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9讲生物的进化学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9 讲 生物的进化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生命观念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学思维通过物种形成、种群的基因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培养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1)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2)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3)选择是进化的动力(4)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5)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6)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7)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8)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实例社会责任通过由于人类大量服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的现象,引导人们高度关注
2、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关注人体健康考点一 生物的进化1.(2018浙江 11 月选考)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 )A.共同祖先遗传 B.环境变化C.长期人工选择 D.生物变异解析 生物具有统一性的原因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始祖先物种,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答案 A2.(2018 年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
3、变异性状解析 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的范畴,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2答案 C3.(2016浙江 10 月选考卷)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B.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解析 种群中的变异个体在杂草进化前就已经存在,是杂草进化的基础和原材料,A 正确;进化的动力不是来自变异而是自然选择,B 错误;基因库指的是一个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一种基因不能构成一个基因库,C 错误;突变是不定向的,D 错误。答案 A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 P9
4、092,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生物体既相似又相异(1)生殖隔离:即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生物界虽然在类型上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但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表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2.生物界具有高度统一性的三个层次体现层次 体现方面 举例生物体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似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结构模式相似细胞 细胞结构相似 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均由细胞组成分子由相同类型的分子所组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 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各自的结构单体相同,连接方式相同等;直接能源物质都是
5、ATP;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3.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3高度的统一性。4.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1)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个体间存在可遗传的变异。(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选择的类型a.人工选择选择对象 普遍存在的变异个体选择标准 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手段 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经连续数代选择选择结果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
6、新的品种b.自然选择变 异 个 体 自 然 选 择 保 留 适 应 环境 的 个 体 世 代 选 择 形 成 显 著 变 异 ,新 的 类 型 、 新 的物 种 由 此 产 生淘 汰 不 适 应 环 境 的 个 体 )选择的作用:自然条件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3)种群的变异性:种群中普遍存在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角度 1 结合生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考查生命观念1.下列叙述不能体现生物界具有高度统一性的是( )A.遗传信息的载体通常是 DNAB.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昆虫的翅和鸟的翅结构不同D.细胞是众多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 大多数生
7、物体都是细胞生物,均是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即遗传信息的载体通常是DNA,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 正确;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如人的胰岛素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体内表达,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正确;昆虫的翅膀不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体现出二者具有差异性,C 错误;除病毒外,生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完成的,4体现出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 正确。答案 C2.(2018绍兴 9 月选考诊断)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的相互比较,可以说明( )A.生物在分子层次上存在高度统一性B.生物在细胞层次
8、上存在高度统一性C.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一性D.真核生物之间存在统一性解析 通过对人的手臂、海豚的鳍肢、鸟的翅膀和蝙蝠的翼手的相互比较,发现这些器官的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属于同源器官,因此可以说明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统一性,C 正确。答案 C角度 2 围绕选择是进化的动力考查科学思维能力3.(2018温州第二次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是变异的前提B.人工选择都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C.生物进化是选择的动力D.自然选择导致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解析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前提,A 错误;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保留人类所需要的个体,不
9、一定是有利于生物个体的存活和繁殖,B 错误;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C 错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就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变异,D 正确。答案 D4.(2018嘉兴选考测试)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B.数代的人工选择可将微小变异积累成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品种C.基因座位杂合的个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前提D.进化论认为同一物种的种群在不同环境中可发生性状分歧而发展出多个物种答案 C5以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的有翅力大昆虫和无翅昆虫的形成为例,说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1)各种可遗传变异进化的前提条件(不定向) ;(2)
10、大风大浪的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定向) ;(3)有利变异逐渐积累进化的结果。考点二 种群基因频率与物种形成1.(2018浙江 11 月选考)研究小组对某公园的金鱼草种群进行调查及基因鉴定,得知红花(CC)金鱼草 35 株、粉红花(Cc)40 株、白花(cc)25 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鱼草种群中全部 C 和 c 的总和构成其基因库B.不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由适应环境的变异造成的C.基因重组产生的粉红花为自然选择提供选择材料D.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解析 基因库是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C 和 c 基因不是全部的等位基因,A错误;不
