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5.doc
《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5.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 (30 分)1下面句中画线的词语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原创) ( )A微风吹拂,白堤上纤(qin)细柔软的柳丝参差披拂,风姿婀娜,诗意盎然;落日熔金,涟漪微泛的西湖水脉脉含情,流光溢采,风景绮(q)丽。B生活中总有些人,尽管不够幸运,甚至深陷沼泽、走头无路,但内心始终翻腾着一股冲动,就像遥远地平线上的光,挣脱山峦的羁绊(pn) ,越过无垠的原野,迸(bng)射出野蛮生长的磅礴力量。C在众人感叹这个社会物欲横流或纯真被权欲遮敝时,能以真实的笔触为困顿和迷惘的人群提供心灵慰藉(ji)或灵魂庇
2、(p)护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创新。D南湖革命纪念馆的顶部矗(ch)立着一个外方内圆的标志,行(hng)家称其为丰功坊,它象征天圆地方的恢宏世界,隐喻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迹绩如天地日月永垂于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两小题。 (根据 2018 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现代文阅读语段守护“自如”的心境改编)如今,人们时常感到被大流裹挟着往前走。生活的鼓点越敲越快,让人浮躁不安;各种诱感扑面而来,令人目不暇接。现实中,有人汲汲于功名,一切围着私利打转,常常心神不宁,何谈“歌啸自如”?有人戚戚于贫贱,总跟别人攀比,一旦比不过就心态失衡,何谈“粗粝自如”?“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 。所谓“常度” ,其实
3、就是应当恪守的准则或信条。匆匆赶路时,不妨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只有守住心中的“常度” ,才能在内心深处积攒力量,抵抗“不自如”的焦虑状态。守护不变的初心,越是时间久,考验多,越能彰显“自如”的价值。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能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守住“自如”的心境,保持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就能收获人生的曼妙风景。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目不暇接 B恪守 C持之以恒 D曼妙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A B 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根据
4、2018 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语病试题改编) 2( ) A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B针对学生体质下滑的不争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反思,教育部拟对各省学生体质进行排名并予以公示,意图柔性“倒逼”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关心学生身体健康。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D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每个贫困户能够掌握一两门种植或养殖技术,在增收的同时也能增智,这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
5、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原创) ( )A古人的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杜甫,字子美,取相同之意;韩愈,字退之,取相反之意。别号往往是自取的,表明个人的情趣,如欧阳修自号“醉翁”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 。B “豁然开朗” “觥筹交错” “心旷神怡” “鞠躬尽瘁”分别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诸葛亮的诫子书 。C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风骚”作名词时泛指文学才华, “风”指诗经中的国风 , “骚”指屈原的离骚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6、D法国作家都德笔下的小弗朗士从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中迅速省悟成长,曹文轩笔下的杜小康在历经风雨后逐渐变得坚强,莫泊桑笔下的若瑟夫在遇见于勒后见证世态炎凉。中外文学作品为我们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让我们通过孩童的视角,洞悉世界,体味人生百态。6古诗文名句填空。 (6 分) (原创)(1)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 (李商隐无题 )(4) 爱莲说中的“ , ”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内开展反腐倡廉行动,号召大家要保有洁身自爱的君子作风有异曲同工之妙。(5)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 “无求”于名利,却
7、“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 ,但有“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 ,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的赤子之心从“无求”到“有求” ,这是一种大格局、大境界。37名著阅读。 (5 分) (原创)(1)在横线上填写与名著内容概述相对应的书名(范围为指定的名著阅读书目) 。 (2分) 是作者倾其一生专为“虫子”写的书,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是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腐朽黑暗、假名士的庸俗不堪、贪官污吏的卑鄙刻薄。(2)一个人的
