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卷共 62 题,共 100 分。考试时间共 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6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商王每日必定要占卜,遇事也必定要占卜,并以人作为祭品,以敬酬鬼神。这表明:A.商王与附属国经常处于战争的状态 B.商朝弥漫着浓厚的神权色彩C.商朝已经是一个国家政权 D.在商代,神灵可以正确指导人事2.图 1 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行省制度3.在“家国一体”的古代社会中,中华民族就已形成
2、了重血缘、重亲情的观念。这种观念的制度源头是:A禅让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4.关于图 2 说法正确的是:A.图 2 中各级贵族是因科举考试而形成的B.图 2 反映出庶人是最底层的贵族C.图 2 反映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D.图 2 反映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下图中的表格所反映的是西周的:等级 乐队 乐舞王 四面 八佾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面) 四佾士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 郡县制 D. 礼乐制度6.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用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其主观目的是:A.强调权力世袭 B.树立专
3、制权威C.寻求暴政依据 D.宣扬民主政治7.下列有关秦朝皇帝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D.皇权与三公九卿相互制衡的民主政治8.假设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2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太尉9.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以郡县制代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推行三公九卿制 D
4、.推广禅让制10.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了:A.相权的加强 B.皇权被分割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宋朝政局混乱11.南宋的洪迈在容斋四笔中记述了宋代所流行的得意诗中的“金榜题名时”与失意诗中的“下第举子心”。这反映了: A.科举对士人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的引领 B.宋朝时开创了科举制C.宋代读书成了人的唯一生存之道 D.出身门第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12.下列属于元朝的中央行政机构的是:A.军机处 B.尚书省 C.中书省 D.中朝13.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
5、官制度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4.江南贡院始创于 1168 年,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江南贡院举行。江南贡院见证了古代中国的: A.科举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九品中正制15.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中书省 B御史大夫 C郡县长官 D太尉16.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汉武帝这样做的意义是:A.王国越分越小 B.加强了
6、中央集权C.彻底消除了汉初以来的王国割据问题 D.强化了封国的权力17.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废除丞相,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专制皇权得到加强 B丞相的废除使朝政瘫痪 C地方管理从此安定 D中央机构从此消失18.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是明太祖为制约相权而设立 B通过票拟权制约皇帝决策C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D. 是一个知识分子读书的机构 19.根据图 3 及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A只拥有单一军事职能的机构B是内阁、六部的上级领导机构C直接隶属于皇帝D拥有全国军政要务的决策权- 3 -20.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藩
7、王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A君主专制的加强 B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C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D中央集权的加强 21.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2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23.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衰败 B.中国的强大 C
8、.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D.中国开放的外交环境24.亲历过鸦片战争的一英国军人回忆说:“当英舰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下层民众 D.清政府强大,民众不担心战争结果 25.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打开大门”指的是:A.中国被迫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B.中国失去了香港岛C.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D.对外的巨额赔款26.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
9、是: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割让香港岛C.协定关税 D.巨额的战争赔款 27.鸦片战争后,英国货物在中国并没有想象中的畅销,究其原因是:A.中国人民不需要英国货物 B.中国政府抑制洋货C.英国货物质量低劣 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2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曾说:“一国得之,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最能说明列强获得了下列哪项特权?A.片面最惠国待遇 B.领事裁判权 C.居住及租地特权 D.关税主权29.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30.有观点认为,“太平天国仍然是旧式农
10、民战争,但已萌发了一些新苗”下列与“萌发新苗”结论最为相符的是: A.1851 年金田起义 B.1853 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C.1853 年定都天京 D.1859 年资政新篇的出台3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说:“兴银行倘有百万家财者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 “准富者请人雇工,不得买奴,贻笑外邦”。这表明他: A.维护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 - 4 -B.与天朝田亩制度构想相同C.提倡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停留于中国古代的落后思想32.杨秀清在谕英使文翰中说:“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这表明太平天国: A.
11、与英国为敌的态度 B.属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C.与清政府关系友好 D.对西方列强本质认识不清33.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新的普遍要求。这里的“新要求”是指 :A.掠夺原料、倾销商品的需要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34.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35.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未规定开放新商埠 B.割地的内容全部落实C.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 D.列强开始破坏中国
12、主权36.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排外带有盲目性。这是指义和团:A.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坚决 B.没有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C.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D.没有区别外来侵略和外来的进步文明37.义和团运动最伟大的功绩是: A.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提出了“扶清灭洋”的主张 C.打击了帝国主义 D.促使了清朝改革38.20 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 20 世纪的第一个国耻。这里的“国耻”是指: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39.图 4 是 1900 年西方报刊上刊登的一幅名为“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漫画。根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该事件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协作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