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湖北省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第 I 卷(选择题 50 分)选择题(每题 2 分,25 小题,共 50 分)1钱穆先生曾对西周分封制这样解释:“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商后代微子的封国)。”其主要含义是( )A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B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C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D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2公元前 632 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
2、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A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C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分离 B从人治到法治 C为民主政治奠基 D国家管理制度化4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 )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 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5曹魏中正
3、定品任官的政策虽从形式上来说是汉末“乡举里选”的翻版,然其实质却是中央政权对世家大族“乡举里选”的模拟,它既是名士大族控制士人的方式在国家用人制度中的反映,又是对名士大族的一种制约。可见,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 )A力图把选举权由地方收归中央 B导致专制皇权不断走向衰C有利于从地方选拔高素质人才 D难以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唐代科举考试时,应试人往往先带着平日诗文著作晋谒中央长官中之为当时所重者;若果才华出众,中央长官先为揄扬或推荐,则到考试发榜之日定可录取。这表明唐代科举( )A考试内容趋向于僵化 B带有汉代察举的痕迹C受到社会舆论的左右 D注重考生的文化水平7唐宋以来,宰相出任藩镇节度使或藩
4、帅带宰相官衔者,称为使相。据下表可知( )唐代中后期使相变化时间阶段 数量 (位) 出身 所在 结果唐玄宗(44 年间) 8多科举出身;安史之乱后奖赏军功大部分都为宰相,一直在中央 代天子巡边唐肃宗唐懿宗(100 年间) 36 几乎都是藩镇节度使多数在藩镇,不在中央 形成大量强藩唐僖宗一唐哀帝(34 年间) 67 强薄霸臣推荐几乎全部在藩镇,不在中央藩镇之间频繁征战A藩镇割据导致使相出现 B地方的独立性逐渐加强C使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D使相致使唐代战争不断8宋代皇帝最为流行的称谓是“官家”,而且在朝野还形成了“道理最大”“不以天下奉一人”的共识。这表明宋代( )A皇权有了一定理性定位 B皇权专
5、制受到有效制约C封建等级制度趋向解体 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制度9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又有“济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10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咸丰 同治任期 2.95 4.73 2.47 2.71 2.76 2.20 1.58 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 )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 B确保了
6、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11马克思在 1853 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被侵略的说法不足以说明侵略的全部影响B马克思对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行径认识模糊C列强发动对华战争意在打破中国隔绝状态D“暴力”更能概括战争对中国的破坏性12清咸丰之前,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其兵权都直隶中央。咸丰年间(1851-1861),“曾国藩既请练军长沙,奋然以招募行伍,尽废官兵,使儒生领农
7、民,各自成营”,且湘军的饷需也由将帅“就地筹划”,而非由户部调拨,后起的 淮军也大致如此。这种情况( )A是应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新政策 B使清政府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小农经济是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D是清政府军队走向近代化的体现131895 年 5 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 23 日拥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成立”的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这是台湾士绅阴谋脱离祖国而独立的分裂行为B“永清”的含义是台湾永远是清朝的,因此这是维护清朝统治的爱国行为C这是台湾士绅进行的一次政治投机,有效地抵抗了日本的侵略D这是台湾士绅在非常情况下采取
8、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14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 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5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A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C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
9、广泛认同 D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161907 年,清政府决定将“龙兴之地”东三省对各国开放以“平均各国之势力”。结合下表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清政府在东北“新政”时期建立商埠年代 奉天 吉林 黑龙江1907 年 大东沟、辽阳安东、凤凰城长春、吉林 齐齐哈尔、瑷珲满洲里1908 年 奉天、葫芦岛 绥芬河1909 年 百草沟、龙村三姓、头道沟1910 年 珲春、宁古塔 海拉尔A维护人民利益 B发展东北经济C主动对外开放 D遏制日俄扩张17下图所示是李桦在 1935 年雕刻的木刻怒吼吧,中国。此木刻( )A回应了时代主题的需求 B反映了人民生存的艰难C诱导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D主要以写实为创作技
10、巧181937 年 11 月,国民政府发表宣言:“淞沪一隅,抗战亘于三月,各地将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宣言中“抗战”的积极作用是( )A中国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迅速扭转了抗战初期的不利局面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191939 年 2 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 30 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A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C.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20以下
11、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 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周恩来做主席,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这段日记记载的史实是(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 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221949 年 9 月 7 日,周恩来向政协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一中 枣阳 宜城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203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