11、同花色数量的差异是选择的结果,B 错误;基因重组需要涉及多对等位基因,而题干中仅有一对等位基因,因此粉红花的产生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 错误;种群中 C 的基因频率为 55%,Cc 的基因型频率为 40%,D 正确。答案 D2.(2017浙江 4 月选考)经调查发现,某地区菜青虫种群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其原因是连续多年对菜青虫使用农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农药导致菜青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菜青虫抗药性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6C.通过选择导致菜青虫抗药性不断积累D.环境是造成菜青虫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动力解析 抗药性的产生并不是因为自然选择才产生的,而是在自然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所以不能说自然
12、选择导致变异,A 错误;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 错误;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D 错误;自然选择可导致有利变异的积累,C 正确。答案 C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 P99,主要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并且能够从基因频率角度对生物进化做出合理解释。1.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1)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叫基因库。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2)遗传平衡定律(哈迪温伯格定律)成立前提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 ,设 p 表示 A 的基因频率,q 表示 a
13、的基因频率,则:基因型 AA 的频率p 2,基因型 Aa 的频率2pq,基因型 aa 的频率q 2, (pq)2p 22pqq 21。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应保持不变。(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能够打破平衡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动的因素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2.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有助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延续。自然选择导致适应。(2)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
14、的比较7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与原生物的关系属于不同的物种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两者联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变化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形成则说明生物进化了2.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项目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概念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使不同的种群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够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够产生可育的后代特点 自然条件下不进行基因交流 种群间不进行基因交流联系(1)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2)一般经
15、过长期的地理隔离,然后形成生殖隔离,也可能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形成生殖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3)只有地理隔离不一定形成生殖隔离,能产生亚种,但绝不能产生新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4)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3.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1)异地的物种形成一 个 种 群 环 境 隔 离 因 素 两 个 种 群 自 然 选 择 遗 传 组 成 出 现 差 异 生 殖 隔 离 形 成 新 物 种(2)同地的物种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二 倍 体 植 物 减 数 分 裂 失 败 二 倍 体 配 子 两 个 二 倍 体 配 子 融 合 四 倍 体 新 物
16、 种角度 1 结合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考查科学思维能力81.(2018绿色评价联盟 10 月适应)已知人眼的褐色基因(A)对蓝色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在某人群中,蓝眼 3 000 人,褐眼 7 000 人且其中纯合子有 2 000 人。则该人群中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0.7 和 0.3 B.0.50 和 0.50C.0.45 和 0.55 D.0.55 和 0.45解析 由题意知,该种群中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是 3 000,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是 2 000,基因型为 Aa 的人数为 7 0002 0005 000,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A(22 000
17、5 000)(3 0007 000)20.45,则 a10.450.55。答案 C2.(2018浙江省十二校联考)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红花基因 R 对白花基因 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白花植株 rr 占 20%,红花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0%,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 )A.4% B.16% C.24% D.36%解析 根据种群中白花植株 rr 占 20%,红花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0%,则 R 的基因频率为40%40% 60%,r 的基因频率为 160%40%。由于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12没有
18、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且各植株都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则子一代中白花植株占 40%40%16%。答案 B3.(2018温州适应)人类红绿色盲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一个 1 000 人组成的人群里(男女11,女性患者 4 人,携带者 32 人,男性患者 58 人,则该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A.5% B.6.2% C.6.5% D.9.8%解析 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根据题意可知,红绿色盲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每个女性个体中含有 2 个相关基因,每个男性个体中含有 1 个相关基因,所以该人群中 1 000 个个体共有 1 0001/2
19、1 0001/221 500 个基因。其中色盲基因的数量是 42325898 个,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981 500100%6.5%。答案 C91.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1)已知基因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假设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 100 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 AA、Aa、aa 的个体分别为 30、60、10 个)A 基因的频率为 100%60%230 601002a 基因的频率为 100%40%210 602100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该基因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2.利用
20、遗传平衡定律求解已知基因型 AA 或 aa 的频率,求 A 或 a 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即A(a)基因频率 (对于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AA( aa) 基 因 型 的 频 率除外)例如,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 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求解如下:由于题中告知隐性性状者为 16%,即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为 16%,也就是 a、a 同时出现的概率为 16%,因此 a 的基因频率为 40%,A 基因频率为 140%60%。角度 2 结合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考查科学思维能力4.(2018名校协作体高三测试)某昆虫种群中,基因型 DD、Dd、
21、dd 个体的数量相等, D 对 d 完全显性,且 D 和 d 对繁殖能力没有直接影响。对其施用一次杀虫剂后,只有少数昆虫存活,但经过一代繁殖后,数量重新恢复,但种群中 d 基因频率下降。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A.若原种群自由交配并子代均能存活,则后代基因型频率应为:DD25%,Dd50%,dd25%B.d 基因频率下降,说明含有 d 基因的个体对杀虫剂敏感,因而均被杀死C.经杀虫剂选择后,尽管后代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并没有演变成新物种D.杂合体在增殖过程中,携带的 D 和 d 基因扩增并传给自身后代的概率是相同的答案 B5.滥用抗生素会使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人体会因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19 进化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