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大名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四周周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3 分)1法拉第是一位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在电磁学方面做出了基础而重要的贡献,被称为“电学之父”和“交流电之父”.关于法拉第的成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B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D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2如图所示为一列沿 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10 时的波形图。经过 t20.1s,Q 点振动状态传到 P 点,则( )A这列波的波速为 40cm/sB t2时刻 Q 点加速度沿 y 轴的正方向C t2时刻 P 点正在平衡位置
2、且向 y 轴的负方向运动D t2时刻 Q 点正在波谷位置,速度沿 y 轴的正方向3如图甲,两列振幅和波长相同而传播方向相反的波,在相遇的某一时刻(如图乙),两列波“消失” ,此时介质中 M、N 两质点的运动方向是( )AM、N 都静止BM、N 都向上CM 向下,N 向上DM 向上,N 向下4某复色光由空气斜射入某介质中后分解为 a、b 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 光的频率比 b 光小Ba 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 b 光大C光由介质射入空气时,a 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 b 光小Da、b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大- 2 -5如图所示为等腰棱镜,真空中
3、a、b 两束单色光与棱镜轴线 OO等距,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 P 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的光速 vav bB该棱镜对光的折射率 nan bC通过棱镜的时间 tat bDa、b 两束光从同一介质射入真空过程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a b6电阻为 4R 的正方形均匀导线框 ABCD 从图示位置沿水平向右方向以速度 v 匀速穿过磁场区域,在下图中线框 A、B 两端电压 UAB与线框移动距离 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A BC D7如图为电磁冲击钻的原理示意图,若发现钻头 M 突然向左运动,则可能是A开关 S 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B开关 S 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C保持开关 S 闭合,变阻
4、器滑片 P 加速向左滑动D保持开关 S 闭合,变阻器滑片 P 匀速向左滑动8一带正电荷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轴正方向运动, 轴- 3 -正半轴上的电势 随位置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处的电场强度均沿 轴负方向B该粒子在 处的加速度大于在 处的加速度C该粒子从 处到 处的过程中做减速运动D该粒子在 处的电势能大于在 处的电势能二、多选题(每题 4 分)9某横波在介质中沿 x 轴传播,图甲为 t=0.25s 时的波形图,图乙为 P 点(x=1.5m 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向右传播,波速为 2m/sB质点 L 与质点 N 的运动方向总相反CT
5、=0.75s 时,质点 M 处于平衡位置,并正在往 y 轴负方向运动DT=1.25s 时,质点 K 向右运动了 2m10列自右向左传播的简谐横波,在 t=0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 (1,0)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在 t1=0.3s 时刻,P 质点在 t=0 时刻后首次位于波峰位置,Q 点的坐标是(-3,0)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 0.lm/sB在 t=0 时刻,质点 P 向上运动C在 t2=0.4s 时刻,质点 A 具有最大的正向加速度D在 t3=0. 5s 时刻,质点 Q 首次位于波峰11S 1为点振源,由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产生一列简诺横波沿 S1S2
6、直线传播,S 1、S 2两- 4 -点之间的距离为 9m。S 2点的左侧为一种介质,右一侧为另一种介质,波在这两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之比为 3:4。某时刻波正好传到 S2右侧 7m 处,且 S1、S 2均在波峰位置。则AS 2开始振动时方向可能向下也可能向上B波在 S2左侧的周期比在右侧时大C右侧的波长为D左侧的波长为12如图所示,是一列沿 x 轴正方向连续传播的简谐横波 t0时刻的波形图象,此时波恰好到达 x0.2m 处,已知波源为 O,振幅为 2cm,波速为 2m/s,d 点为x 轴上一点,x d0.45m,则( )At 0时刻,a、b 两点都沿 y 轴正方向运动Btt 0+0.15 s 时
7、,x d0.45 m 的点第一次达到波峰Ctt 0+0.23 s 时,x d0.45 m 的点的加速度沿 y 轴正方向D某时刻 d 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 y 轴负方向运动时,波源 O 一定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13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0.10 s 时刻的波形图,P 是平衡位置在 x1.0 m 处的质点,Q 是平衡位置在 x4.0 m 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 Q 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t0.25 s 时,质点 P 的加速度方向与 y 轴负方向相同B从 t0.10 s 到 t0.25 s,该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了 6 mC从 t0.10 s 到 t0.6 s,质点 P 通过
8、的路程为 100 cmD质点 Q 简谐运动的表达式为 y0.10sin 10t (m)14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额定电压 相同的灯泡 a和 b。当输入电压 U 为灯泡额定电压的 11 倍时,两灯泡均能正常发- 5 -光。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9:1B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10:1C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10D此时 a 和 b 的电功率之比为 1:915如图甲所示,左侧接有定值电阻 R2 的水平粗糙导轨处于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 B1T,导轨间距 L1m。一质量m2kg,阻值 r2 的金属棒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
