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七解放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
《(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七解放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版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七解放战争(备用题库)模拟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主题七 解放战争题组一 内战爆发1.(2018 湖南衡阳,9,2 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是指(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C.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孟良崮战役答案 A 题干材料中“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指的是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故 A 项符合题意。2.(2018 新疆,2,2 分)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下列
2、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北伐战争 西安事变黄埔军校建立 重庆谈判A. B.C. D.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掌握情况。北伐战争发生在 19261928年,西安事变发生在 1936 年 12 月 12 日,黄埔军校建立是在 1924 年,重庆谈判是在1945 年。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应该是,B 项正确。23.(2018 山西,8,2 分)“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挺进大别山 D.渡江
3、战役答案 C 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 C 项。A、B 两项属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动的主要战役,D 项渡江战役直接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均与题目表述不符。4.(2017 河南,7,1 分)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先后跨越重重障碍,经过 20 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完成了一次无后方依托,以长驱直入插进敌人战略纵深为特点的特殊形式的进攻行动。这一“行动”( )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是抗战中发动的最大规模战役C.揭开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D.标
4、志着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答案 C 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故选 C。5.(2016 河南,6,1 分)据统计,从 1946 年 1 月到 6 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 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 40 座,村镇 2500 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答案 A 全面内战的爆发以 1946 年 6 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为标志。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发生在 1
5、947 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1947 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可以判定只有 A 符合题意。6.(2016 广东,12,3 分)1945 年 9 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3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答案 B 据题干信息“1945 年 9 月”“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我是延安来的客人”,联系所学可知,1945 年 8 月,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6、,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故选 B。7.(2016 江西南昌,5,1 分)“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A.东北解放军 B.刘邓大军C.中原解放军 D.华北解放军答案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敌人的战略纵深地区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8.(2015 山东泰安,17,1 分)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
7、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A.避免了内战的爆发B.通过了共同纲领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D.签署了双十协定答案 D 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最终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故选 D。此次会谈并没有避免内战的爆发;共同纲领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故A、B、C 均排除。9.(2015 江苏镇江,6,2 分)观察下面战争态势图,你认为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 )4A.战略防御 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 D.战略决战答案 C 1947 年夏,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
8、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从这张战争态势图上“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示意图”“大别山”等信息可知 C 符合题意。10.(2017 浙江杭州,32,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
9、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3 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3 分)(3)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2 分)5答案 (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全民族抗战。国共
10、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解析 (1)据材料一中“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可得出时间是 1927 年,而“第一次战斗”则是指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即南昌起义。其“地位”结合所学回答。(2)材料二反映的是七七事变之后进行全面抗战的呼声,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结果可以是直接结果,如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可以是最终结果,如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据材料三可知,“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刘伯承和邓小平率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其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题组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专版 2019 中考 历史 复习 主题 解放战争 备用 题库 模拟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