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葫芦岛协作校 2018-2019 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 史 注 意 事 项 :1.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2、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4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48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2018 浏阳一中月考)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这种新现象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强调“重义轻利”B心学由此产生C有学者否定君主专制D市民文化中出现京剧2(2018 唐县三中月考
3、)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派的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A它主张“仁政”B它主张“天人感应”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术D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3(2018 芝华中学月考)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A民族气节B克己复礼C宋明理学D依法治国4(2018 芝华中学月考)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
4、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否定帝权D提倡法治和众治5(2018 航天中学月考)魏晋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由此可见,魏晋玄学A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B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C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6(2018 东阳中学月考)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C克己复礼的思想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7(2018 绥德中学月考)
5、明末清初,关于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的发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传统儒学地位被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2018 临川一中月考)明末思想家唐甑说:“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海内之兄弟,死于机值,死于玩美,死于虐政,死于外暴,死于内现,将及村父、酸及国家。当此之时,束身镅心,自调条滑。世既多难,已安能独贤!”这则材料A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B继承先秦的民本思想C讽刺儒学家长期以来空谈义理弊端2D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9(2018 邢台一中月考)1835 年,道光帝发布上谕称:“从来民风之纯朴,由于士习之端谨。凡有教士之责者,不徒课以文
6、艺,务在敦崇实行,严为旌别,以树风声。”道光帝发布该上谕的根本目的是A改善社会风气以维护清朝统治B发动民众监督以整顿吏治C整顿民风以端正士入学术风气D提高程朱理学的社会地位10(2018 绥德中学月考)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11(2018 泰和二中联考)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墨子 孟子老子 苏格拉底ABCD12(2018 广州一中月考)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
7、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些做法有利于A抑制土地兼并B进一步完善选官制度C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国家权力在乡村的渗透13(2018 莆田一中月考)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明理的经(儒家经典)和用来记事的史(史书)关系密切。明末以来以章学诚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六经皆史”,认为道不离器,理不离事,反对离事言理。这个观点反映了A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B理学的空谈受到批判C理学为史学服务 D早期民主思想开始产生14(2018 泰和二中联考)“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期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
8、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思想相通的是A民主权利,源远流长B反对迷信,蔑视神权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思想一统,法律至上15(2018 泰和二中月考)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下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16(2018 沈阳铁路中学月考)元中叶以后,程朱理学上升为官学;元代编修的宋史以程朱一系为“道学”,不列陆九渊一派
9、;元末张九韶所撰理学类编仍将陆九渊心学排斥在外;明代王阳明折衷二家之说,使用“理学”的概念。据此可知A程朱和陆九渊的思想不可调和B陆九渊的“心学”缺乏理论基础C王阳明混淆了“理学”和“心学”概念D“理学”成为宋明儒学的主流17(2018 中原名校联考)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18(2018 中山一中月考)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以“禁锢二世”的处罚,太尉刘恺
10、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3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A地方吏治废弛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C君主专制加强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19(2018 哈尔滨九中月考)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A外儒内法,大一统B无为而无不为C仁为本,为政以德D礼法并施20(2018 广安二中月考)中国古代思想史把魏晋称为玄学时代,隋唐为佛学时代,宋明为理学时代。那么春秋战国、两汉、明清之际分别可称
11、为A子学时代、实学时代、经学时代B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实学时代C实学时代、经学时代、子学时代D经学时代、子学时代、实学时代21(2018 中山一中月考)史记和汉书都是我国古代早期带有开创色彩的史学著作。司马迁作史记,斥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班固的汉书则推翻了这种认识,认为“武帝之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这种情况表明A历史认知应该坚持多元史观B社会的思想结构发生了变化C批判的精神在史记之后断绝D汉书背离了史学的讽谏传统22(2018 东山二中月考)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
12、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A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23(2018 玉溪一中月考)在古代中国有两种文化传统:一种是由私塾、学校和书院教育传播的正规儒家人伦道德传统;一种是通过乡村演戏、说书、佛道仪式等传播“诸善奉行、因果报应、有求必应”等民间观念传统。这两种文化传统A存在价值观念的相互对立B表明儒释道文化融为一体C在思想教化方面具有同一性D都受到城市经济繁荣的影响24(2018 湖北重点中学联考)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
13、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A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B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D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5、 26、 27、 28 四 个 大 题 , 共 计 52 分 , 考 生 根 据 每 个 题 目 的 要 求 在 答 题 纸 上作 答 。25(2018 中山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名著中国问题中总结出中国文化存在三个特点(如下图所示),这些特点是造成中国文明独特形态的重要原因。根
14、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和近代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6(2018 仲恺中学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材料一 韩非所崇尚的法治,即所谓“事最适者”,就是适合时代,符合事理、利于君主专制服务,其核心就是通过立法令、行法令,达到“尊公废私”,而所谓“公”,实际上就是帝王。法律为君主所设,其基本原则当然要体现君主利益而废止臣民的私利,实现“利出一孔”的一元化的4国家体制。因此,法律对于官员来说就具有绝对的指导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要求臣民的一举一动必须绝对符合法律的要求。当然,韩非还认识到,真正的
15、法律不只是最大可能地限制人民,让他们不敢说,不敢做,而且应该“禁其心”,从内心惧怕法律,不敢违法。马娟浅析韩非子的“法”材料二 朱熹玉山讲义载: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张载在西铭中提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材料三 清代末年屡次对外战争失利,中国人民遭遇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民族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时刻,传统文化更处在动摇之中。经过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人们发出了“新
16、文化”的号召。于是儒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基本结束了,中西文化的异同优劣成为人们热烈讨论的主要论题。新的文化传统虽然没有建立起来,但已开始酝酿了。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规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子法治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朱熹、张载思想的主要特点。(6 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传统文化发展的认识。(6 分)27(2018 唐县三中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 分)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
17、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 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 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
18、其“新”在何处。(3 分)(4)材料四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 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4 分)第 卷1【解析】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一批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的思想家。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他们都主张批判君主专制,故 C 项正确;A 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主张;B 是南宋时期出现;京剧的产生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南方剧种融入到北方形成的新剧种,与材料中现象没有直接联系,故 D 项错误。【答案】C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葫芦岛 协作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