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命题特色与增分策略第1讲高考命题规律揭秘学案.doc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命题特色与增分策略第1讲高考命题规律揭秘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命题特色与增分策略第1讲高考命题规律揭秘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 讲 高考命题规律揭秘一、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高考命题考查的目标之一就是学生的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突出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就是决定历史前进方向,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思想文化、社会制度、历史人物的基本史实。包括中国和世界各阶段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趋势及历史阶段特征等。 (1)重要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其种类包括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等。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更能体现历史现象的本质。一
2、般分为史实概念与结论概念。但从历史学科看,主要是以史实概念为主。如高中必修一教材涉及的高考必考历史概念主要有:史实概念分封制、宗法制、三公九卿制、皇帝制度、郡县制、刺史制、郡国并行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行省制、内阁制、军机处等古代中国 结论概念神权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等史实概念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 、 资政新篇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总理衙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九一八事变、遵义会议、七七事变、抗日战争、重庆谈判等近代中国结论概念天
3、朝上国、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扶清灭洋” 、“工农武装割据” 、党内合作、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史实概念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纲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文化大革命” 、 “ 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另起炉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亚非会议、日内瓦会议、上海合作组织等现代中国结论概念人民民主专政、独立自主、革命外交、求同存异、和平外交、不结盟等2史实概念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 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万民法、 “光荣革命” 、 权利法
4、案 、1832年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1787 年宪法、1875 年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等世界历史结论概念小国寡民、主权在民、轮番而治、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主与自由、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邦联制、联邦制、分权与制衡原则、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等考题例证 1 (2018海南单科,2)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春秋
5、战国时期宗法制度趋于瓦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据材料郡县制使得“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 ,可得出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 C 项正确;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 D 项错误。答案 C(2)重大历史现象:“历史现象”就是“历史本质”的外在表现,比如某一段历史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简单来说我们看到的历史事件都是“历史现象” ,故“历史现象”多是人类社会演变过程中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反映出来的重大历史表现,高考命题一般是从历史结论、历史因果关系角度进行考查。如高中必修三册教材所涉及的重大历史现象举例如下政治文明早期政治统治的“家国一体”现象;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6、与诸侯争霸;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导致外戚和宦官专权、中央机构与地方政权政治斗争等经济文明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现象;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现象;重农抑商;朝贡贸易与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人口迁移与农作物引种等古代中国思想文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汉代统治“儒法并用” ;唐宋诗词繁荣;宋代以后理学统治下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缺失;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发展儒学;明清小说走向世俗化、大众化等近现代中国政治文明近代列强侵华下中国丧权辱国;近代中国求民主、争取民族独立;近代中国政治、外交逐渐近代化;近代中国国共两党关系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争取民族独立的抗争;现代中国民主3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现代中国从革命
7、外交逐步调整为不结盟的多边外交等经济文明近代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现象;实业救国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现象;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与逐渐近代化现象;现代中国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现象;现代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引发的诸多现象;现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逐步增长的现象等思想文明新思潮萌发的现象;从“中体西用”到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现象;近现代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重大成果出现的现象;“双百”方针影响下的诸多文艺现象;现代中国教育曲折发展的现象等政治文明雅典民主政治现象;罗马法发展演变的现象;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发展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诞生到实践、到变为现实
8、的现象;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演变的现象;世界大国之间外交争夺的现象等经济文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下的“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与争夺的政策及现象;工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生活等现象;经济危机与国际贸易变化现象;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变化;苏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策及模式下的现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合作与竞争现象;世界经济全球化下经济交流、人口迁移现象等世界历史思想文明人文主义起源与发展引发的现象;科学理论与科技进步引发的现象;文学艺术领域各种流派精彩纷呈等现象考题例证 2 (2018海南单科,8)1903 年,上海一些新式
9、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 。 “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解析 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 ,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 “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 B 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4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 C 项错误;1903 年
10、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 “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 D 项正确。答案 D(3)重大历史趋势:是指某一重大历史现象、历史阶段或者整个人类文明演进的历程趋向及特点等。高考命题特别重视的历史发展趋势有:从中外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从“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体制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的演变趋势;近代中国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的历史趋势;近代西方代议制政体确立和完善的历史趋势;现代中国外交不断成熟、逐步走向多边外交的历史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化走向多极化的趋势等。从中外经济角度看: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发展趋势;手工业、商业从政府严格控制到逐渐放松的历史趋势
