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2019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屯昌中学 2019 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N14 O16 S 32 Cl35.5 K39 Fe 56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8
2、年 6 月,浙江发生“红糖馒头”事件,不良商贩超标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甜蜜素”。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B. 食品添加剂必须用天然的物质C. 柠檬黄常用来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D. 醋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品2. 某氯氧化物 已经取代 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氧元素质量约比为 ,该分子式为 A. B. ClO C. D.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和验证各种化学问题。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
3、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2 -D. 在含 杂质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 Fe,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4. 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生成物改变的是()ANa 和 O2 BNaOH 和 CO2 CNa 2CO3和 HCl DNaHCO 3和 NaOH5.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NaOH 溶液 稀硫酸KOH 溶液 稀盐酸溶液 Cu 浓硝酸A. B. C. D. 6. 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B.
4、C. D. 二、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 0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 4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 0 分。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石油中提取石蜡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C.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D.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 3 -8. 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束的阳
5、光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的A. 丁达尔效应 B. 聚沉 C. 电泳 D. 折射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粉投入到 NaOH 溶液中: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 溶液跟 反应:10.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中, 的数量为B. 与 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C. 标准状况下, 和 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D. 和 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11. 对实验 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 实验 1: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 实验 2: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 实验 3:试管中颜色变为红色D. 实验 4:放
6、一段时间后,饱和 CuSO4 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12. 向含 1mol 的饱和溶液中缓缓通入 气体充分反应,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4 -A. B. C. D. 第卷三、非选择题:共 64 分。13. 现有 七种物质,已知 A 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稀释 E 的浓溶液时会放出大量的热,G 溶液为蓝色溶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E 。在反应 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反应 是工业炼铁原理,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物质 C 与 E 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4. 非金属单质 A 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 D,已知 D 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7、。若 A 在常温下为固体,B 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5 -的化学式是_;在工业生产中,B 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_而污染了环境。若 A 在常温下为气体,C 是红棕色的气体。、C 的化学式分别是:A_;C_。的稀溶液在常温下可与铜反应并生成 B 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_ 填“属于”或“不属于” 氧化还原反应。15. A、B、C、D、E 五种物质焰色反应均为黄色,它们按图所示关系相互转化(1)这五种物质中,A: _、 C: _(2)将 CO2通入 E 的饱和溶液中,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写出 AD、CD、C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D: CD
8、: CE: .- 6 -16. 某小组在实验室使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 )和浓盐酸通过加热制备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欲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则“制取 收集”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为:_ _装置 C 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该小组同学对氯气性质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将氯气通入到 NaCl 溶液中,再加入 1mL 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将氯气通入到 KBr 溶液中,再加入 1mL 振荡,静置,观察四氯化碳层颜色将氯气通入到 KI 溶液中,再加入 1mL 振荡,静置,观察四氧化碳层颜色氧化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氯、溴、碘该小组的实验设计缺陷是_,改
9、进的办法是_。常温下,高锰酸钾固体和浓盐酸反应也可制得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某温度下,将 通入 NaOH 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NaClO、 的混合液,经测定 与 的浓度之比为 1:3,则 与 NaOH 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17. 甲乙两实验小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I.甲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过量铁粉与浓 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7 -组装好实验仪器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中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D 中收集到 VmL 水,说明 A 中反应产生气体的成分是_乙组同学对反应后圆底烧瓶溶液中所含金属离子进行探究铁与浓 的反应过程中必有
10、 生成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少量 KSCN 溶液,不变红色 原因是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加人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 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先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 KSCN 溶液,呈现血红色,继续滴加过量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A.溶液中 被氧化成更髙价;B._;C._请选用下列合适的化学试剂,验证结论 A 是否正确溶液、 溶液、KSCN 溶液、新制氯水、一定浓度的 溶液操作、现象及相关结论为_18. 为验证 、 、 三者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 8 -实验过程:
11、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 a,滴加浓盐酸。 当 B 和 C 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向 B 中加入一定量 KSCN 溶液,混合液显红色,一段时间后,B 中溶液红色加深,关闭活塞 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的实验现象是_。中溶液发生的离子方程式_。为验证 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_,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作用是_。过程实验的目的是_。- 9 -华中师大琼中附中与屯昌中学20182019 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三化学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19. 2018 年 6
12、月,浙江发生“红糖馒头”事件,不良商贩超标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甜蜜素”。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B. 食品添加剂必须用天然的物质C. 柠檬黄常用来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D. 醋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品【答案】B【解析】解: 食品添加剂应依法合理使用,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使用不影响人体健康,故 A正确; B.很多食品添加剂是合成的,所以食品添加剂不一定用天然物质制造,故 B 错误; C.柠檬黄具有黄色,可做着色剂,改善食品色泽,故 C 正确; D.醋能抑制细菌滋生,可作食品防腐剂,具有酸味可以用作调味剂,故 D 正确; 故选 BA.食品添加剂应
