 N,方向与 F3同向,C正确。突破点(二) 力的分解问题41按作用效果分解力的一般思路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即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通常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 F1、 F2、 F3、多个力作用求合力 F时,可把各力沿相互垂直的 x轴、 y轴分解。x轴上的合力:Fx
7、 Fx1 Fx2 Fx3y轴上的合力:Fy Fy1 Fy2 Fy3合力大小: F Fx2 Fy2合力方向:与 x轴夹角设为 ,则 tan 。FyFx典例 (2019泰安模拟)用细绳 AC和 BC吊起一重物,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如图所示。 A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50 N, B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100 N。为了使绳子不断,所吊重物的质量不得超过多少?( g取 10 m/s2)思路点拨(1)以结点 C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以沿水平、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力进行正交分解。(2)两绳作用力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要先用假设法判断哪个先达到最大值。解析 设重物的质量最大为 m,此时 C点处于
8、平衡状态,对 C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水平方向上:TBCsin 60 TACsin 30设 AC绳先达到最大拉力 150 N5即: TAC150 N由式解得: TBC50 N100 N,说明此时 BC绳子还未达到拉力的最大值,但 AC3绳子已经达到拉力最大值。在竖直方向: TBCcos 60 TACcos 30 mg解得: mTBCcos 60 TACcos 30g kg10 kg。5030.5 1503210 3答案 10 kg3方法规律 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选择力的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合成法都是常见的解题方法,一般情况下,物体只受三个力的情形下,力的效果分解法、合成法解题较为简单,在三角
9、形中找几何关系,利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形相似求解;而物体受三个以上力的情况多用正交分解法,但也要视题目具体情况而定。集训冲关1.多选(2018辽阳期末)将一个 F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分力 F1方向与 F成 30角,则关于另一个分力 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2的方向不可能与 F平行B F1的大小不可能小于 5 NC F2的大小可能小于 5 ND F2的方向与 F1垂直时 F2最小解析:选 AD 根据力的三角形法则,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分力和合力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 F2的方向不可能与 F平行,故 A正确;两个分力和合力只要能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都是有可能的, F1的大
10、小有可能小于 5 N,故 B错误;要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 F2的最小值为 5 N,故 C错误;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最短, F2的方向与 F1垂直时 F2最小,故 D正确。2.(2019孝感模拟)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如图所示是我们衣服上的拉链的一部分。在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三角形的东西在两链中间运动,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容易地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两拉链的力B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只是为了将拉链分开并没有增大分开拉链的力C拉开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分开拉链的力,但合上拉链时减小了合上的力6D以上说
11、法都不正确解析:选 A 在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物体在两链间运动,如图所示,手的拉力在三角形物体上产生了两个分力,分力的大小大于拉力的大小,所以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拉开;合上拉链时,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合上拉链的力,故 A正确,B、C、D 错误。突破点(三) 对称法解决非共面力问题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际问题中,经常遇到物体受多个非共面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的情况,而在这类平衡问题中,又常有图形结构对称的特点,结构的对称性往往对应着物体受力的对称性。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根据物体受力的对称性,结合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及平衡条件列出方程,求解结果。典例 (2018广州综合测试)如图是悬绳对称且长度可调的
12、自制降落伞。用该伞挂上重为 G的物体进行两次落体实验,悬绳的长度 l1F2C F1 F2G方法点拨降落伞的悬绳对称,则各悬绳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各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相等,因此各悬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大小也相等。解析 物体受重力和 n根悬绳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对称性可知,每条悬绳拉力的竖直分力为 ,设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有 Fcos ,解得 F ,由Gn Gn Gncos 于无法确定 ncos 是否大于 1,故无法确定拉力 F与重力 G的关系,C、D 错误;悬绳较长时,夹角 较小,故拉力较小,即 F1F2,A 错误,B 正确。答案 B集训冲关1(2018东台模拟)如图甲,某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20 高考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二 合成 分解 讲义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