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2讲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学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12 讲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知识内容展示 核心素养对接生命观念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特点分析,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结构与功能的观点(1)基因行为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2)染色体组型的概念(3)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4)XY 型性别决定(5)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6)伴性遗传的应用科学思维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和解答遗传系谱图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考点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018浙江 4 月选考)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
2、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另一半来自父方C.减数分裂时,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合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基因在杂交中始终保持其独立性和完整性,而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各时期中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A 正确;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而同源染色体也成对存在,同样是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 正确;在形成配子时,即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源染色体也彼此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C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形成配子的过程中,D 错误。答案 D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2项目 基因 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细胞分裂各期中,保持着一定的形态特征配子 单个 单条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存在,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成对存在,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由上述平行关系得出的结论: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载体,即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性染色体及其基因的关系(1)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4、,又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并不都是控制性别的,如色盲基因。(2)在 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区段) ,基因是成对存在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Y 的非同源区段;:X 的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如图。33.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角度 1 结合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考查演绎与推理的能力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B.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 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 a 基因的性状解析 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
5、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这说明核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不会导致染色体发生变化。因此,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核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这说明核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Aa 杂合子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能会表现出 a 基因的性状,说明基因 A 随着染色体的缺失而消失,这表明核基因与染色体之间存在平行关系;故只有 B 项符合题意。答案 B2.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基因与染色体平行行为的是( )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B.形成配子时,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开,同源染色体也分
6、开,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形成配子时,细胞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也是自由组合D.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解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根据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推测出的结论,不能体现基因与4染色体平行行为。答案 A角度 2 围绕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解释考查演绎与推理的能力3.下图是同种生物 4 个个体的细胞示意图,其中 A 对 a、B 对 b 为显性。选择其中两个个体作为亲本杂交,F 1中出现 4 种表现型,6 种基因型。请分析亲本是( )A.图 1 和图 3 B.图 1 和图 4C.图 2 和图 3 D.图 2 和图 4解析 图 1 和图 3 个体杂
7、交,F 1中出现 1 种表现型,1 种基因型,A 错误;图 1 和图 4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1 种表现型,2 种基因型,B 错误;图 2 和图 3 个体杂交,F 1中出现 2 种表现型,4 种基因型,C 错误;图 2 和图 4 杂交,F 1中出现 4 种表现型,6 种基因型,D 正确。答案 D考点二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1.(2018浙江 11 月选考)正常女性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显微摄影图如图,该图可用于核型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为女性染色体组型图B.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图中染色体共有 23 种形态D.核型分析可诊断单基因遗传病解析 该图为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显微摄
8、影图,需要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才能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像,A、B 错误;女性染色体组成为 22 对常染色体和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因此共有 23 种形态,C 正确;核型分析可用来判断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错误。答案 C2.(2016浙江 4 月选考)人类的血友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5该病属于( )A.X 连锁遗传病 B.多基因遗传病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解析 人类的血友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不可能是多基因遗传病;根据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知血友病表现出与性别相联
9、系的特点,这说明血友病为伴性遗传病,且为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即 X 连锁遗传病。答案 A3.(2016浙江 10 月选考)调查发现,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女性无此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症属于 X 连锁遗传B.外耳道多毛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患者的体细胞都有成对的外耳道多毛症基因D.患者产生的精子中有外耳道多毛症基因的占 1/2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可知该外耳道多毛症的遗传属于伴 Y 遗传,男性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含X 染色体的和含 Y 染色体的各占一半,其中 Y 染色体上有致病基因。答案 D本题组对应必修二教材 P41 伴性遗传,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征及类型判断。1.染色体
10、组型(1)概念:染色体组型又称染色体核型,指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构成的图像。(2)观察时期:有丝分裂中期。(3)应用判断生物的亲缘关系。诊断遗传病。62.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1)染色体的类型性染色体 常染色体概念 与性别决定有关 与性别决定无关特点 雌、雄性个体不相同 雌、雄性个体相同(2)性别决定方式(以 XY 型性别决定方式为例)XY型 性 别 决 定 性 染 色 体 组 成 雄 性 : XY( 异 型 )雌 性 : XX( 同 型 ) ) 性 别 取 决 于 雄 性 原 因 雄 配 子 : X型 和 Y型 ,比 例 1 1雌 配 子 :
11、仅 有 X型 ) 实 例 : 哺 乳 动 物 、 多 种 昆 虫 及 很 多 雌 雄 异 株 植 物 等 )(3)理论上男女性别比例为 11 的原因:男性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以同时产生含X 或 Y 两种且数量相等的精子,即 X 精子Y 精子11;女性的卵原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含 X 的卵子;受精时,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子随机结合,形成的 XX 型、XY 型受精卵的比例为 11;XX 型受精卵发育成女性,XY 型受精卵发育成男性。角度 1 结合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的概念考查归纳与概括的能力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
