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求是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湄潭县求是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月考历史测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试卷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王室设置“多贾”一职,为王室购买奇珍物品,管理王室商业,并与允许多贾参与祭祀祖先的仪式;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对外贸易。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A重视对商业的管理 B工商皆本思想发展 C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D海外贸易空前发达2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
2、久的国家。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A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 B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 C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 D完美的道路交通系统3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搜士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 ,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材料表明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4春秋时期,诸侯贬斥狄戎为豺狼禽兽的记载不绝于书;战国时期,时人认为夷夏之间并无高下优劣之
3、分, “居楚则楚,居夏则夏,积靡使然也” 。对夷狄态度的变化反映出A诸侯争霸、王室衰微 B一脉相承的文化风尚 C各地区往来日益频繁 D官僚政治是大势所趋5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四是充当了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孔子 韩非子 荀子 B韩非子 商鞅 孟子 C荀子 商鞅 老子 D墨子 韩非子 荀子6以下是秦朝九卿职以一览表,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职务 职责奉常 负责宗庙、礼仪和教化郎中令 宫中警卫卫尉 宫门警卫廷尉 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典客 主
4、管少数民族事务宗正 负责皇室宗族事务治粟内史 负责相税和国家财政少府 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太仆 负责宫廷车马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发展历程 B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C职能分工体现出相互制约的原则 D还没有完全摆脱家国一体的政治状态7有学者统计,西汉一代共任用宰相五十六人,其中布农出身者有三十三人,占 59%,功臣世家富豪出身者十五人,占 267%;外戚出身的七人,占 125%;宗族出身的一人,占 18%。这说明A汉代打破了世卿世禄制 B选官用人关系到朝代兴亡C察举制推动了社会进步 D布衣出身更适合国家治理8 表 2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法律条文 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
5、”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讼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 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 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 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9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但董仲舒江都王相的王相被罢免。这表明A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C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10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
6、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这一记载说明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 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11初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 “明经” “明法” “明书” “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A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 B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C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 D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12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
7、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13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 。 ”这表明A白银成为了普遍流通的货币 B手工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愈发细密C政府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管控 D古代货币体系和信用关系发生变革14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
8、宋朝3A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B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C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 D中央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15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 。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低下 B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C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16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宋代形成了一种难以抵挡的“全民经商”的态势,经商团体的构成除职业商人外,也包括军人、官吏、皇室成员及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宗教人士。这一现象说明宋代A四民平等已成共识 B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9、C儒家思想地位动摇 D士商阶层相融合流171027 年,宋仁宗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往,各取稳便。据此可知当时A劳动力的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 B租佃制下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C统治者实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D租佃关系在北宋居主导地位18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1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
10、到:“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传统儒学注重道德品质修养 B理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C宋代科考中刻意增加了“经世致用”的内容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口号的社会影响20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 ”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 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 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遵义 求是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