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6中华文明的再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doc
《(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6中华文明的再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广西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能力升级练专题突破练6中华文明的再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突破练 6 中华文明的再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下表是 1950 年至 1956 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年 份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1953 年 1954 年 1955 年 1956 年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 67.3% 49% 28.4% 35.4% 25.8% 25.7% 34.2%据中国统计年鉴(1982 年版)上表主要反映了当时中国( )A.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答案: C解析: 本题
2、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图表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逐渐下降,这不能体现中国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故 A 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变化,不能体现国家工业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当时中国为应对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采取了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倒”政策,不断减少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比重,故 C 项正确;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与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额下降无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
3、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面对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基数大的现实,为了解决人民生活与工业化的矛盾,国家按计划供应粮食以保障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故选 B 项。按计划供应粮食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无关,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没有出现因灾害导致的粮食短缺,排除 C 项;此时不是经济恢复时期,排除 D 项。3.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 12 694 个,建成 455 个。1956 年初召开的第
4、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 745 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 477 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 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 500 多个。据此推知(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答案: A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 50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五”计划期间,不断追加计划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的数量,据此可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急于改变成立初期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 项正确;材料
5、中并没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故 C 项错误;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五”计划期间,不断追加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的数量,“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4.据统计,到 1965 年,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商业机构的从业人员由 1957 年的 522.2 万人减少到 302万人,减少 42.1%。这一变化表明( )A.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B.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完善C.国家财政困难有所缓解D.国民经济结构走向平衡答案: A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 5070 年代
6、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19591961 年,我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题干反映的变化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结果,故 A 项正确;这一变化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仍需完善,故 B 项错误;这一变化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的局面,从而说明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故 C 项错误;1958 年“大跃进”运动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重工业发展过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这一变化不能体现重工业增长放缓、农业和轻工业较快发展,故 D 项错误。5.就 1970 年的第 25 届联合国大会,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
7、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C.美国对华的冷战思维在加强D.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答案: 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影响外交关系的重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综合国力,故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是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的结果,B 项正确;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6.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载:“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邓小平)力量的第二次呐喊。”这反映了(
8、)A.“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B.“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C.改革开放的诉求D.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答案: A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材料“1978 年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成了拥邓(邓小平)力量的第二次呐喊”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左”倾思想长期严重泛滥,故 A 项正确;材料信息并不能反映中国社会各界的心声,故 B 项错误;1978 年5 月 11 日,改革开放尚未提出,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科学性、客观性,故 D 项错误。7.(2018 江西南昌一模)从 1972 年起,毛
9、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 200 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 26 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1972 年,中国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尚未启动对外开放,故 A 项错误;1972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开始改善,推动中国从西方和日本引进技术,这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此时中国与西方的经济交流有限,1978 年改革开放后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才真正拉开,故 C 项错误
10、;引进设备不等于引进外资,故 D 项错误。8.(2018 河南洛阳质检)1984 年,国家允许城镇居民个人出资兴办小手工作坊、小商店(不准雇工)。劳动所得收入除向国家交纳一定的工商税外,全部归己,时称个体户。当时的城镇个体户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民相比( )A.都属于私有经济 B.都获得经营自主权C.都属于商品生产 D.都获得相同的劳动所得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承包的土地属于国家的,不是私有经济,故 A 项错误;个体经营户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农民都有一定经营自主权,故 B 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农民不属于商品生产,故 C 项错误;个体户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广西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能力 升级 专题 突破 中华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94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