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第一课时核心考点突破学案.doc
《(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第一课时核心考点突破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津琼)2019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九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第一课时核心考点突破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课时 核心考点突破考情分析 从 上看,考查的重点有: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包容性、中华民族命 题 内 容精神的内涵与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从 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且主观题有加大考查力度的趋势。考 查 形 式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2017天津高考)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2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
2、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 B C D答案 B解析 “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 ,可见题意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故选不选;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所以符合题意,入选;在题意中不能体现出来;故本题选B。2(2017天津高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 ,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
3、贴切的是( )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答案 A解析 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 ,故符合该展览主题的是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A 符合题意,入选;B 中“文化创新” 、C 中“时代精神” 、D 中“文艺繁荣”均与该展览主题关系不大,故均排除。3(2016北京高考)“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
4、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A B C D答案 C解析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说明了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的价值与意义,所以应选;答案是 C。文物保护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也不能使国家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错误。31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见证与表现 原因源远流长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5、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博大精深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对内: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对外:始终显示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怎样增强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
6、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于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2.中华民族精神(1)伟大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作用表现创造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4创作了伟大文艺作品,传承
7、了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奋斗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团结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
8、 56 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梦想精神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
9、大梦想进行了 170 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爱国精神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与爱国主义息息相关。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2)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有这样的伟
10、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5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牢铸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怎么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
11、主体作用。民族精神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1)民族精神与人。弘扬民族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民族精神与综合国力。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的结晶。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4)民族精神与文化发展创新。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特征,民族精神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定的
12、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与时俱进的体现。根据时代的进步、世界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5)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6)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建设包含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反过来推进文化建设的发展。(7)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关于中华文化,2019 年高考可能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呈现地方或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关于民族
13、精神,可能结合国家公祭日、红船精神等,考查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地位作用及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6考向一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预测题型:选择题1春节期间举办庙会在中国城乡盛行,如北京的地坛和广场庙会,上海的城隍庙庙会,天津的古文化街庙会、广济寺庙会,山东泰山的东岳庙庙会等。其中既有集市贸易,也有传统民俗文化展演。各地庙会的举办(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 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多民族色彩A B C D答案 B解析 材料讲的是中华文化的区域性,而不是民族性,不符合题意。考向二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2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
14、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这是我们的骄傲。习近平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基于( )它们是中华民族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文化是对经济、政治的反映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要求 优秀文化决定社会发展水平A B C D答案 B解析 点赞这四种“伟大精神”是因为其重要性,不是原因。说法错误。核心考点二 文化生活现状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2018天津高考)“看中国”是北京师范大学组织的跨地区跨文化体验项目,是让外国青年以自己的眼睛看中国,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中国,通过自主拍摄来讲述中国故事。截至2017 年已举办
15、七届,来自美国、英国等 40 多个国家的 400 多位青年受邀参加。举办这一活动(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B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C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7答案 B解析 B 对:“看中国”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A、C、D 排除: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在材料中未体现。2(2018北京高考)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 。该作品 雄 浑
16、 磅 礴 、 风 光 万 千 , 画 出 了 一 条 中 国 人 心 中 砥 砺 奋 进 的 文 化 长 河 。 长 江 万 里 图 的创 作 ( )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 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 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A B C D答案 A解析 对:长江万里图既展示了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又蕴含了国人心中的文化长河,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多位艺术家成功创作了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的长江万里图 ,体现了他们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错: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错:是否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1我国的文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津琼 2019 高考 政治 二轮 复习 专题 中华文化 文化 强国 第一 课时 核心 考点 突破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