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试题(含解析)必修2.doc
《(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试题(含解析)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试题(含解析)必修2.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 单项选择题1.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曾在天津、北京开设了两个证券市场,还在几个大城市开办公私合营的投资公司准备发行债券上市。这些举措主要是基于当时 (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加速实施B.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 经济成分复杂的客观现实D. 尽快完成资本积累的需求2. (2019河北邯郸期初)下表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情况。据表可知当时我国 ( )项目 总计 工业农业水利林业运输邮电贸易银行物资仓储文化教育卫生城市建设 其他总额(亿元) 427.49 248.5 32.69 82.1 1
2、2.8 30.8 16 4.6比重(%) 100 58.2 7.6 19.2 3 7.2 3.7 1.1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 注重工农业生产协调发展C. 工业是国民经济建设重点D. 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农业3. (2018江西上饶三模)1953 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 ”陈云的这一认识 ( )A. 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 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 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 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4. (2019河南中原名校联考)“一五”
3、计划期间,针对“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与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时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的矛盾,毛泽东指出“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 。为此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 制定科学合理的路线方针B.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 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D. 对国民经济实行战略调整5. (2018湖北武昌 5 月调研)1953 年至 1955 年,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的形式是“四马分肥”,即企业在分配利润时,国家税收占 5%,职工福利费占 15%,企业公积金占 30%,资本家红利占 20.5%。这一措施表明 ( )A. 国家对私营企业实行代购代销制度 B. 工人阶级获得对企业的民主管理
4、权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已经完成 D. 这类企业已带有明显社会主义性质6. (2019湖北黄冈期初质检)1956 年 1 月,周恩来在党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上呼吁:不要搞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要“使我们的计划成为切实可行的,实事求是的计划,而不是盲目冒进的计划” 。这一呼吁针对的是 ( )A. “一五”计划后期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冒进势头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右倾”保守思想C. 知识分子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D. “大跃进”运动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7. (2019安徽六校测试)下表为新中国“一五”期间主要产品产量表。此表反映了 ( )年份和增长率项目 1952 1
5、957 增长率%2原煤(万吨) 6 649 13 000 96发电量(亿度) 72.6 193 166原油(万吨) 43.6 146 235钢(万吨) 135 535 296生铁(万吨) 193 594 208布(亿米) 38.3 50.5 32纱(万吨) 65.6 84.4 28A. 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布局B. 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建设模式C. “大炼钢铁”运动取得了明显成效D. 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局面8. (2018山东济南二模)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 1956 年,随着 1957 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 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 年 8 月中央经济工
6、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 世纪 70 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 八字方针的制定B.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C. 改革开放的实施D. 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9. (2018福建福州二模)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 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 1.1%。这主要是因为 ( )A.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 民生商品供应充足C. 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 三大改造成就初现10. (2019广东东莞调研)1953 年至 195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18%,其中内地为 20.4%,沿海为 16.8%。 “二五”
7、期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主要集中在河南、四川、湖北等内陆地区。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政府采用均衡发展的战略B. 苏联对中国的经济援助C. 内陆地区有良好的工业基础D.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11. (2018河南适应性考试)下图是一张拍摄于 1960 年流行全国的“支农”题材的合影照。该图反映了当时我国 ( )1960 年 5 月 8 日南通“七一”农机厂欢送首批支农同志留影A. 试图缓解产业结构矛盾 B. 具备创建乡镇企业条件C. 城乡平衡发展整体推进 D. 鼓励职工创业成效显著12. (2019河北廊坊示范高中联考)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我国大规模地压缩了基本建设(指建设单位
8、利用国家预算拨款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进行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建设经济活动规模),从 1960 年的 388.69 亿元基本建设投资额缩减到了 1962 年的 71.26 亿元。据此可知,当时 ( )3A. 经济建设转向了民生产业B. 国家工业化建设有所放缓C. 国民经济调整成效较显著D. 国家财政出现严重的困难二、 非选择题13. (2018山东滨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50 年 6 月国家开始着手编制经济发展计划。1951 年中财委即试编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粗略的纲要。1952 年,经济形势好转,党中央决定加快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9、并成立以陈云为核心的领导小组,组织“一五”计划的编制工作。6 月,“一五”计划的第二次编制宣告完成。8 月,访苏代表团就“一五”计划同苏联交换意见。苏联同意帮助中国设计一批企业并提供所需的设备、贷款等,同时答应派些专家帮助中国建设。1952 年底,陈云根据苏方的建议,对“一五”计划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编制,但仍不令人满意。按照预定的时间,“一五”计划应该进入实施阶段了。1954 年初,毛泽东要求对“一五”计划重新编制,1955 年 3 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对“一五”计划草案审议并原则通过。7 月 30 日,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并正式通过了“一五”计划。摘编自人民网“一五”计划编制始末材料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用版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经济建设 发展 曲折 试题 解析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1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