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文明的曙光——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课件.ppt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文明的曙光——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10讲工业文明的曙光——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0讲 工业文明的曙光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主题一 早期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逐步确立,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过程中的三个转移、四大特点、四个趋势 (1)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年议会改革),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2)四大特点 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 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下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由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3)四个趋势,二、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
2、的原则与妥协艺术 (1)原则:联邦制(中央集权)、权力制衡(三权分立)、人民民主(主权在民)。 (2)妥协艺术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同时,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在大州和小州的矛盾利益冲突上:参议员每州两名,满足小州的利益要求;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照顾了大州的利益。 在南北方关系上:这部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兼顾了南北方的利益,协调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1(2018高考海南卷)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
3、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答案:D,2(2017高考全国卷)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
4、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最高行政权力,总统不仅拥有任命行政官员的权力,也拥有罢免行政官员的权力,因而材料中皮克林被总统罢免职务是总统行使职权的结果,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是强调联邦政府的权力,而是强调总统的权力,A项错误;美国总统的权力在宪法中有明确的规定,权限是明确的,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皮克林属于其他党派,无法反映美国的党派斗争,D项错
5、误。 答案:C,3(2016高考全国卷)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解析:题干反映的是安妮女王对议会的干预,说明当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B项正确;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故A项错误;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故排除C项。D项材料未体现。答案:B
6、,4(高考经典题)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18世纪中叶”。材料信息“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
7、国王作出决定要有议会的参与,这说明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故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18世纪中叶英国的情况,排除。 答案:D,5(高考经典题)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C各州自治原则 D各州平等原则解析:美国独立宣言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这体现的是天赋人权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中关于“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的规定,显然违背了独立宣言中天赋人权的原则,故选B项。答案:B,6(高考经典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
8、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光荣革命后的相关史实,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A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故排除;光荣革命前英国就有女王执政的历史,故B项表述有误,排除;当时英国议会已经大权在握,故排除C项;注意题干中“詹姆士二世的女儿”这一信息,威廉为荷兰执政,名不正言不顺,而以玛丽为女王则为光荣革命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故选择D项。答案:D,1(2018湖北四地七校联考)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
9、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原则 ( )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力的限制C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D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解析:国王不掌实权体现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故A项错误;国家政策出现的一切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故B项正确;国王失去政治实权不等同于失去自由权利,故C项错误;国家政策出现的一切错误不归咎于国王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限制,而非为国王行为开脱,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8北京海淀模拟) 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
10、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解析:材料反映责任制内阁的发展,内阁权力增大,故A项正确;内阁对议会负责,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故C项错误;内阁行政权扩大与议会办事效率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A,3(2018湖北襄阳模拟)有人认为,美国民主政体的关键机制就是“自由的、公平的和公开的选举制度”,选举被认
11、为是人民大众参与政治决策过程的必由之路。这体现了美国 ( )A政党主导选举 B推崇权力制约平衡C注重程序民主 D遵循天赋人权原则解析:材料未涉及政党在美国选举制度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选举制度中对人民大众参政产生制衡的力量,故B项错误;美国民主政体中,人民大众通过选举制度参与政治决策过程,体现出程序民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人民大众参政权的来源,故D项错误。答案:C,4美国历史学家比尔徳在评价1787年宪法时说:一帮“有才干的资本家投机商”,“成功地哄骗一般的老百姓去接受一个旨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这反映 ( )A宪法的制定过程是不民主的B宪法的内容是用来限制民主
12、的C宪法的通过符合贵族的利益D宪法维护权贵利益具有反民主性解析:材料中呈现的是对1787年宪法的“旨”(目的)的评述,与过程和内容没有关系,故A项、B项错误;材料中提到的是资本家是显贵,美国作为英国的殖民地,不存在封建的传统,故不存在贵族,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强调的是“成功地哄骗”“旨(目的是)在有利于少数显贵而设计的政体”得出宪法维护权贵利益具有反民主性,故D项正确。答案:D,一、全面认识早期的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也具有全球化的两面性。新航路的开辟一方面扩大了人们的视野,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通过贸易、传教等活动,商品、人员、物种实现了世界范围的流动,包括文化在内
13、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逐渐频繁;另一方面,西欧开始殖民扩张,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建立殖民帝国,随后荷兰、英国、法国相继成为殖民大国。,主题二 早期殖民扩张,二、区分工业革命前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不同特点 (1)工业革命前列强侵略特点 主要目的是获取巨额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主要方式是抢占殖民地、武力抢劫、欺诈式贸易、贩卖黑奴等。 殖民侵略的重点在美洲和非洲。 (2)工业革命后列强侵略特点 主要目的是开拓更为广阔的商品市场,抢占更多的廉价原料产地。 主要方式是利用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以廉价商品的“重炮”开辟广阔的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以炮舰政策扩大侵略。 侵略和争夺的重点地区在亚洲。
14、,1(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解析:由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通过向美洲贩运大量的奴隶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黑奴贸易成为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与表格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参与殖民争夺,而“日不落帝国”是18世纪后期的英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并不只是奴隶贸易,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
15、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8高考海南卷)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解析:西班牙的殖民扩张范围是美洲,与材料爱尔兰、普鲁士等地区无关,故A项错误;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殖民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企图用军事手段征服英国的计划失败,因此在其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是其殖民地
16、,故D项错误。答案:B,3(高考经典题)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最先开始进行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英国不断向国外输出工业品,从其他国家进口大量原料和包括茶叶在内的消费品,D项符合题意。17、18世纪的英国,等级观念明显,故A项错误。仅从英国茶叶消费群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英国崇尚东方生活方式的结论,且这一结论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随着
17、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故C项错误。答案:D,4(高考经典题)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解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
18、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1(2018湖北稳派教育高三联考)下表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据此推知 ( )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解析:材料涉及欧洲、美洲和非洲,故A项错误;黑奴贸易解释不了美洲居民的减少,美洲人口的减少主要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导致的,故B项错误;西方国家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屠杀印第安人并促进本国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高产作物的引进体现不了美洲和非洲
19、居民的减少,故D项错误。 答案:C,2(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白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 ( )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解析:材料未提及早期海外扩张的贸易活动,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早期海外扩张后世界市场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新旧大陆在新航路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10 工业 文明 曙光 14 15 世纪 18 中期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