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doc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第38讲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学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8 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考情播报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B(20174 月,26)考查“双百”方针考试标准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abbb(201610 月,16)考查“一箭多星”技术考点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梳理基础知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一、提出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2.提出:195
2、6 年 4 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 ;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成果:文学创作繁荣,电影和戏剧百花争艳。5.意义: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二、曲折1.背景: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爆发。2.表现:文艺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样板戏”一枝独秀。三、繁荣21.背景:改革开放时期, “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导。2.表现: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破坏史料一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
3、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读史用史 史料一反映了“双百”方针内涵,体现“双百”方针在文艺上怎样的要求?提示: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 “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史料二识图解史 图示显示的是“样板戏”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显示“文化大革命”期间文艺界的什么状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提示: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文化园地“百花凋零” 。 “双百”方针被破坏。要点二 “双百”方针实践体现史料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 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
4、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读史用史 (1)结合史料指出改革开放前后对李鸿章有何不同评价。提示:1978 年以前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1978 年以后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1978 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1978 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 ,1978 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
5、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的改变,史学研究由受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精练核心素养3素养 1 唯物史观“双百”方针的提出1.1956 年 5 月 26 日,中宣部长陆定一在阐述毛泽东提出的一项方针时指出:“文艺工作,如果一花独放 ,不论那朵花怎么好,也是不会繁荣的。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春秋旧中国时代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相同的。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主要目的是( )A.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B.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C.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学艺术水平D.指出文艺工作要为工农阶级服务解析 由材料“文艺工作,也是不会繁荣的” “学术就能迅速发展
6、” ,可知提出这一方针的目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故选 B 项。A 项无从体现,材料未提及人民群众和工农阶级,故 C、D 项错误。答案 B素养 2 历史解释“双百”方针的内涵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双百”方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与其不符的是( )A.它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B.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C.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D.不仅影响到国内,还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解析 “双百”方针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学术与文化发展的经验,符合社会主
7、义社会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它的影响是在中国国内,不可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答案 D素养 3 史料实证“双百”方针的作用3.1960 年电影五朵金花在亚非国际电影节上放映,荣获了“银鹰奖”的“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导演”大奖。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4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解析 五朵金花在国际上获奖说明了当时电影的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1956 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我国的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答案 A考点二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梳理基础知识一、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a)【知识拓展】“我在美国待了
8、 20 年,20 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钱学森微点拨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两弹元勋” ;李四光地质力学;华罗庚数学;吴阶平泌尿外科。二、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b)1.国防科技5(1)1958 年,建成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2)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自制的“长征 1 号”运载火箭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2.
9、医学:1965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3.农业科技: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b)1.提出:1988 年 9 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意义(1)反映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2)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b)1.空间技术领域(1)1984 年,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2)中国是世界上少
10、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3)从 1990 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2.运载火箭研究(1)1980 年,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表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达到新的水平。(2)1999 年 11 月以来,中国成功运用长征 2 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了五次“神舟号”飞船的发射与回收试验。(3)2003 年 10 月,成功发射“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标志着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3.意义: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突破核心要点要点一 “科学技术是第
11、一生产力”的提出(2015浙江 9 月选考调研)(节选)史料 1978 年,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1988 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一些科技成就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据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整理读史用史 阅读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意义。提示: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要点二 运载火箭研究的成就史料识图解史 图片航天
12、英雄杨利伟。“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简述图示成就有何重大意义?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在空间技术领域和运载火箭研究方面体现我国先进水平的科技工程是什么?提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国家,是中国进入太空新时代的里程碑。掌握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精练核心素养素养 1 时空观念新时期科技成果1.(2016浙江 10 月选考)2016 年 9 月 15 日, “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直刺苍穹,见证了中华民族航天史上的又一次壮美腾飞。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13、年代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是在 1981 年。答案 C素养 2 时空观念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2.(2018温州 3 月测试)2017 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追溯历史,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7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解析 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故 B 项正确。答案 B素养 3 时空观念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
14、成就3.(2018浙江名校协作体 3 月联考)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的领导和科技人员不懈努力下,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科技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 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A. B.C. D.解析 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1970 年将“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1984 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0 年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故科技成就排序为,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素养 4 史料实证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4.(2018台州高三期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十六 38 现代 中国 文化 科技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