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doc
《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河北省大名一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试题分值:100 分; 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1普鲁士时期流行针对法国的爱国歌曲莱茵河上的警惕 。19 世纪末,宣扬全球扩张的德国至上成了德国非正式的国歌。这一变化反映了A民族主义思潮席卷欧洲各国 B欧洲大国间力量对比失衡C法德矛盾成为欧陆主要矛盾 D德国挑战美国霸权野心2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 ,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 ,但噩梦终究成真。 “噩梦成真”主要是指A德奥结盟 B英俄结盟
2、C英法结盟 D法俄结盟3有学者指出:“在 1914 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 ”该学者的观点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特征C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大战D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4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如下表)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时间 外交活动 结果1917 年 8月 14日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以“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成为战胜国,为战后收回山东主权提供了依
3、据1917 年 8月 14日中国出兵外蒙古1919 年 11 月 17 日,外蒙古同意取消自治,重回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管辖。- 2 -1919 年 1 月至 6 月参加巴黎和会日本得到了部分经济权益,所有的政治利益全部归还给中国,在后来的华盛顿会议上得到了落实。A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B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C民众参政热情得到提升 D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延续5读下图。据此可知,19131920 年英国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垄断阶段的物价调整 B战时物资的相对紧缺C经济危机导致通货膨胀 D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6克里孟梭年轻时曾目睹了普法战争后德国对法国的蹂躏。在他逝世前不久,他曾对一名美国记者说:“由于德
4、国对法国的罪恶行径,我一生所有的恨全部给了德国。 ”对德国的“罪恶行径” ,克里孟梭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正当的是A组建莱茵共和国 B肢解德国C收回萨尔地区 D收回阿尔萨斯洛林7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原则”中指出:“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 ”其真实目的是A打破英国的海上霸权 B防止列强陷入激烈的军备竞赛C建立海上航行的自由 D为美国扩大海外利益创造条件8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最大的利益,然而日本也不是一无所获,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A英日同盟解散后形成了美英日法四国同盟B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在中国成为现实- 3 -C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水域占有了绝对的优势D日
5、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正式承认919211929 年期间,法、德、英等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 9.4%、7.1%和 3.2%,发展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的影响B凡尔赛体系使欧洲维持了一个较为和平的局面C战胜国从战败国手中获得了大量的赔款D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完全消失10签订非战公约时,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提出各自的保留条件。法国说可以进行防御战争,日本认为可以在中国东北自由行动。这些保留条件从本质上说明非战公约A充分尊重各国的主权 B没有强大的约束力C没有得到列强的认可 D有很强的可操作性11诺门罕(今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战役是 1939
6、年 5 月日本与苏联发生的一场战役,面对苏军的装甲部队,日本关东军损失惨重,战役最后以日本失败告终。对这次战役解读合理的是A该战役发生与日本“北进”策略有关B二战的亚洲策源地在该战役后形成C关东军在该战役中遭到毁灭性打击D该战役使苏联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1220 世纪 30 年代德、日法西斯势力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过程的相同点是( )A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 B利用经济危机引发的政治危机C依靠法西斯政党夺取政权 D取缔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独裁统治13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
7、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 ”惠勒贝内特论述的是A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 4 -C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141942 年 1 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请求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派出 10 万远征军入缅作战,后来不断曾兵。中国政府出兵援助英国,一方面出于道义,另一方面是哪一国际文件在起作用A中英南京条约 B 联合国家宣言C 开罗宣言 D 波茨坦公告15下图为纳粹德国进攻示意图,与图中数字对应的国家是A法国、英国、奥地利、土耳其B英国、法国、奥地利、苏联C英国、奥地利、法国、
8、美国D英国、西班牙、奥地利、美国161942 年,希特勒决定发起“夏季攻势” ,兵锋直指苏联南方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也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即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希特勒发动“夏季攻势”意在A攻占战略重地列宁格勒B为夺取战略物资产地高加索做准备C夺回苏德战场的主动权D救援陷入苏军重围的第六集团军17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表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5 -A分封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内阁B分封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行省制C宗法制贵族政治中书省D宗法制贵族政治行省制18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中
