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素养提升练5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素养提升练 5 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篇一、选择题1.清人全祖望说:“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这说明宗法制旨在( )A.强化专制集权 B.巩固宗族团结C.稳定统治秩序 D.维护社会和谐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题干材料与专制集权无关,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宗祠之礼,则所以维四世之服之穷,五世之姓之杀,六世之属之竭,昭穆虽远,犹不至视若路人者,宗祠之力也”得出宗法制旨在巩固宗族团结,故 B 项正确;宗法制可以稳定统治秩序,但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有利于维护宗族稳定,“维护社会和谐”不符
2、合题意,故 D 项错误。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主张规范伦理道德 D.讲究胸怀宽容博大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材料体现了儒墨法三家对士子的道德要求,而非入仕的政治参与意识,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了士子应当有的道德规范,故 B 项正确;伦理道德思想是儒家的主张,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儒家和墨家的主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胸怀宽容博大的特点,而法家并未提及,故 D 项错误。3.明代汤显祖在牡丹亭作者题词中
3、说:“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材料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内涵是 ( )A.主张精神自由与个性解放B.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C.主张“存天理,灭人欲”D.提倡经世致用思想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戏曲艺术。材料反映的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追求爱情的精神,体现了精神的自由,故 A 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作者否定传统思想的主流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与“存天理,灭人欲”无关,故 C 项错误;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要为现实服务,与题目无关,故 D 项错误。4.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
4、公的形象渐趋神化,权力无限扩大,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包公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明传奇较元杂剧艺术成就更高B.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2C.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D.明代法治的理性精神丧失殆尽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上包公形象的变化。材料“元杂剧包公戏中的包公是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明传奇中包公的形象渐趋神化”,并没有对元杂剧与明传奇的艺术成就进行比较,其反映的是对包公描绘的变化,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廉洁正直、机智善断的清官”“司法之神”可知,对包公的崇拜源于其清正廉明,秉公执法,因此包公形象不断神化说明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故 B 项
5、正确;“市民阶层主导法制观念的变迁”说法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民间更尊其为明法致公、为民请命的司法之神”不能判断出明代法治中理性精神的消失,故 D 项错误。5.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 )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报刊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申报对日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增多是对日本明治维新成果的肯定,也是引导国人反思和革新图强,故 A 项正确;此时清政府并未放宽对舆论的监控,故 B
6、 项错误;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国人开始关注日本文化,故 C 项错误;单凭申报对日本一国报道增多无法反映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故 D 项错误。6.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 ( )A.促进社会大众觉醒 B.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C.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由材料“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得出,其理念主要是推动社会大众的觉醒,故 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依次是器物、制度、思想,主要目的是救亡图存,所以中华书局的理念是推动社
7、会觉醒,故 B 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想是指借助发展实业,实现救亡图存,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从 1915 年开始的,民国元年是指 1912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7.20 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该思潮(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思想界出现了“醉心于欧化”的风
8、气,脱离中国国情,不利于救亡图存的斗争,材料信息反映了章太炎、3刘师培等对上述现象的斗争,故 D 项正确;章太炎、刘师培的思想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故 A、B两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有绝对否定的倾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C 项。8.中国的高考制度从“文化大革命”时期“自愿报名,群众推荐,学校审核”发展到 1977 年的“自愿报考,严格考试,自愿录取”。这一变化( )A.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C.社会公平秩序的重建D.拨乱反正的彻底完成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于 1976 年,故 A 项错误;改革开放始于中共十一届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广西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能力 升级 素养 提升 国情 怀立德 树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