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专题质量检测(二)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必修5.doc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专题质量检测(二)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专题质量检测(二)此情可待成追忆苏教版必修5.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此情可待成追忆一、基础知识训练(15 分)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夙婴疾病(缠绕)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告)猥以微贱(卑微的)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因为)B至微至陋(极,最) 形影相吊(慰问)顾视无可置者(向四周看) 室始洞然(才)C凡再变矣(第二次) 吾妻来归(回家)其制稍异于前(规制,格局) 比去,以手阖门(等到)D既无伯叔,终鲜兄弟(终于) 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逮奉圣朝(到) 却告了相思回避(同“恰” ,才,刚刚)解析:选 B A 项,报,报答;C 项,再,两次;归,旧时指女子出嫁;D 项,终,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3 分)( )A.Error! B.Error!C.Error! D.Error!解析:选 D D 项, “之”都是结构助词,的。A 项, “于” ,介词,在;介词,与相比。B 项, “而”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C 项, “以” ,介词,用;介词,凭借。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这个人在就职演说时信誓旦旦,表示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是一登上官位,就经不起利欲的诱惑了。“第五代”导演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导演,他们是新时期电影创作和电影观赏的启蒙者,他们在中国电影走向艺术和产业自觉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
3、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可理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年夏天,他们兄妹俩比翼齐飞,双双考上了重点大学。巴西地处湿热之地,西班牙和意大利队的后勤人员竭尽全力想办法让球队少些折腾,以便为他们休息创造有利条件。人们很难为了某个争议的解决而将正常的生活置之度外,当然,这不是和谐社会所希望的。A BC D解析:选 D 信誓旦旦:誓言诚恳可信。使用正确。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使用正确。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可改为“不- 2 -言而喻” 。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使用对象不当。竭尽全力:用尽全部的力量,形容做出最大努力。使用正确。置
4、之度外:指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不合语境,应用“置之不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成人歌曲音调较高、音域较宽,经常唱这样歌曲的孩子,会对声带造成严重损伤。此外,迎风唱歌或唱歌后喝冷饮,都会损伤声带。B 新西厢记开播以来,网友称赞该剧不但画面精致,故事跌宕起伏,而且崔莺莺的外形和各个剧种的西厢记八九不离十。C 西厢记的曲词华丽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D经济发展环境的营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参与各方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解析:选 B A 项,语序不当,应是“
5、孩子经常唱这样的歌曲” ;C 项,偷换主语,应在“是”前加上“西厢记 ”,或删去第一个“的” ;D 项,句式杂糅,应为“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 ”,或“但关键在于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如何作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西厢记中虽然崔莺莺人史皆实,_。_。_。_。_,_。对莺莺却蓄意贬毁,甚至将其说成了淫秽的“祸水、尤物”元稹最终攀附高门,另寻新欢,对崔莺莺始乱终弃据考证,张生的原型正是莺莺传的作者元稹“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正是秉性善良而追求自由幸福的崔莺莺对元稹的怨恨和讽刺但张生却是虚拟的文学形象但是,负心的元稹并没有羞愧反思,反而恼
6、羞成怒,把自己与莺莺的这段恋情写成莺莺传 ,借风流才子张生之口为自己辩白A BC D解析:选 D 根据语境,承接上文“虽然” ,表转折,接下来指出张生原型为元稹,也就是;句接句,讲元稹的具体行为;是说崔莺莺对元稹的态度;最后相连,讲元稹对崔莺莺的报复,选择 D。二、阅读能力训练(47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14 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 3 -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
7、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
8、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凶:不幸B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吊:慰问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察觉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除:拜官授职解析:选 C “察”意为“察举” “举荐”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孝廉,汉
9、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B秀才,别称茂才,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C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高于尚书、侍郎、丞相等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D洗马,也称为太子洗马,是一个中国古代官职,属于太子官属,即东宫官,是太子的随从官员,最早设立于汉朝。洗,通假于“先” ,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解析:选 C “其职位高于尚书、侍郎、丞相等官员”错,应该把“高于”改为“低于”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以凄楚的
