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第2课时)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讲义.doc
《(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第2课时)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版)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突破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第2课时)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讲义.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课时 主观题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的考查一、主观题对文化作用的考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作品为什么能引发人的共鸣/社会的强烈反响。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作品的价值。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凝聚国家认同的理解。(2017江苏卷,34)近年来, “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
2、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解题思路设问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为什么能”类主观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材料信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2调动和运用知识(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3)文化塑造人生。答案整理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3、值观。题型技法“为什么能”类主观题这是近年来常见的归因论证类问题,设问形式为“为什么能够” “分析的有利条件”等,或在“分析合理性”中涉及。回答此类试题,可以遵循“三步走”原则:第一步,从主观因素(内因)角度,即从主体的性质、职能、地位上入手,说明该主体(人或物)有此能力。如果材料中给出了该主体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则应该分析这些具体做法所起的作用。第二步,从客观因素(外因)角度,即从能让此主体(人或物)发挥作用的条件上入手,说明为什么能将可能性变成现实,包括客观环境(如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发展机遇等)、客观规律(如符合价值规律、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等)、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保
4、障)等。第三步,将上述两个方面的分析联系起来,找到其中的对应与关联。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5)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
5、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6)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另外,文化作用的知识,除了以上一般文化作用的角度,还可能涉及某种具体文化的作用,如: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等。(2018泰州中学四模)共产党宣言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这部著作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所蕴含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是读了这本书后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革命道路的。毛泽东曾说:“马列
6、主义的书要经常读。 共产党宣言 ,我看了不下 100 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共产党宣言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 ”2018 年是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170 周年,也是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马克思爱读书,却不迷信权威,就像他曾被黑格尔的理论深深折服,但又在批判中继承,最终从概念辩证法升华成唯物辩证法。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诅咒他、驱逐他,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他没有退缩,他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 ”他对目标始终如一。这个目标,不是个人的安乐与享受,而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从文化生活角
7、度,分析共产党宣言的价值。答案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共产党宣言的价值体现在它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文化对人的塑造还表现在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共产党宣言的价值体现在它能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二、主观题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考查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却缺乏拥有深厚品牌文化的顶级品牌的原因。3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让国宝
8、活起来” ,激活的是历史,激荡的是国魂。4你是否赞同举办传统节日的仪式?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理由。(2013江苏卷,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 “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 。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4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
9、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解题思路设问信息结合材料,回答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类主观题。获取和解读信息 材料信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调动和运用知识(1)精神产品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2)文化具有多样性。(3)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答案整理(1)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3)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
10、判继承,古为今用。(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3)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倾向。(4)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5)发挥教育、科技、大众传媒等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2018南京、盐城一模)文物,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选取 27 件国宝重器,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用时尚现代的方式激活深沉古老的历史,致力于“让国宝活起来” ,不仅使
11、观众真切地认识到每一件文物背后包含的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内涵,更让人深信国之重器就是先人信仰所依、皇皇匠艺就5是国人骄傲所系。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问题:“让国宝活起来” ,激活的是历史,激荡的是国魂。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分析。答案 (1)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透过文物,我们可以解开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核。(2)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让国宝活起来”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3)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 “让国宝活起来”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三
12、、主观题对文化创新的考查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意义。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某节目或文艺作品是如何成功的。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我国文化发展。(2015江苏卷,37)材料一 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 2014”活动中, “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材料二 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 “法”字古代写作“灋”
13、 。 “灋”从“廌”(自 zh), “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 ,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 , “去”即是“弃” “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灋”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廌”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 “去” ,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面问题:6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
14、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解题思路设问信息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面问题。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意义类主观题。获取和解读信息材料信息(1)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2)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调动和运用知识(1)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3)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答案整理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保持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处理好这一关系有利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部分 专题 突破 文化 作用 发展 课时 主观题 考查 讲义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