12、生殖细胞中都表达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D.生殖细胞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解析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一定与性别决定有关,也不一定只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如血友病基因;不同细胞里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生殖细胞也具备正常细胞的生理活动,与此相关的基因也需表达,并不是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答案 C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 染色体都比 X 染色体短小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C.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7解
13、析 在 XY 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有的生物 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短小,如人,有的生物 Y染色体比 X 染色体长,如果蝇,A 错误;一般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儿子,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B 正确;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既有雌配子也有雄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只能是雄配子,C 错误;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如豌豆,D 错误。答案 B(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方式是主要的性别决定类型,但也有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方式,如膜翅目昆虫中的蚂蚁、蜜蜂、黄蜂和小蜂等,其性别与染色体组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而另有一些生物,如龟鳖类和所有的鳄鱼的性
14、别是由受精后的环境因子决定的。(2)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雌雄同体的生物(如小麦)就没有性染色体。角度 2 结合伴性遗传及其特点考查科学思维的能力3.(2018浙江 11 月选考)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B.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C.选取杂交的
15、 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 1 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 11,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D.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解析 杂交组合和所选亲本为正反交关系,由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叶片形状受两8对基因控制,且其中一对位于 X 染色体上。设 A 和 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和 b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由杂交组合可知,细长应为双显性,即母本圆宽 aaXBXB、父本锯齿AAXbY,F 1细长AaX BY、细长AaX BXb,再结合 F2的表
16、现型比例可知双隐性致死。综上分析,杂交组合的母本为 AAXbXb、父本为 aaXBY,F 1锯齿AaX bY、细长AaX BXb。杂交组合的 F2圆宽叶植株基因型为 aaXBXb和 aaXBY,随机交配,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21(aaX bY 致死) ,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aaX BXB和 aaXBXb) ,比例为11,A 错误;杂交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雌株 1/2aaXBXB、1/2aaX BXb,雄株aaXBY)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B 正确;杂交的 F1中锯齿叶植株
17、(AaX bY) ,与杂交的圆宽叶亲本(aaX BXB)杂交,杂交 1 代的表现型有圆宽叶(aaX BXb、aaX BY)和细长叶(AaX BXb、AaX BY)两种,比例为 11,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C 错误;杂交的 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均为雄株,无法随机杂交,D 错误。答案 B4.(2018绿色评价联盟 3 月适应)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 1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B
18、.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 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bXr的极体解析 长翅(B_)与长翅(B_)生出残翅(bb)个体,说明亲代基因型均为 Bb。若亲本为XrXrXRY,则 F1雄蝇中出现 bbXrY 的概率为 1/4;若亲本为 XRXrXrY,则 F1雄蝇中出现bbXrY 的概率为 1/8;从而可以推断出亲代基因型为 BbXRXrBbXrY;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亲本雌蝇基因型为 BbXRXr,A 正确;由孟德尔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长翅性状出现的概率是 3/4,雄性性状出现的概率是 1/2,故长翅雄蝇出现的概率为 3/8,B 错误;雌
19、蝇产生 XR配子的概率是 1/2,产生 Xr配子的概率也是 1/2;雄蝇产生 Xr配子的概率是 1/2,产生 Y 配子的概率是 1/2,C 正确;白眼残翅雌蝇基因型为 bbXrXr,可以产生基因型为 bXr的极体,D 正确。答案 B9伴性遗传的特点类型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伴 Y 染色体遗传基因位置隐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显性致病基因及其等位基因只位于 X 染色体上致病基因位于 Y 染色体上患者基因型 XbXb、X bY XAXA、X AXa、X AYXYM(无显隐性之分)遗传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
20、多于男性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世代遗传患者全为男性遗传规律是父传子、子传孙举例 血友病、红绿色盲 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外耳道多毛症10角度 3 巧借遗传方式的判断考查演绎与推理能力5.(2018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三次联考)果蝇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 1/4。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D.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解析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是不一定位于一
21、对同源染色体上,A 错误;由题意知,一对灰身长翅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残翅、黑身,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灰身对黑身为显性,子代雄果蝇中黑身占 ,说明黑身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位14于 X 染色体上,后代雌果蝇都是长翅,不会有残翅,由于子代出现残翅雌果蝇,因此控制翅长度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都含有两种隐性基因,B 正确,D 错误;两对相对性状与性别无关,子代可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 错误。答案 B6.(2018教育绿色评价联盟考试)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 和 B、b)控制,其中 B、b 仅位于 X 染色体上。A 和 B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 存在而
22、A 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该种群的 。(2)用一只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中有红眼、粉红眼、白眼,子代中红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亲本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若子代中白眼雌果蝇和粉红眼雄果蝇杂交,F 2中粉红眼果蝇占 。(3)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 T、t 与 A、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 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 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 2代雌雄比例为 3 5,无粉红眼果蝇出现。雄果蝇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最多可出
23、现 个染色体组;F 2代雄果蝇中共有 种基因型,其中不含 Y 染色体的基因型是 ,所占比例为 。解析 (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11(2)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用一只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果蝇的出现是由于亲本产生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自由组合;根据题意可推知红眼果蝇的基因型为 A_XB_,粉红眼的基因型为 aaXB_,白眼的基因型为 aaXbXb、A_X bXb、aaX bY、A_X bY。由“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数量足够多)中有红眼、粉红眼、白眼”可知双亲的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12 性别 决定 遗传学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