10、笔调写自己苦难身世以及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境况,为下文上表陈情,愿乞终养做了必要的铺垫。- 4 -B第三段援引朝廷“以孝治天下”的施政纲领,感谢晋武帝对自己“过蒙拔擢,宠命优渥”的知遇之恩,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C全文以“愿乞终养” “辞不赴命”为中心内容,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写得情真意切,委婉动人,不愧为古代散文的名篇。D文章多用四字句和骈偶句,读起来一气呵成,有助于强化文章的抒情色彩,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充沛。解析:选 B “旨在表达自己忠孝两全的意愿”错,应为旨在表达自己目前忠孝难以两全,先尽孝的意愿。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
11、首所能上报。(2 分)译文: (2)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3 分)译文: 参考答案:(1)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陛下的恩遇)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2)我的辛酸苦楚不单是蜀中人士和梁州、益州长官所看见和明明白白知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父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
12、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 ”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 、芳洲杜若 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
13、孙。盖古昔- 5 -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 书之泽也。 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 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B今去公
14、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C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D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解析:选 B 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表示递进的关联词语“其后”前停顿。其次抓住一些主要的标志性词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
15、、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B “御史”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秦以后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C “刑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主掌法律刑狱,即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交的刑名案件,会同其他人员机构审理死刑案件等。D 诗 书:诗指诗经 , 书指尚书 ,它们与礼记 周易 春秋左氏传合称为“五经” 。解析:选 D 春秋左氏传即左传 ,不属“五经” ;孔子所著的春秋才是“五经”之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杏花书屋是周孺允根据先父玉岩公的意愿而建造的读书室,作者推测玉岩公以此表达对其子孙考取功名、为
16、国效力的期望。B周孺允建造杏花书屋是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对父志的不忘;作者叙写杏花之宴,不仅照应了文题,还暗含了作者自己对科举功名的向往。- 6 -C作者用“洞庭木叶” “芳洲杜若”照应前文玉岩公谪居沅、湘时的人生往事,认为玉岩公的贬谪犹如屈原的流放。D文章先叙述杏花书屋的由来,再叙述其建造情况和周遭环境;然后以唐杏花之宴引起议论;最后表达对周氏子孙的美好祝愿。解析:选 C 文中诗句并不能表示屈原遭谪之怨诽,前句是写湘君对湘夫人到来的渴望的环境气氛的渲染,后句是写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里只是借指玉岩公遭贬的地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
17、摇之患。(5 分)译文: (2)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5 分)译文: 参考答案:(1)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2)大概古代的君子,热爱自己的国家,不只是自己竭尽辛劳;对他的后代,还希望他们世代享受祖宗的德泽为朝廷竭力效劳。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朋友周孺允修造的读书的房子。孺允自己说他已故的父亲大人玉岩公做御史,被贬谪到沅水、湘水一带时,曾经梦见自己住在一间房子里,房屋旁边杏花烂漫,孩子们在屋里读书,琅琅的书声传到屋外。嘉靖初年,重新起用提升为宪使,就从故居迁到县城的东门,这就是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指着
18、后面的空地对孺允说:“今后应当修建一间房子,给它命名为杏花书屋,来记下我做的梦。 ”玉岩公后来调任南京刑部右侍郎,没来得及回家就死在南京。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家道不免有风雨飘摇的忧患。像这样过了几年,才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所。到了嘉靖二十年,孺允修补玉岩公住过的屋子,就在园中建了五间屋,收藏了上万卷书,用玉岩公曾经说过的杏花书屋命名,书匾写好挂在屋梁上,周围种植花果竹木。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杏花开得鲜艳灿烂,恍惚间就像玉岩公往年在梦中见到的情景一样。回想玉岩公被贬的地方,可以说醒来时所看到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进入房子,想到玉岩公,能不感慨吗?从前唐朝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应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语文 第二 专题 质量 检测 此情 可待成 追忆 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