9、央集权的不断发展C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19清代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在其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这种设计旨在A表达民族平等的思想 B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C传递政治大一统理念 D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20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 。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21明清时期我国
10、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6 -C新航路开辟影响 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221647 年,清政府规定,准许寓居澳门的葡萄牙商人“以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 ,但是“禁入省会” 、 “止令商人载货下澳贸易” ,结果“每岁通市不绝” 。这一现象表明A海外贸易管制相对宽松 B朝贡贸易关系迅速发展C清廷海外贸易占据优势 D海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23下边是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的部分书目,其中 1、
11、3、5 对应的著作是 A 论语 老子 韩非子 B 论语 墨子 韩非子C 孟子 韩非子 墨子 D 墨子 论语 韩非子24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25宋 元 至 明 清 , 孙 悟 空 的 艺 术 形 象 变 化 如 下 表 。 这 突 出 反 映 了 A佛教融入中国,影响艺术形象塑造B商品经济发展,社会重视物质享受C市民阶层扩大,个性解放要求增强-
12、 7 -D儒家思想发展,封建伦理纲常加强26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 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27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B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民主制度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环境左右28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下图) ,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
13、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A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B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D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29观世音菩萨是汉化佛教中唯一女性,其画像端庄,没有妩媚、妖娆的性感;文艺复兴时期圣母玛利亚则形象仁慈,有着丰满妇女的皮肤和体型。这说明A东西方绘画的表现形式多样B东西方绘画艺术都注重表现女性C宗教信仰差异决定艺术风格D不同文化背景导致艺术审美差异- 8 -30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家,他们把封建贵族看作是必须割除的社会毒瘤,提倡人民主权,抨击朕即国家 ,向往理性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 ”这说明A从君权神授走向了民权神授
14、 B否定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C按卢梭的理想实行直接民主 D推动革命迅速走向高潮31英国内阁对其成员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全体一致,二是互相信任,三是保密,即非经内阁许可所有成员对内阁会议上的讨论和发言不得外泄。这表明英国内阁遵循的原则是A议会至上 B法律至上 C人人平等 D集体负责32 “分 裂 之 家 不 能 持 久 。 我 相 信 我 们 的 政 府 不 能 永 远 忍 受 一 半 奴 役 一 半 自 由 的 状 况 。 我 不期望 联 邦 解 散 , 我 不 期 望 房 子 崩 溃 , 但 我 却 期 望 它 停 止 分 裂 。 它 或 者 将 全 部 变 成 一 种 东 西 ,或者
15、全 部 变 成 另 一 种 东 西 。”这 说 明 林 肯 的 主 要 立 场 是A废除黑人奴隶制 B维护联邦统一C向奴隶制妥协 D前后动摇不定二、非选择题(14+12+14+12=52 分)33.(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表选自美国作家亨利莫利斯的殖民史中的殖民地面积表。 (单位:万平方千米)材料二 工业产量排位与殖民地面积排位比较表。 (见下表)- 9 -材料三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 (单位:年) (见下图)材料四 1915 年 5 月后,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双方示意图。 (见下图)(1)材料一的表格从纵向和横向看分别说明了什么问
16、题?(4 分)(2)联系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的内在联系。 (6 分)(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意大利的立场有何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什么?(4 分)- 10 -34.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容忍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不加以制裁。19351936 年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尔比亚。1936 年 3 月 放任希特勒武装进占莱茵区。19361939 年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1937 年 7 月纵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此后又策划太平洋国际会议,阴谋出卖中
17、国,同日本妥协。1938 年 3 月 默许希特勒兼并奥地利。1938 年 9 月签订慕尼黑协定 ,将捷克的苏台德割让给德国。(1)根据材料,概括“绥靖政策”的基本内涵。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绥靖政策”的影响。 (6 分)- 11 -35.(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从许多方面看来,英美的密切和有效的合作是这次战争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最为显著的成就。这在 1936 年美国国会制订一项使这个国家不参加任何未来的欧洲战争的中立法时,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但到了 1941 年,这成了一个日益真实的情况,而到了 1942 年,则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了。英美两国间文化和制度的基
