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二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题组一 洋务运动1.(2018福建,11,2 分)“1894 年,洋务企业资本达 263 443元,占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材料说明洋务运动促进中国近代化的领域是( )A.政治 B.经济C.思想 D.外交答案 B 题干中洋务企业在近代企业资本总额中的占有率说明洋务运动在当时经济领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2.(2018山东青岛,18,1 分)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自强”的具体做法是创办(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答案 D 题干材料中的
2、“ 鸿章”指的是李鸿章。从 19 世纪 60年代起,李鸿章等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结合所学可知,轮船招商局为李鸿章创建,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的创办者是张之洞,三个企业均属民用企业,排除;江南制造总局是由李鸿章创建的近代军事企业。3.(2018江苏南京,7,1 分)1889 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折中说:“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他主张( )A.创办民用工业 B.任用维新人士C.实行三民主义 D.宣传民主科学2答案 A 本题关键信息是 “1889年”“张之洞”“于民间日用之物 ,尚属阙如”。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
3、局等民用工业,故 A项符合题意。1898 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任用维新人士,排除 B项;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排除C项;宣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排除 D项。4.(2018内蒙古包头,3,2 分)1872 年,李鸿章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局答案 C 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军事工业 ,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创办的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民用工业,湖北织布局是张之洞创办的民用工业。5.(2018湖南衡阳,7,2 分)2018 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
4、(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 A 依据所学可知,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当时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故 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中都没有涉及海军问题,故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6.(2017山西,5,2 分)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历史事件 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 东北抗日历史人物 洪秀全 李鸿章 康有为 杨靖宇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C.武昌起义 D.北伐战争答案 B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故选 B项。7.(2017江苏南京,7,1 分)1876 年,李鸿章
5、说:“中国之积弱不振,皆因贫穷之故。”他强调兴办( )A.军事工业 B.民用工业C.出版机构 D.新式学堂3答案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抓住关键信息“1876 年”“李鸿章”“贫穷之故”可知,此时中国正在开展洋务运动,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民用工业。正确答案选择 B。8.(2017福建,11,2 分)“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 )A.背景 B.目的 C.性质 D.作用答案 D 据材料关键信息 “引进了”“培养了”“刺激了 ”“启动了”,可知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作用,
6、故选 D。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的背景下掀起的;其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其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9.(2016山东聊城,11,2 分)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 19世纪 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杰出人物”包括( )A.魏源 B.曾国藩 C.洪秀全 D.詹天佑答案 B 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朝内外交困。19 世纪 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7、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延缓了清朝的灭亡。故选 B。10.(2016福建福州,8,2 分)1866 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 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答案 A 据材料中“1866 年”“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联系所学 19世纪 6090年代,清政府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开展洋务运动,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可知选 A。11.(2015山西,5,2 分)据山西地域文化记载,胡聘之任山
8、西巡抚期间,1892 年在太原三桥街兴建火柴局,生产“牴羊”牌火柴,这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开端。他又办太原机器局,设山西商局,兴建正太铁路(太原到河北正定柳堡)。从这段材料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胡聘之在太原兴建的火柴局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开端B.胡聘之对山西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C.太原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4D.山西的近代工业在全国起步最早答案 D 本题为否定式选择题。 A中的内容在题干中有具体的叙述 ;胡聘之兴建火柴局、兴办太原机器局、设立山西商局等可以说明 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题干中的“这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开端”同 C的观点吻合。故选 D。12.(2015河南,2,1 分)为了应对变
9、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 )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答案 C 题干中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总税务司” 和“同文馆”的设立都发生在洋务运动时期,而洋务运动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开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故排除 A、B、D,本题选 C。13.(2015贵州黔东南,6,2 分)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
10、吻合的主题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答案 A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都是洋务派创办的。故选 A。14.(2015辽宁沈阳,3,2 分)1866 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 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C.创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5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内容介绍的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两个企业,从制造枪、炮,生产弹药,可判断出是军事工业。创办
11、民用工业、创办新式学堂、筹建海军是洋务运动的内容,但不是题干材料反映的内容,故选 A。15.(2015内蒙古包头,3,2 分)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答案 D 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 “以设学堂为先 ”,学堂同“教育”有关,因此本题答案为 D。A、B、C 均与题干材料无关。1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22,5 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近代中国
12、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一刻也未曾停留。他们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主、科学”等主张。他们的探索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逐渐深入,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1)从材料的政治主张中,选出两个标号并指出它代表的政治派别。(2 分)(2)请用一句话概括你选出的政治派别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积极贡献。(2 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他们寻求近代化途径的共同之处。(1 分)答案 (1)洋务派;维新派 ;革命派;激进的民族主义者 (进步的知识分子)。(注意列出两条即可)(2)洋务
13、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结束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掀起了空前的思想解放潮流。(注意列出两条即可)(3)向西方学习。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政治主张判断即可 ,“师夷长技以自强 ”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使国家富强,这是洋务派的主张;“变者,天下之公理也”主张变法,这是维新派的主张;“驱6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同盟会的纲领,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这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进步的知识分子)的主张。第(2)问,结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