13、依法合理使用; B.很多食品添加剂既有天然的也有人工合成的; C.柠檬黄具有黄色,可做着色剂; D.根据醋的性质分析,醋具有酸味和抑制细菌滋生的作用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难度不大,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是无害的 但违反规定,将一些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当作食品添加剂,或者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都会损害人体健康20. 某氯氧化物 已经取代 作为自来水消毒剂,其中氯氧元素质量约比为 ,该分子式为 A. B. ClO C. D. 【答案】C- 10 -【解析】Cl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6,只需比较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就可得出答案2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
14、然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研究和验证各种化学问题。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D. 在含 杂质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 Fe,充分反应后过滤,即可得到较纯净的溶液【答案】B【解析】解: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因乙醇与水混溶,二者不分层,不能进行萃取,故 A 错误;B.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则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为氨气,故 B 正确;C.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则某
15、无色溶液中加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可能有 ,可能含有 ,若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也能生成硫酸钡沉淀,故 C 错误;D.在含 杂质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 Fe 后,氯化铁被还原为氯化亚铁,故 D 错误;故选 BA.乙醇与水混溶,二者不分层;B.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C.硫酸钡、氯化银均为不溶于水、不溶于酸的沉淀;原溶液还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D.除杂后加热,铁离子水解会生成氢氧化铁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明确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体或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除杂等知识即可解答,选项 C 为解答的易错点,注意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中等- 11 -22. 下列各组中的
16、两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生成物改变的是A Na 和 O2 B NaOH 和 CO2C Na2CO3 和 HCl D NaHCO3 和 NaOH【答案】D【解析】A、Na 与 O2 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Na 与 O2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 Na2O2,选项A 错误; B、少量 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CO3 和 H2O,过量的 CO2 与 NaOH 反应生成NaHCO3,选项 B 错误;C、少量 HCl 与 Na2CO3 反应生成 NaHCO3 和 NaCl,过量 HCl 与 Na2CO3反应生成 NaCl、CO2 和 H2O,选项 C 错
17、误;D、不论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怎样改变,NaHCO3和 NaOH 反应只能生成 Na2CO3 与 H2O,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D。23.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 既能与 X 反应又能与 Z 反应的是 X Y ZNaOH 溶液 稀硫酸KOH 溶液 稀盐酸溶液 Cu 浓硝酸A. B. C. D. 【答案】B【解析】解: 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故 符合;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钾反应反应生成硅酸钾与水,在酸中二氧化硅只与 HF 反应,不能与盐酸反应,故 不符合;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 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
18、合成氨气反应,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故 不符合;常温下,Cu 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故 符合,故选:B。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 12 -二氧化硅不能溶于盐酸;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 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24. 已知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则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19、解析】解: 中 是氧化剂, 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中 是氧化剂, 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 中 是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综上得氧化性顺序为 故选 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方程式来比较氧化性和还原性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化合价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题目难度不大- 13 -二、双选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0 分)2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B. 石油裂解、煤的气化、海水制镁、石油中提取
20、石蜡等过程中都包含化学变化C. 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D. 可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答案】AB【解析】解: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硝酸型酸雨”的形成与氮的氧化物有关,但“臭氧空洞”与氟氯烃污染有关,“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故 A 错误; B.石油裂解是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 ,有时甚至高达以上 ,使石油分馏产物 包括石油气 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煤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属于化学变化;海水制镁由镁离子生成镁单质;以上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包含化学变化,但石油中提取石
21、蜡,是从石油分馏得到的重烃,无新物质生成,故 B 错误;C.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 C 正确; D.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氯化铁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可以用丁达尔效应鉴别,故D 正确故选:ABA.“臭氧空洞”与氟氯烃污染有关,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两者与氮氧化物无关; 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C.“低碳经济”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
22、生态恶化; D.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本题考查常见的环境污染、煤和石油加工、胶体性质等,注意把握物物的性质、用途,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26. 清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束的阳光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的- 14 -A. 丁达尔效应 B. 聚沉 C. 电泳 D. 折射【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胶体性质的把握。【解答】空气与尘埃以及潮湿的空气形成胶体,当光束通过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早晨的树林,可以观测到一束束的阳光透过树叶,射入林间,这是种现象源自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选 A。27. 下列离
23、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铝粉投入到 NaOH 溶液中: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D. 溶液跟 反应:【答案】DA【解析】解: 铝粉投入到 NaOH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 ,故A 正确;B.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 ,故 B 错误;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的离子反应为 ,故 C 错误;D. 溶液跟 反应的离子的反应为 ,故 D 正确;故选 ADA.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B.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一水合氨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C.电子、电荷不守恒;D.反应生成氯化铁- 15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华中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屯昌 中学 2019 届高三 化学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