9、 CD 处沿导轨向右加速运动,金属棒的 v x 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金属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 0.2,则从起点发生 x1m 位移的过程中( g10 m/s 2)( )A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 W10.25 JB金属棒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25 JC整个系统产生的总热量 Q4.25 JD拉力做的功 W9.25 J16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始终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 P 点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A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B P 点电势将降低C极板带电荷量减小D带电油滴的电势能保持不变三、实验题17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
10、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甲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L0=935.8mm;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下图所示,则摆球直径 d=_mm。用秒表测得单摆完成 n=40 次全振动的时间如下图所示,则秒表的示数 t=_s;若用给出的各物理量符号(L 0、d、n、t)表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则计算 g 的表达式为g=_- 6 -(2)实验中同学甲发现测得的 g 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_A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B将悬点到小球上端的悬线的长度当做摆长C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实验中误将 40 次全振动计为 39 次18某同学研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所使用
11、的器材有:小灯泡 L(额定电压 3.8 V,额定电流 0.32 A) ;电压表 V(量程 3 V,内阻 3 k) ;电流表 A(量程 0.5 A,内阻 0.5 ) ;固定电阻 R0(阻值 1 000 ) ;滑动变阻器 R(阻值 09.0 ) ;电源 E(电动势 5 V,内阻不计) ;开关 S;导线若干。(1)实验要求能够实现在 03.8 V 的范围内对小灯泡的电压进行测量,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_。(2)实验测得该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3)用另一电源 E0(电动势 4 V,内阻 1.00 )和题给器材连接成图(b)所示的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可以改变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闭合
12、开关 S,在 R 的变化范围内,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_W.(结果保留 2 位小数)(4)某同学进行如下测量:用游标为 20 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L=_mm;- 7 -(5)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 D=_mm;四、解答题19一列沿 x 轴方向传播的横波,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为 t1=0s 时与 t2=1s 时的波形图像。求:(i)如果该横波的传播速度为 v=75m/s 时,分析该波的传播方向;(ii)如果该横波沿 x 轴的正方向传播,虚线上 x=2m 的质点到达平衡位置时波传播的最短距离是多少?相对应的时间应为多长?20如图所示是一种折射率 n1.5
13、的棱镜,现有一束光线沿 MN 方向射到棱镜的 AB 界面上,入射角的正弦 sin i0.75,(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c=3108m/s).求:(1)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2)请作出光路图(不考虑返回到 AB 面上的光线),并通过计算确定此束光线射出棱镜时的方向。- 8 -21边长为 3L 的正方形区域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左右两侧为匀强磁场,中间区域为匀强电场,如图所示左侧磁场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1;右侧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中间区域电场方向与正方形区域的上下边界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的带电粒子从平行金属板的正极板开始由静止被加速,加速电压为
14、U,加速后粒子从 a 点进入左侧磁场且与左边界的夹角 =300,又从距正方形上下边界等间距的 b 点沿与电场平行的方向进入电场,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经过平行金属板加速后的速度大小 v;(2)左侧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 B1;(3)若 ,电场强度 E 的取值在什么范围内时粒子能从右侧磁场的上边缘 cd 间离开?- 9 -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发现楞次定律,选项 A 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 B 错误;赫兹验证了麦克斯韦关于电磁波的预言,选项 C 错误;法拉第提出场的概念,认为电场对电荷有力的作用,选项 D 正确;故选 D.2B【解析】【分析】由经
15、过 0.1s,Q 点振动状态传到 P 点可知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从而求解波速;波向左传播3/4 个波长,则质点振动了 3/4 个周期,由此确定 P、Q 质点的振动情况。【详解】由题意可知,0.1s 内波向左传播的距离为 3m,则波速 ,选项 A 错误; t2时刻 Q点振动了 3T/4 到达了波谷位置,则此时加速度沿 y 轴的正方向,速度为零,选项 B 正确,D错误;因 t2时刻,Q 点的振动传到 P 点,可知 P 点正在平衡位置且向 y 轴的正方向运动,选项 C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波形平移法确定波传播的距离和波速,分析各个特殊点的位置和状态,再分析质点的振动情况3C【解析】