14、文化运动的意义回答即可。第(3)问,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进步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总之都是向西方学习。17.(2016湖北黄冈,30,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 世纪 60年代,西方列强争夺中国铁路修筑权,李鸿章等坚决抵制)李鸿章上奏说:此事(列强在中国修铁路)大有利于彼(列强),洋人贪利无厌,若再议及,只有仍执前说(以前所说的理由),(修筑铁路)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百姓必群起抗争拆毁至激民变。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 (19 世纪 80年代,李鸿章等力排众议,要求自建铁
15、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则有驾驶之人,有修路之工故有铁路一二千里,而民之依以谋生者当不下数十万人铁路所经不过丈余之地,于田庐坟墓尚不相妨。即遇官道稍窄之处,亦必买地优给价值(多给钱拆迁老百姓的田庐);其坟墓当道者,不难稍纡折以避之。光绪六年十二月初一日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材料三 1881 年,为了解决开平煤矿的运输问题,李鸿章下令修建了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后来,清政府还自行设计施工修建了铁路。摘编自近代史资料汇编(1)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李鸿章反对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3 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归纳李鸿章主张修筑铁路的目的和理由。(3 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以
16、来,清朝铁路发展的主要原因。(2 分)答案 (1)目的:排斥(拒绝、抵制 )列强对中国铁路建设的染指。 (1分)原因:列强贪利,危害财政;毁坏田地房屋;破坏风水;破坏老百姓的生计;容易激起民变。(2分。任意两点即可)(2)目的:中国自建铁路。(或解决运输问题)(1 分)原因:增加老百姓的就业机会;增加老百姓的谋生手段;老百姓的田庐(坟墓)不妨碍铁路的修建;拆迁百姓房屋可多给补偿。(2 分。任意两点即可)(3)洋务运动的推动;政府的重视和投入;铁路建设(或设计)者的努力;西方科技(铁路修筑技术)的引进。(2 分。任意两点即可)7解析 本题通过李鸿章对修建铁路态度的转变 ,考查铁路在中国发展的相关
17、史实。本题的特点之一是“据材料”归纳,需要从材料中归纳要点,但应注意不可照抄原文。第(3)问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2016湖北孝感,25,8 分)回首,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铭记与反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御侮”,洋务派引进西方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制造枪炮船舰;用新式枪炮、轮船装备军队,改造陆军,建立新式海军。同样处于危机之下的日本,也走上了变革的道路。1868 年,明治政府开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工厂,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还积极扶持私人企业,向西方选派留学生,高薪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
18、本工作;效法西方军事制度,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整理自岳麓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史实梳理】材料二 对日本人来说,中国人从有头脑的、内省的和充斥于德川时代艺术家绘画中的圣贤,一变而成为 1895年印刷商们所描述的在近代日本军队面前仓皇逃跑的乌合之众。这样他们就成了笨拙而忸怩的学生,在 20世纪初的东京街头上,往往因其发辫和衣着而受到玩童们的嘲骂。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马里乌斯詹森【问题分析】材料三 这是 19世纪下半叶一水之隔的邻邦,一边是从圣贤到乌合之众,而另一边则崛起为亚洲帝国主义,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这几乎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吴燕落霞【感悟探究】(1)依据材料,谈谈日本
19、从哪些方面向西方学习。(2 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从“圣贤”变成了“乌合之众”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3)“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两种不同的归宿”,中日改革一败一成。面对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认识。(要有观点,有史实,史论结合,4 分)答案 (1)引进西方技术,创办近代企业 ;(1分)效法西方军事制度 ,创立近代化军队。(1分)(其他符合材料意思的答案,酌情给分,满分 2分)8(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2 分)(3)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洋务运动、明治维新、甲午战争等相关历史事件的思考中提出观点,展开论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评分要点见下表)得分 观点 论证 表述
20、4 观点明确 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 条理清楚23 观点较明确 引用史实,论证较充分 条理比较清楚01 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说服力条理不清楚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的相关内容。第(1)问需要从材料一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时需注意材料一中“1868 年”之后的内容;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的“1895 年”“在近代日本军队面前”等信息可以确定为甲午中日战争;第(3)问结合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和甲午中日战争等相关史实作答即可。19.(2016广西贺州,15,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 世纪后期中国大事年表时间 大事18561860年 英法等国对中国发
21、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19世纪 60年代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创办京师同文馆,马尾船政学堂19世纪 7090年代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轮船招商局等一批近代民用工业;第一批幼童 30人启程赴美;天津电报学堂、湖北铁路局附设化学堂、矿学堂成立;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9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二 19 世纪中后期日本大事年表时间 大事1854年 日本被迫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1871年8月,废藩置县,破除旧的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1 月,日本使节团考察
22、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 70年代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19世纪 7090年代提倡“文明开化”,学习西方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参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学校体制,普及初等教育;在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欧化”运动摘编自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派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措施。(2 分)你认为这些措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到哪些积极作用?(3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背景的相同点。(1 分)请你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概况指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不同点。(4 分)(3)
2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不同结果。(2 分)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2 分)答案 (1)创办学习西方语言、科技和军事的新式学校 ;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2 分。答到教育上实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可得 1分,满分不超过 2分)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推动了西方近代技术的引进与传播,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3 分)(2)面临西方列强入侵,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严重。(1 分)政治方面:洋务运动没有变革政治制度;明治维新破除旧的政治体制,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教育方面:洋务派只创办学习西方语言、科技和军事的新式学校,没有触及旧的教育体制;而日
24、本明治维新则参照欧美国家的教育制度,建立近代学校体制,普及初等教育。文化生活方面:洋务派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主张在文化生活方面学习西方。日本提倡“文明开化”,在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欧化”运动。(4 分。答到其中两个方面的不同点即可得 4分,满分不超过 4分)10(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富强道路(2 分。答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也可得 1分)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使国家走向真正富强道路;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重要保障;科技、教育改革是强国之本。(2 分。答到其中 1点即可得 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主题 近代 早期 探索 民族 危机 加剧 备用 题库 模拟 试题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