8、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在朗读者节目中,主持人董卿说:“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出合适的一个,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3 分)祥子 林冲 简爱 尼摩船长8根据语意,完成任务。 (5 分) (根据中国青年网新闻原创)近日,贵阳某中学操场上公开砸手机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视频中一名身穿迷彩服的年轻男子在地上将手机一部部砸毁,学生们在操场上集体进行观看。同时广播中还播报:以后所有的手机
9、,只要是私自带手机进来的,全部泡水后砸烂处理。该视频发出后,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对此,你怎么看?请拟写 1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二、现代文阅读(30 分)(一)木 桩苏亦薇文庙街不认识刘老头,刘老头很熟悉文庙街。刘老头每年秋冬时节在文庙街卖烤红薯,一卖就是七八年。看着客人递钱时仍盯着手机的双眼和行色匆匆的背影,他明白就是再卖上七八年,他仍然是文庙街的陌生人。这座城市的冬日漫长酷冷,但刘老头每天都会诚恳地缓缓推着他烤红薯的铁皮车子,出现在昏暗的晨光中,那时辰,路灯通常还没有熄灭,他坐在暖黄的灯光里,不吆喝,也不像其他商贩那样把钱盒放在趁手的位置
10、,连人带车像一棵古老又踏实的木桩,不粗壮,但足够稳妥。4刘老头以前是个教师,每月有退休金;他儿子很出息,在一个大城市工作,每月汇来的钱足够让他活得更安逸。亲戚朋友没人明白他干嘛非得寒冬腊月里跑到街边卖红薯,隔三岔五会有人苦口婆心地劝他回家享福。对此,刘老头只是报以微笑,就像他每卖一个红薯也都会对每个顾客微笑。绝大多数顾客无暇看他那一笑。偶尔会有人的眼神对上那笑容,他们会一愣,然后匆忙离开。“这老头子就是犟噢!”亲友看到他这笑呀,便明白说再多也无济于事,于是刘老头就那么在文庙街日复一日地卖烤红薯。偶尔走进街内的我,感觉刘老头摆弄那些烤红薯的样子,很有些“写意”小铁皮车子擦得锃亮,车身被细心地分出
11、了许多许多小抽屉,抽屉里躺着红薯,既不沾马路扬尘,又能借炉温加热。刘老头侍弄烤红薯,像是在安抚自己的孩子。他顺着一种小曲儿似的奇妙韵律错落地打开那些抽屉翻动那些红薯,时而捏一下;那烤炉是烧柴的,他细心地把木柴分成小把小把,隔三岔五放进炉膛,从来不一次扔一大把。烤红薯摊边偶尔会跑来街口小超市店主的孙女,小姑娘约摸六七岁吧,长得不算漂亮,但那双大眼睛总泛着亮的水光。她是很少能对刘老头的微笑回报一个大大的笑容的人。刘老头慈爱地看着她,他总觉得这小姑娘专心啃红薯的样子,像一朵大晴天里的钤兰花。“爷爷你为什么不把柴一次性都加进去,多省事啊?”小姑娘奶声奶气地问。“小宝贝儿呀,一次性全加进去火太旺,烤煳了
12、就不好吃喽!”很多时候,刘老头叹息除了这个小姑娘,很多顾客好像并不在意口感。自己生意之所以还算过得去,是因为那七八年都没有涨过价的烤红薯用来充饥,又省钱又节约时间。刘老头用心地这么做,他觉得自己像个老得一塌糊涂的木桩,已经没法再向上长了,但根部仍然紧紧抓着深深的土壤;他想为高楼鳞次栉比的城市和匆匆来往的人们,用最质朴最平凡的烟火味道,添个有温度的生活细节;他想用深埋炉膛里的火星,把时光里那点情感留得久一点,再久一点。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课堂是陋巷,教具是红薯,教学表达是微笑,如果能被感受到,就算功德圆满。只是,他的多数学生意识不到有人在教他们。那些深冬的晨光里,刘老头总爱盯着炉膛里飞出的火星
13、看,那么小小的、耀眼的、滚烫的一簇,飞出短短的一段距离后,泯灭在呼啸的北风里。刘老头感觉到在自己心口也有这么一团炉火在燃烧,火苗来自遥远的过去,不断地有火星飞出来;他是馈赠世人火苗的木桩,扎根在温柔的土壤里,盼望着耀眼的、小小的、安和的、滚烫的火星,飞得远一点,再远一点。(选自 2017 年 06期芙蓉 )59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4 分) (原创)看着客人递钱时仍盯着手机的双眼和行色匆匆的背影,他明白就是再卖上七八年,他仍然是文庙街的陌生人。刘老头感觉到在自己心口也有这么一团炉火在燃烧,火苗来自遥远的过去,不断地有火星飞出来。10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街口小超市店主的孙女?(4 分)
14、 (原创)11文中多次将刘老头比作“木桩” ,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 分) (原创)12文中说“他觉得自己还是个老师”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 (4 分)(2018 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二)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说起莲,古今中外赞美之辞怕不止万千,但最负盛名的大概就数周敦颐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这句话不仅极具文学价值,同时,也还提及了一种科学现象,那就是荷叶所具有的自清洁效应由于这一效应最早正是发现于荷叶表面,因此也得名为“荷叶效应” 。荷叶表面对水非常憎恶,在物理化学中,这一特性被称为“超疏水性” 。正由
15、于此,雨打浮萍,水滴会被弹开,散落四周,即使是极小的水珠,未被弹开的,也都是些圆滚滚的小球,不会趴下变扁,更不可能铺展开来化为水膜;也正由于此,荷叶表面既不染淤泥,又不易沾惹灰尘浮尘总被雨打风吹去。这种神奇的性质,来源于荷叶表面的特殊结构荷叶表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蜡质乳突。荷叶表面每一个上皮细胞都会长出一个乳突,这些乳突仅有几个微米大,比我们的头发丝还细。不仅如此,再放大看,每个乳突表面还都充满着纳米级的小纤毛,这些多级分形的微纳结构会吸附空气,当水珠滴在荷叶上面的时候,由于强大的表面张力,水会被这层气膜托起来而无法接触其本身。同时,形成这些结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从我们生活中的经验来看,苹果
16、、葡萄表面有层白蒙蒙的生物蜡,在清洗水果的时候常会感觉到打滑,这便是蜡质的“功劳” 。蜡质本身就是疏水的,源自于其本身的组成非极性有机分6子与极性的水分子极性相异,故难以亲和。荷塘里,就在莲的旁边,还生活着一群不怎么起眼的小虫子,它们叫水黾,也有人管它们叫水蚊子、水蜘蛛等等。 “黾”是象形文字,古人用来指代青蛙、蟾蜍等两栖类动物。水黾这种六条腿的小虫子虽长得不像蛙类,但却也像蛙一样生活在水中,也像蛙一样一跳一跳的,甚至,比蛙更厉害。它们能漂浮在水面,能在水面上跳跃,乃至生活,就算是狂风暴雨也难奈它何,比起“水上漂”的轻功,这简直高出天际了。这么一种吃喝拉撒睡乃至繁殖都在水面进行的小虫子,也是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杭州市 2019 年中 语文 命题 比赛 试题 45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