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牡一中 2016 级高三学年上学期 8 月摸底考试地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下表为我国 20112017年部分年份的相关统计数字,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年份 2011 2012 2015 2016 2017能源消费增长率4.1 1.6 9.9 15.4 15.2GDP 增长率 7.8 7.1 8.3 9.3 9.51. 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最高的年份是A. 2011 年 B. 2012 年 C. 2016 年 D. 2017 年2. 几年间,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原因,可能有我国单位 GDP 能耗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2、有上升趋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趋于合理 汽车拥有量大幅上涨 我国能源利用率明显提高A. B. C. D. 【答案】1. C 2. C【解析】【分析】因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能源消费的增长率越高、GDP 增长率越低则系数越高,系数越高说明能源消费增长比 GDP 增长的越多。【1 题详解】表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2011 年、2012 年是负值,2015 年、2016 年、2017 年为正值,通过表中数字对比分析,15.4 与 9.3 的比值最高,所以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2016 年, C 项正确。【2 题详解】- 2 -从 2011 年到 2017 年的数据分析,
3、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由负值到正值,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超过 GDP 增长速度,能源利用效率下降,我国单位 GDP 能耗逐年上升;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中高耗能经济方式增加,经济增长方式趋于不合理;所以错误。正确,选 C。【点睛】正确理解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含义和系数变化对应的能耗增长与 GDP 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下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3. 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 小板块属于A. 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 非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4. 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A. 高大的海岸山脉 B. 海岭C. 一系列岛弧 D. 深邃的海沟【答案】3. D
4、4. B【解析】【3 题详解】由图中海陆轮廓可以确定,M 小板块是阿拉伯半岛,根据全球六大板块的分布,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所以 D 项正确。【4 题详解】图中的板块边界受张力拉伸,属于生长边界,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海岭,B 项正确;高大的海岸山脉、一系列岛弧、深邃的海沟出现在板块消亡边界,A、C、D 项错误。【点睛】熟悉全球六大板块轮廓及不同板块边界塑造不同的地形种类。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5.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E 处的气压比 H 处高 B. F 处的高度可达 60 千米C.
5、气流自西向东运动 D. F 处气温比 G 处低6.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S 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 环节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C. 环节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7.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图的南半球部分,S 线代表纬线,则A.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为西风漂流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D. 洋流为赤道逆流【答案】5. D 6. A 7. B【解析】【5 题详解】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中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气流下沉形成高压,所以 G 气压高,H 气压低,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
6、反,E 气压高,F 气压低;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气温越低,所以 F 处气压比 G 处低;E 处气温比 H 处低,水平气流和等压线斜交,不是正东正西方向。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6 题详解】图示为水循环,则为蒸发,为降水,为水汽输送,为径流。则水汽输送的距离与地表形态有关。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7 题详解】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洋流为暖流,为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洋流的主要动力为东南信风。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边疆万里行”摄制组初秋到新疆北部采访,路遇一条河流,他们乘坐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从河流中开过去,否则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据此回答下列问-
7、 4 -题。8. 关于这条河流的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是一条内流河 B. 一定自西向东流C. 一定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D. 一定以降水补给为主9. 摄制组的越野车必须在天黑前越过河流,其主要原因是A. 午后气旋活动频繁,降水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B. 午后冰雪融水增多,河流傍晚前后会涨水C. 午后风大,傍晚前后可能会出现沙尘天气D. 昼夜温差大,河流傍晚前后会结冰【答案】8. C 9. B【解析】试题分析:【8 题详解】读题可知,该河流位于新疆地区,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该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故 C 正确。【9 题详解】必须天黑前越过河流,是因为午后积温增高,冰雪融水增多,经过一段时
8、间后,河流到了傍晚前后会涨水,故 B 正确。考点:区域中国地理。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 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 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5 -11. 丙地的地形可能是A. 洼地 B. 鞍部 C. 三角洲 D. 山峰【答案】10. C 11. A【解析】该题通过某地等高线、等温线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及地形、坡向对温度的影响。【10 题详解】图中等高线表示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则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温度 b 低于 a;从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析
9、,乙位于山脊南坡,甲位于山脊北坡;图中等高线与等温线并不平行,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气温,说明南坡是向阳坡, 因直射点不能到达中纬度地区,该地区阳坡较为单一,所以乙是北半球阳坡,C 项正确。【11 题详解】因为温度 b 低于 a,丙地气温 a 较周围高,则说明该地海拔比周围低,是一个洼地,A 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 图示区域典型的自然植被类型是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 温带落叶阔叶林D. 针阔混交林13. 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 A 线和 B 线两个方案,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主要的
10、有利条件是A. 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6 -B. 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C. 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D. 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14. 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A. 山上植茶树,山下种水稻B. 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C. 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D. 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企业化种植园【答案】12. B 13. C 14. A【解析】【12 题详解】从图中经纬网和地形分析,该地位于我国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所以选 B 项。【13 题详解】从图中等高线分析,B 线方案与 A 线方案相比,线
