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七)农业与农业地域讲义(含解析).doc
《(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七)农业与农业地域讲义(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聚焦选择题的10大命题视角命题视角(七)农业与农业地域讲义(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命题视角(七)农业与农业地域基础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2018盐城期中检测)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据此完成 12 题。农作物省(区) 河北 2 420 623 18 92黑龙江 295 0 111 1 925新疆 728 1 269 95 65江西 12 66 0 3 2271.表中代表的农作物是( )A棉花 B甜菜C水稻 D小麦2江西省无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C市场 D交通解析:1.A 2.B 第 1 题,读图可知,在河北分布面积最大,应为小麦;在新疆和河北分布面积大,而高纬度的黑龙江则没有分布,应为棉花;在黑龙江和新疆分
2、布面积大,为喜温凉的甜菜;在江西和黑龙江分布面积大,应为水稻,故选 A。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农作物为甜菜,适宜分布在气候温凉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温带地区,而江西为亚热带气候,不适宜种植甜菜,故选 B。2微农场就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灵活、规模适度的农场,其生产管理主要指对营养液加液时间和次数进行调节。如图示意某微农场系统。据此完成 34 题。3形成微农场的主导因素为( )A劳动力 B市场C科技 D政策4正常年份 6 月中下旬植物生长旺盛期时,下列城市中营养液箱中加液次数最少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C上海 D广州解析:3.C 4.C 第 3 题,由材料可以看出,微农场主要
3、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的配制主要依据科技,故选 C。第 4 题,微农场无土栽培以蔬菜、花卉为主,蔬菜、花卉的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中,通过营养液提供的养分、水分等生长。正常年份 6 月中下旬,某地植物生长旺盛期加液次数少说明此时该地营养液消耗较慢,即此时该地蔬菜、花卉生长速度较慢或蒸发、蒸腾速度较慢,可推知此时该地的空气湿度较大、光照较弱、降水较多。然后结合正常年份 6 月中下旬江淮地区为梅雨天气,可知该地最可能为位于江淮地区的上海,故选 C。基础点二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8江苏预测)农业物联网是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农业中的集成与应用,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支撑,是现代农业发展
4、的重要方向。农业物联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农学等若干学科和领域,加上物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理论、方法、技术还不成熟。如图为农业物联网概念图。读图,完成 56 题。5农业物联网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3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6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产品质量 规避灾害,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节省劳动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A BC D解析:5.C 6.C 第 5 题,由概念图可知,农业物联网的发展必须以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作为保障。
5、第 6 题,农业物联网的发展需要增加技术投入,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使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减弱了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病虫害;规避灾害,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不会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2018泰州模拟)河套平原土壤肥沃,是内蒙古主要农业区,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如图为河套平原区域图,据此完成 78 题。(双选)7河套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 )A土壤次生盐碱化 B下游水资源短缺C凌汛危害的加剧 D水土流失面积扩大8近 10 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奶源基地,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农村劳动力减少 B市场扩大与物流改善C生态保护的需
6、要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解析:7.AB 8.BC 第 7 题,据图分析可知,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少,大面积种植水稻可能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下游水资源短缺。第 8 题,近 10 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奶源基地,主要原因是市场扩大与物流改善和生态保护的需要。重难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和农业区位选择典题尝试(2018常州模拟)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4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合规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国家“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是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在秦巴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应用。位于秦岭山区的眉县是“中国猕猴桃之都”
7、。如图为根据陕西省气候的适宜性进行的猕猴桃区划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据图推断猕猴桃的生长习性( )喜阴凉湿润 耐土壤贫瘠 怕干旱、大风 喜地形平坦A BC D2 “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应用在眉县首先要( )A建立大型猕猴桃交易平台B扩大猕猴桃的种植规模C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D给贫困户提供猕猴桃良种解析:1.D 2.A 第 1 题,从图中看,最适宜种植区位于秦岭北坡和大巴山北坡,说明其喜阴凉湿润;黄土高原是不适宜区,说明其怕干旱、大风。正确。故选 D。第 2题,从图中可知,眉县位于秦岭山区,信息闭塞, “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首先要建立大型猕猴桃交易平台,加强猕猴桃的对外宣传和销售
8、。故选 A。(2017江苏高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如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3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4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 B5C D解析:3.D 4.A 第 3 题,汉中和淅川北部都有秦岭山脉阻隔南下冷空气,A 项错误;两地都处于山间谷地,B 项错误;两地都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都比较丰富,C 项错误;淅川南部有大型水库,水体对当地气
9、候调节作用强,而汉中附近则没有大型水库,D 项正确。第 4 题,地海拔较低,且临近水库,水热资源较丰富,利于柑橘生长;地海拔较高,且离大型水库较地远,水热条件较差。(2016江苏高考节选)如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5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BC D解析:选 C 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自然区位因素多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相联系,与居民点和岩层联系不大。系统归纳1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2农业区位分析和合理选择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
10、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6(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重难点二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系统指导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7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应用体验(2018海门中学模拟)甲图中 X 轴代表农业人口密度,Y 轴代表农作物商品率。读图回答 12 题。1甲图中,与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对应的是( )A BC D2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中国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同点为( )A经营
11、方式都是家庭经营B农业机械化水平一样高C都是单产高,商品率低D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解析:1.C 2.D 第 1 题,据乙图中经纬度分析可知,乙图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甲图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地广人稀、商品率高)。第 2 题,中国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图阴影区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是东北地区,相同点为主要农作物中都有玉米。(2018苏锡常镇二模)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经过长年的进化,成为现代栽培8稻。如图为我国与澳大利亚野生稻主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双选)3达尔文野生稻生长月份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大约在 6 月至 9 月B大约在 12 月至次年 3 月C盛
12、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D地处东南信风带,降水丰富4甲乙两区同为野生稻主要分布区,关于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灌溉水源缺乏B乙区水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C甲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商品谷物农业D乙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解析:3.BC 4.AD 第 3 题,据题意分析可知,野生稻为现代栽培稻,喜湿喜温,生长月份为南半球的夏季(大约在 12 月至次年 3 月),此时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第 4 题,据图分析可知,甲区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灌溉水源缺乏;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混合农业;乙区为我国南方地区
13、,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水稻种植业,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重难点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典题尝试(2018江苏高考)“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 31.5 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据此回答 12 题。(双选)面积比重/%类型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2014 年 2015年杨树林 25.0 18.7 18.5 15.6 13.7杂阔林 44.7 48.4 52.6 53.6 55.8经济林 20.6 21.5 21.9 22.7 23.49其他
14、 9.7 11.4 7.0 8.1 7.1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 )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D提高林地生产力2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解析:1.AC 2.AD 第 1 题,由表可知,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主要是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因此其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材料可知,江苏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不同的林木类型,体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第 2 题,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通过林业发展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聚焦 选择题 10 命题 视角 农业 地域 讲义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4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