11、;近代中国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趋势;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趋势;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从自由资本主义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世界经济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化趋势等。从中外思想文化角度看:儒学地位的演变趋势;西方人文精神的演变趋势;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等。考题例证 3 (2018海南单科,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解析 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
12、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故 A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体现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政治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故 C 项错误;据材料“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 ,可得出餐饮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 D 项正确。答案 D(4)重要历史结论:是指对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特点、结果及影响最终定论的历史评价。一般隐含在教材内容叙述中或是从教材主干知识中提炼出来的历史定论。如必修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其历史结论如下:农业:主要耕作方式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主要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主要特点农业生产
13、水平较高,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手工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生产部门。多种经营模式长期并存。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男耕女织”式的家庭手工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种重要副业。商业:商业起源较早,对封建经济的冲击较少;受到政治的压制,商人始终没有成为一5支独立的力量;“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的传统政策。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主张重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严格限制工商业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尽管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14、,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考题例证 4 (2018海南单科,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解析 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故A 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故 B 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故 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
15、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故 D 项错误。答案 A(5)基本历史线索:指从历史发展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总结归纳出来、贯穿整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历史核心主线或历史演变规律等。 如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线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的侵略,即 1840 年至 1900 年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来的侵略;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的胜利等。考题例证 5 (2018海南单科,10)1945 年,中共“七大”提出建立联合政府,主张在民主的政治纲领下团结一
16、切愿意参加的阶级和政党,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些主张( )A.目的是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B.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解析 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城市,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 ,可得出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相一致,故 B 项正确;1937 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允许私有经济的发展” ,可得出其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消灭私有制的主张不符合,故 D 项错误。6答案 B(6)重要历史阶段特征:“历史阶段特征”通常是指
17、一个历史阶段明显不同于其他历史阶段的特殊之处,是通过对阶段相关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等内容的重新整合,以形成质量更高、结构更强的历史知识系统。 “历史阶段特征”既可以作为学科知识来掌握,又可以上升为一种方法论,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考题例证 6 (2018海南单科,15)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 1550 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 1316 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D.理性原则
18、获得了普遍认同解析 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兴起于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意大利一些人物传记的流传,没有体现出冲破教会的精神独裁,与宗教改革无关,故 B 项错误;据材料“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 ,可得出欧洲北部城市的民众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故 C 项正确;1718 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2.重视历史课程知识的考查历史课程知识主要是针对高中阶段尚未涉及,但将来会是大学教学内容的部分历史现象,所以我们要关注部分历史课程知识:关注与大学课程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或是学术界
19、争论比较热和史学科研中的最新成果,或者是超越教材的片面观点(中学教科书中阐释片面、观点陈旧的内容,高考命题也会有意去颠覆);或者作为历史学科研究所应具备的史学素养;或是学术热点问题和科研前沿成果等。考题例证 7 (2018海南单科,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解析 牛顿力学定律证明了自然界的规律,从物理学上否定上帝地位, “使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划时代变化,伽利
20、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推动牛顿力学定律的形7成,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 A 项错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从生物学上否定上帝造人说,对上帝的认识上产生划时代变化,故 B 项正确;普朗克的“量子假说”是物理学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但在对上帝的认识上并没有产生划时代变化,故 C 项错误;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不具有划时代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 B二、考查学生必备的学科能力 高考命题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2017 年,国家公布的新考试大纲,其中命题的要
21、求有所变化,最突出的就是: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以前是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获取和解读信息”这是历史学科的一项基本能力。它包括三个层次:理解试题提供的历史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历史审题);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运用历史信息和知识作答)。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完成审题的第一步,也是准确作答的基础。考题例证 1 (2018海南单科,5)明中后期,有人议论, “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 ,否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第二 部分 命题 特色 策略 规律 揭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