16、【分析】两列振幅和波长都相同的半波在相遇时,根据波形平移法判断出两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振动方向振动方向相同,则振动加强;振动方向相反,则振动抵消【详解】由图看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叠加,振动减弱,两波的振幅相等,所以如图(乙)所示的时刻两列波“消失” 。根据波形平移法判断可知,向右传播的波单独引起 M 的振动方向向下,N 的振动方向向上,向左传播的波单独引起 M 的振动方向向下,N 的振动方向向上,根据叠- 10 -加原理可知,此时 M 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下,N 质点的振动方向是向上,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点睛】考查波的叠加原理,及相遇后出现互不干扰现象同时注意之所以两列在相
17、遇时“消失” ,原因这两列波完全相同,出现振动减弱现象4C【解析】【分析】根据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折射率的大小,从而比较出频率的大小,通过 ,比较临界角的大小,通过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比较条纹间距的大小【详解】由图看出,a 光的偏折程度大于 b 光的偏折程度,则 a 光的折射率大于 b 光的折射率,所以a 光的频率大于 b 光的频率,故 A 错误。因为 a 光的折射率大,由公式 可知,a 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 b 光小,故 B 错误。a 光的折射率大,根据 知,a 光的临界角小,故 C 正确。a 光的频率大,则波长小,根据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 知,b 光比 a 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18、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决本题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得出折射率的大小,以及知道折射率、频率、波长、临界角等大小之间的关系5D【解析】【分析】在真空中,不同的颜色的光传播的速度相同,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 a、b 两束光的折射率大小,再根据 比较两束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从而比较传播的时间,然后再根据- 11 -比较临界角的大小。【详解】A、在真空中,不同的颜色的光传播的速度都相同,即 ,故选项 A 错误;B、两束光折射后相交于图中的 P 点,可知 b 光偏折厉害,则 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所以 ,故选项 B 错误;C、a 光的折射率小于 b 光的折射率,根据
19、知,a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大于 b 光的传播速度,a 光在棱镜中传播的距离较小,则 a 光通过棱镜的时间小于 b 光通过棱镜的时间,即,故选项 C 错误;D、根据 ,可知 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于 b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 ,故选项 D 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突破口是通过光线的偏折程度比较出折射率的大小,从而可以比较出频率、波长、在介质中的速度、临界角等大小关系。6A【解析】【分析】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确定出 A、B 两端电势的高低由 E=BLv 求出感应电动势,由欧姆定律求出电势差【详解】由楞次定律判断可知,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A 点的电势始终高于 B 的电势,则 U
20、AB始终为正值。AB、DC 两边切割磁感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Bav。在 0-a 内,AB 切割磁感线,AB 两端的电压是路端电压,则 UAB= E Bav;在 a-2a 内,线框完全在磁场中运动,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没有变化,不产生感应电流,则 UAB=E=Bav;在 2a-3a 内,A、B 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的 ,则 UAB= E= Bav故 A 正确。故选 A。- 12 -【点睛】本题由楞次定律判断电势的高低,确定电势差的正负分析 UAB与感应电动势关系是关键,要区分外电压和内电压7B【解析】【分析】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
21、磁场总是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安培力总是阻碍磁体间的相对运动【详解】开关 S 由断开到闭合的瞬间,穿过 M 的磁通量变大,为阻碍磁通量变大,钻头向右运动,故A 错误;开关 S 由闭合到断开的瞬间,穿过 M 的磁通量减小,为阻碍磁通量的减小,钻头向左运动,符合题意,故 B 正确;保持开关 S 闭合,变阻器滑片 P 加速向左滑动,穿过 M 的磁通量增大,为阻碍磁通量增大,钻头向右运动,故 C 错误;保持开关 S 闭合,变阻器滑片 P匀速向左滑动,穿过 M 的磁通量增大,为阻碍磁通量增大,钻头向右运动,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直接用楞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的运动方向,正确立即楞次定律的含义
22、,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即可正确理解8D【解析】【分析】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场强方向;-x 图像的斜率等于场强;正电荷在高电势点电势能较大.【详解】由于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则知 x1、x 2处的电场强度均沿 x 轴正方向,选项 A 错误;由于在 x 图象中,图线上某一点所对应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该点所对应的电场强度的大小,结合 qEma 可得,该粒子在 x1处的加速度小于在 x2处的加速度,选项 B 错误;该粒子从 x1处到 x2处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选项 C 错误;由于粒子从 x1处到 x2处的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粒子的电势能减少,所以该粒子在 x1处的电势能大于在 x2处的电势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大名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学期 第四 周周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