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板块综合提升学案.doc
《(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板块综合提升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选考)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板块二近代的世界和中国板块综合提升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板块二 近代的世界和中国近代世界文明时段一 手工工场时期的世界(15 世纪末至 18世纪 60年代)2领域 核心知识政治“光荣革命” 、 权利法案 、责任内阁制、英国率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 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成立,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经济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三角贸易” ,世界市场粗具规模;重商主义政策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文主义复兴并发展;经典力学诞生(1687 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克伦威尔英国革命的领导者(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实行独裁统治,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华盛顿 美国国父(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宪会议,首任美国总统)人物牛顿 近代
2、科学之父(在数学、光学、天文学和力学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乌菲齐博物馆、帕拉蒂纳美术馆)和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西斯廷小教堂、圣彼得大教堂)遗产奴隶贸易的集散地戈雷岛时段二 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18 世纪 60年代到 20世纪初)领域 核心知识政治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德国统一与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法国共和制度的确立和 1875年宪法;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工业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拓展到动力、交通等行业,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组织,美德发展尤为迅速市场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运行机制成熟;第二次工
3、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经济政策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理论空想社会主义出现;1776 年国富论发表,系统阐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903 年列宁主义诞生科学技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和赫胥黎的进化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蒸汽机、火车、汽船、发电机、电动机、汽车、电话、电影等发明文化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有拜伦、雪莱、雨果、普希金,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有司汤达、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罗曼罗兰,亚洲文学代表泰戈尔,无产阶级文学代表高尔基和鲁迅3艺术浪漫主义音乐代表有贝多芬、舒伯特,浪漫主义绘画代表有德拉克洛瓦;民族乐派代表是柴可夫
4、斯基;印象画派代表是莫奈、凡高拿破仑一代雄狮(组织对外战争,改造法国社会)甘地 圣雄甘地(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组织了第一国际,支持巴黎公社革命,提出剩余价值学说)人物爱因斯坦20世纪的科学伟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和光电效应;捍卫和平的一系列努力)近代中国文明时段一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8401894 年)领域 核心知识政治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上海轮船招
5、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文化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生活西装传入,自行车传入,自行设计轮船(1865 年建成),海关试办邮政,台湾架设电报线(1877 年丁日昌),电话传入中国(1882 年),国人办报的开始(1873 年昭文新报)时段二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41919 年)领域 核心知识侵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政治反侵略 黄海海战,反割台斗争,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经济洋务运动破产;列强加紧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实业救国
6、兴起,民族工业经历了初步发展和短暂春天两个阶段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 ,严复翻译天演论 ,宣传维新变法文化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思想出现,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邹容发表革命军 ,4革命派 章太炎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兴起,陈独秀等人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无产阶级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活国人办报出现高潮,有中外纪闻 强学报 时务报 ;西装流行,中山装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婚丧礼俗发生重大改变;铁路建设较快发展,京张铁路通车,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出现;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无线电报创设;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
7、的第一部影片人物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时段三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19191949 年)领域 核心知识侵华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政治抗争五四运动、中共一大、二大,国民党一大,国民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七会议,长征,遵义会议,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百团大战,中共七大,抗战胜利,三大战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渡江战役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短暂发展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民族工业遭受毁灭性打击
8、,大量民族工业内迁,改变了民族工业布局经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文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主流,孙中山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新民主主义论,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生活改良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民航事业起步并在 20世纪 30年代覆盖大半个中国;中国自制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出现渔光曲等名作;广播发展起来人物 毛泽东 新中国的缔造者(开辟革命新路,领导长征,组织抗战,指挥解放5战争,形成毛泽东思想等)主题一 近代世界与中国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关键一跃” ,促使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进入到新
9、的发展轨道。比如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就是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的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的转型。站在世界意识高度认识中外历史转型是命题关注的常见切入点。11418 世纪:中西方社会转型的利弊条件(1)中国:经济上: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上:明清时期虽然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但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樊篱;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政策。政治上: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2)西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与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充分发展。封建专制王权衰弱及大量自治城市的存在。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近代法律制度的确立。近
10、代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生和发展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2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主要内涵。3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政治导致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
11、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民主革命进程经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实业救国)思想 中体西用思想 学习西方制度及思想,维新派主张实行6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实行共和制,并兴起新文化运动1从 1500年到 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 117%,白银增加了 206%。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 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 D引发了“价格革命”答案 B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 ,物价飙涨,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 A项错误;
12、新航路的开辟加速资本原始积累,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 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价格革命” ,但非最主要的影响,故 D项错误。2美洲白银生产在 16世纪约为 17 000吨,到 17世纪约为 42 000吨,其中有 31 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 40%运往亚洲。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答案 D解析 白银在美洲、欧洲、亚洲之间流通,说明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故 D项正确。316 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羊被引进到美洲;1555 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
13、,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A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地位B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C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D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开辟后使得不同洲之间的物种实现了多向交流,并没有哪洲的物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故 A项错误;根据题意,实现的是物种交流,并未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故 B项错误;根据题意,新航路开辟实现的是生物上的物种交流,并未出现理性化,故 C项错误;根据题意,欧洲、美洲、中国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 D项正确。7主题二 近代世界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14、,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关注人类与世界环境的和谐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1环境史学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其他物种和整个环境的生命,在复习备考中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用生态史观解读生态环境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2)同时结合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站在整体史观的角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未来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高度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环境资源的忧患
15、意识。2工业革命的消极影响(1)贫富分化严重: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2)东西方关系的逆转:亚非拉等落后地区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加快,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环境污染严重: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4)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破坏: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5)世界大战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
16、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1据记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19 年 5月 24日1901 年 1月 22日)在位时期曾一度禁令伦敦市民使用煤炭作为燃料。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家财政出现了困难B煤炭资源极度缺乏C极力确保工业化进程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答案 D解析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19 年 5月 24日1901 年 1月 22日)在位时期,正值工业革命8的时期,机器使用煤炭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禁令伦敦市民使用煤炭作为燃料,可以缓解这一状况,故 D项正确。2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
17、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该报告揭示了( )A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B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C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D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中“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得出是城市的环境导致了人们的道德的变化,故 D项正确。3在 19世纪初的法国,忍受污染还被宣传为一种“爱国行为” ,而到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洁净的空气和饮用水开始不再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的享受,而被视为公民的权利” 。这表明( )A民众环境保护意识觉醒B法国工业革命进程加快C政局变化推动环境保护D法国生态环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专题 复习 板块 近代 世界 中国 综合 提升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