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万州二中高 2020级高二上期中期考试历史试题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 32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记 、 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
2、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B记载的真实性C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D修撰的政治性 2、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 )A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 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 D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3、孟子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开创了“人禽之辨”的先河,质疑墨家弟子“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一说,认为这抹杀了人性与兽性的区别。孟子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意在强调( )A 人与动物存在本质区别 B人伦情感是维系社会秩序的关键C 人的
3、价值在于其道德性 D人与自然的本性存在某些相通性4、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 ;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B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C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2 -5、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 。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学术适应政治需要C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出现百家争鸣局面6、董仲
4、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 。这说明董仲舒( )A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B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C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D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7、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但最终判决认为, “父子至亲” ,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 )A.司法审判标准极度混乱 B.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C.儒学成为唯一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
5、观念8、西汉官方孝德教育呈现出神秘化的倾向, “孝”从政治伦理范畴中提升出来,发展为宇宙间无所不在的最高准则。为引导人们崇尚孝德,统治者( )A提出天人感应 B提倡忠君爱国 C改革教育制度 D推崇君权神授9、董仲舒认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春秋之大义也。 ”这种观点客观上( )A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B确立君臣之礼的原则C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D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10、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C强调以孝治天
6、下的核心价值 D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11、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 )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 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3 -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 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12、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 ,编辑增损吕氏乡约 ,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13、 “自孟子言性善,而荀卿言性恶,杨雄言善恶混,
7、韩文公言三品,及至横渠(张载) ,分为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然后诸子之说始定。 ”这主要说明()A、关于人性儒家经历了长期争论 B、儒家始终未放弃对真理的探究C、诸子百家的人性论渐倾于统一 D、儒家人性论于伦理上升到哲理14、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 ”此举( )A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15、朱熹认为“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黄宗羲认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他
8、们意在( )A提倡节俭思想 B强调民本思想 C主张依法治国 D批判君主专制16、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 A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17、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表明顾炎武( ) - 4 -A主张废除传统儒家思想 B意识到阳明心学遇到危机C批判程朱理学的佛学化 D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18、颜元(16351704 年)针对宋明镜花水月的理学思
9、想,提出要破除“浮文” ,重视孔门“六艺”之学的思想。据此可知,他( )A提倡经世致用 B主张复古先秦儒学C 反对佛学思想 D具有离经叛道性格19、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 、低秀(才) ,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20、公元前 8世纪的希腊神话中,众神和凡人有共同的母亲地神该亚。神与人同形同性,个性鲜明,神他们会愤怒、怜悯和恐惧。这说明当时( )A宗教信仰意识逐渐淡薄 B
10、古典文化孕育人文思想C理性精神主导文学创作 D民主政治影响思想观念21、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C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D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22、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 )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23、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万州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