11、路长度接近,穿越的等高线相同,B 线从山腰经过,居民点较 A 线少,所以 A、B、D 项错误;B 线跨越的河流较少,主要的有利条件是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所以 C 项正确。【14 题详解】图示区域山上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江南地区降水多,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适宜在山上修梯田;该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不适宜种植小麦,所以 B、C、D 项错误。山上植茶树,经济价值高,还能保持水土,山下种水稻利于合理利用当地的水热条件,增加粮食产量,所以 A 项正确。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 9 月 23 日日落后 3 小时 30 分、北京时间 21 时 58 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图
12、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若想知道它的地理坐标,除了题干中需要的信息外,还需要测- 7 -出A. 北极星的仰角 B. 树的高度 C. 地形的起伏 D. 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16. 观测者所看小路的延伸方向是A. 南北向转为东西向 B. 西北向转为东北向C. 东北向转为东南向 D. 西北向转为西南向17. 若观测地点位于赤道附近,则对该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B. 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C. 河流短小急促 D. 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答案】15. A 16. B 17. B【解析】【15 题详解】当地经度可以通过题干中的时差计算。因为北
13、极星是一颗恒星,地轴指向北极星,所以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北极星的仰角和当地纬度正好相等,所以需要测出北极星的仰角,A 项正确。【16 题详解】因为观测者朝向北极星,所以面向正北方,所看图中小路向观测者面前远方延伸方向是西北向转为东北向,B 项正确。【17 题详解】因为赤道地区昼夜等长,日落时地方时是 18 点,3 小时 30 分后地方时是 21 时 30 分,此时北京时间(东经 120 度)是 21 时 58 分,由 28 分时差可以计算出经度差是 7 度,所以观测点位于东经 113 度的赤道上。根据经纬网分布,该地位于东南亚印尼加里曼丹岛,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河流短小急促,目前城市化发
14、展迅速;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虽然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达,但工业基础薄弱,B 项说法不正确。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8. 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8 -A. 山东半岛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C. 新西兰 D. 巴西高原19.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分条件好20. 若 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 两点最大的温差为 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A. 3700 米
15、 B. 4500 米 C. 5000 米 D. 2680 米【答案】18. C 19. D 20. C【解析】【18 题详解】若山麓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位于温带沿海地区,巴西高原位于热带可以排除;从山麓到山顶主要自然带在该山的北坡分布海拔高,说明北坡是向阳坡,所以该地位于南半球,A、B 项排除,故 C 项正确。【19 题详解】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说明北坡水热条件好,是向阳坡、迎风坡,所以 D项正确。【20 题详解】若 CD 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则 CD 表示雪线,气温等于 0 度,B、C 两点最大的温差为 28.8,根据海拔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16、度,B、C 两地高差是 4800 米,因为 B 地海拔是 120 米,所以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5000 米,C 项正确。江南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518,冬季绝对最低气温一般在-8左右。年降水量 14001600 毫米,春夏季雨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6080,秋季干旱。红壤分布广泛,是中国主要的茶园分布区,然而这里的茶农在生产中却发现“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1. 种茶业从农业类型来看,属于A. 自给农业和粗放农业 B. 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C. 自给农业和密集农业 D. 商品农业和粗放农业- 9 -22. 该地区的雨季降水
17、主要与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有关A. B. C. D. 23. “雨季除草松土,产量下降;旱季除草松土,产量上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雨季除草松土,易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B. 旱季除草松土,有利于草类腐烂变为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C. 雨季除草松土,易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影响作物生长D. 旱季除草松土,草类不易复活,可以避免草与作物争肥的现象【答案】21. B 22. D 23. C【解析】【21 题详解】茶叶生产产量大,主要目的是作为商品出售,从采茶到制茶,投入劳动力和管理、技术较多,所以种茶业属于商品农业和密集农业,B 项正确。【22 题详解】江南地区的降雨主要集中于“梅雨”季节
18、, “梅雨”是由江淮准静止锋形成的,所以 D 项正确。A 表示气旋,B 表示暖锋,C 表示冷锋,A、B、C 项排除。【23 题详解】因茶树多种植于山坡地,雨季降水多,坡面径流冲刷严重,此时除草松土,会增加土壤的侵蚀,造成土壤肥力流失更多,影响作物生长,从而使产量下降,A 项错误,C 项正确。旱季是秋冬季,气温相对较低,草类不易腐烂变为有机质;旱季除草松土可以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保水保墒,利于茶树根系旱季的生长;故 B、D 错误。“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下图为我国劳动力变化及预测情况(新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 2039 岁年龄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24. 我国开
19、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大致是A. 2002 年 B. 2007 年 C. 2012 年 D. 2020 年25. “刘易斯拐点”的出现,我国政府应A. 继续实行严格的低生育政策B.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C. 鼓励大量外资企业的入驻D. 增加对企业的补贴,提高劳动者工资【答案】24. A 25. B【解析】分析试题:【24 题详解】根据材料:“刘易斯拐点”是指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故我国开始出现“用工荒”的时间拐点应在新就业人口(虚线)数量开始减少的时期。故选 A。【25 题详解】“刘易斯拐点”的出现,主要是我国农民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供应减少,廉价劳动力工业生产企业减少,高附
20、加值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增加,因此政府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故选 B。考点:我国的人口问题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26. 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A. 商业区、文化区 B. 住宅区、行政区C. 住宅区、商业区 D. 行政区、文化区27. 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该城最有可能位于A. 巴西东南部 B. 我国东部沿海C. 印度半岛 D. 澳大利亚西南沿海28. 该市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A. 工业区近湖分布,湖泊易受污染B. 高速公路经过城市边缘,造成噪声污染C. 功能区分散布局,加重
21、交通拥堵D. 绿地呈环状分布,加剧城市热岛效应【答案】26. C 27. D 28. A【解析】试题分析:【26 题详解】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利用方式,占的面积最大,应为住宅区。位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应为商业区。图例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住宅区、商业区,C 对。【27 题详解】根据图示工业区的布局,主要分布在城市南部或西南部,可知此地的盛行风向为偏北风。巴西东南部是东南风,A 错。我国东部沿海是东南季风或西北季风,B 错。印度半岛是东北季风或西南季风,C 错。澳大利亚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该城最有可能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沿海,D 对。- 12 -【28 题详解】读图,图中高速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牡丹江市 第一 高级中学 2019 届高三 地理 学期 开学 摸底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