18、本相同为英美战时的合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世界政治的格局也有力地推动这两国结合在一起,而且通过建立起真正共同的利害关系,还提供了一个文化方面的近似能够产生效果的背景。1917 年以及1941 年,英国和它的盟国可能无法阻止一个胜利的德国主宰欧洲(也许从主宰欧洲走向主宰全世界)的这一前景,导致美国加入英国一边共同作战。冠冕堂皇的原则无疑起了一些作用,使美国人两次都相信介入欧洲战争是必要的,但是担心出现一个新兴的、残忍的统治世界的德国主子,肯定是一个更为有力的动机,特别是在 1941 年。紧接着珍珠港事件后的几星期内,孤立主义的发言人都渴望忘却和原谅过去的事情,从 1940 年初夏以来,当英国一连几
19、个月显得真有被打败的可能时,美国政府已经逐渐同英国结成一种日益亲密的伙伴关系了。在军事方面,1941 年 1 月 29 日至 3 月 27 日,在华盛顿召开了正式的参谋会议。从这次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一般简称 ABC1 的联合战略计划, “如果美国被迫作战”,这个计划就将付诸实施。威廉哈代麦克尼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1)根据材料,概括英美走向联合的原因。 (8 分)- 12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走向联合的影响。 (6 分)35.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思与总
20、结两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对于发展好世界各国特别是各大国之间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进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的不义战争中的觉醒者和奋起反抗者。正是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国际格局动荡和殖民体系瓦解,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摆脱外侮、结束内乱的重要机会。摘自傅莹不能忘却的记忆百年内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也是帝国主义发动不义战争中的觉醒反抗者。 试结合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有关史实论证上述观点的合理性。 (12 分)- 13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配制斐林试剂, “检测
21、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造成碱性环境,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的组织培养”蔗糖用于提供营养。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促融剂,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配制解离液;在“探究 pH 对 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盐酸调节 PH。【解答】、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配制斐林试剂,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氢氧化钠用于造成碱性环境,错误;、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的组织培养”蔗糖用于提供营养,错误;、聚乙二醇
22、在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都起促融剂,诱导细胞融合,正确;、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用于配制解离液;在“探究 pH 对 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制造酸性环境,错误。故选:C2.【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和作用,ATP、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核酸和脂质的分类、组成元素,酶的本质和组成单位,脂质的分类和功能,蛋白质的功能和检测方法,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磷脂的元素组成是 C、H、O、N、P,ATP 的组成元素也是 C、H、O、N、P,故磷脂、ATP 都含有的元素是 C、H、O、N、P,A 正确;B.ATP 中含
23、有的五碳糖是核糖,染色体是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B 错误;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和 RNA,蛋白质起催化作用时,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RNA 起催化作用时,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 错误;- 14 -D.维生素 D 的本质是脂质类物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D 错误。故选 A。3.【答案】B【解析】解:A、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A 正确; B、网织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转录形成的 mRNA 和核糖体,仍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B 错误; C、细胞分化的不同阶段,不同基因选择性表达,C 正确; D、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已丧
24、失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因此控制成熟红细胞凋亡的基因可能在幼红细胞期就开始表达,D 正确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造血干细胞先形成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排除细胞核后形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丧失细胞器后形成成熟的红细胞,所以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据此答题 本题红细胞为素材,结合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图,考查细胞呼吸、细胞分化、细胞凋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分析题图,根据题干信息“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绿的 RNA”,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4.【答案】A【解析】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大名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半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