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漳平一中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选择题(30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正因为有丰富的古典文化积淀,16 岁的才女武亦姝才能在中华诗词大赛中过关斩将,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夺冠。中国有数千万留守儿童在偏远的乡村无法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我们应该多关注他们,尤其要重视这些黄发垂髫的孩童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周恩来总理诗云:“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的确如此,没有面墙而立的执著与坚定,没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魄力,就很难成为时代
2、的弄潮儿。 他大学毕业后本想到一线城市开创事业,但又考虑到父母双亲春秋已高,不忍再次别离,便在桃溪筑“善养堂”以侍养,晨夕供奉,菽水承欢。一些半路出家的律师,没有扎实的知识功底,更没有灵活机智的辩护技巧,临到开庭,他们只好舞文弄墨,敷衍成事,让当事人大失所望。我们在湖岸植上绿柳红花,配上亭台轩榭,便可听天籁,看高山流水,尽享大自然的乐趣了。A. B. 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我们被统一的标准时间绑架住了,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生活被北上广的时间和生活所绑架了一样,因此我们需要回到时间本身。B 除 了 管 理 的 “失 灵 ”, 部 分 生 产 企 业 暗 自 偷
3、换 概 念 , 违 规 销 售 、 生 产 、 非 法 组 装 三 轮或 四 轮 车 辆 , 一 辆 山 寨 “路 虎 ”一 天 就 能 出 炉 。C “五四运动”有两个发现,一是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已不足以迎接现代社会的挑战,二是发现我们的文化中,逻辑文化和理性文化不足。D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也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 分 )A.恭敬不如从命,你千里迢迢从家乡给我带来的土特产我就笑纳了。B.我昨日身体欠安,未能赴宴,作为老同学,您今日就莅临寒舍看望我,让我感慨万千。C.有一次,张明给
4、李华发微信称:“愚兄以为,奔事业的男人不应该为一些小事丧失了锐气,要有大格局、大胸怀。 ”D.一辈子为人正派的老教授昨日收到公安机关的信函,说他的儿子因为吸毒被拘,真不知道这事让他的老脸往哪儿搁。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臣以险衅 衅:祸患 B. 俨骖騑于上路 俨:整齐的样子C.逮奉圣朝 逮:及,至 D.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控制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 分 )A.小知不及大知 B.祖母刘悯臣孤弱 C.而征一国者 D.乃瞻衡宇6、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奚以知其然也A.而莫之夭阏者 B.南冥者,天池也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
5、而刘夙婴疾病7、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不过数仞而下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阮籍猖狂 D.亦崎岖而经丘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 2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但以刘日薄西山C.将有事于西畴 急于星火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雄州雾列 臣拜表以闻 宾主尽东南之美 屈贾谊于长沙 或棹孤舟 此亦飞之至也 园日涉以成趣 目吴会于云间 善万物之得时 悦亲戚之情话A. / B. /C. / D/10、下列加点词“之
6、”的意义与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例:胡为乎惶惶欲何之A. 之二虫又何知 B. 填然鼓之 C. 宇文新州之懿范 D.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二、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 题 共 3 小 题 , 9 分 )阅 读 下 面 的 文 字 , 完 成 11-13 题 。除 夕 , 家 家 年 夜 饭 必 有 一 盘 “全 鱼 ”, 这 种 “年 年 有 余 ( 鱼 ) ”的 风 俗 , 自 古 已 有 , 至今 盛 行 。 此 俗 从 何 而 来 ? 其 实 此 俗 的 源 头 在 渔 民 那 里 , 渔 民 历 代 身 置 水 境 , 近 鱼 既 久 , 则生 渔 俗 。 渔 民
7、靠 水 吃 鱼 。 船 中 就 餐 , 鱼 头 惯 朝 船 大 , 鱼 尾 朝 船 二 , 船 脚 们 则 各 食 其 近 。 食 毕 鱼 之 上爿 , 皆 忌 翻 身 : 因 船 “三 面 朝 水 , 一 面 朝 天 ”, 渔 民 最 忌 “翻 ”字 。 俟 食 鱼 之 下 爿 时 ,碍 于 骨 刺 , 挑 之 易 断 , 等 于 折 了 船 大 、 船 二 的 “首 尾 相 连 ”, 不 吉 ; 即 使 骨 刺 不 断 , 若食 净 鱼 之 下 爿 , 又 等 于 食 个 “漏 底 儿 ”, 亦 不 吉 。 故 而 食 鱼 习 于 有 余 , 不 余 则 易 犯 忌 。这 样 积 久 成
8、俗 , 就 成 为 船 文 化 的 一 种 属 性 , 即 “以 鱼 谐 余 , 以 鱼 寓 吉 , 以 吉 示 富 ”,更 是 渔 民 祈 愿 船 行 安 之 , 获 鱼 丰 之 , 讨 彩 生 计 兴 裕 。 这 大 概 是 “年 年 有 余 ”的 原 始 之义 。 渔 民 有 此 俗 , 源 于 何 朝 何 代 ? 总 该 受 染 于 与 之 相 关 联 的 地 域 背 景 、 生 态 环 境 和 饮 食 文 明 的进 化 。 这 样 去 看 , 东 晋 是 前 基 期 , 宋 代 是 形 成 期 。 自 三 国 时 孙 吴 据 治 江 东 , 置 主 渡 口 于 芜 湖 、 建 邺 (
9、 今 南 京 ) 间 , 渔 业 随 之 起 兴 。 又 设 农 官 ,稻 植 亦 勃 。 西 晋 时 , 北 人 为 避 “八 王 之 乱 ”, 由 中 原 南 迁 江 东 者 为 数 众 多 。 至 东 晋 , 司马 睿 又 建 都 建 康 ( 亦 今 南 京 ) , 后 传 位 十 帝 。 其 间 , 黄 河 、 长 江 流 域 渔 俗 交 汇 , 江 东 进 而开 发 , 鱼 稻 远 胜 孙 吴 之 时 , 时 人 则 始 称 江 东 为 “鱼 米 之 乡 ”。 那 时 , 渔 业 勃 兴 , 商 机 遍水 , 为 生 财 时 尚 之 道 。 渔 业 发 达 必 然 带 动 渔 俗 兴
10、 起 , “食 鱼 寓 吉 ”“以 鱼 譬 余 ”的 祈福 舆 情 为 “鱼 米 之 乡 ”的 江 东 渔 业 人 士 所 张 扬 , 随 顺 情 理 。 起 码 , 这 里 是 有 了 “年 年有 余 ”之 年 俗 的 成 因 氛 围 。 此 外 , 至 宋 以 前 , 宴 举 大 凡 是 每 人 一 杌 ( 小 凳 ) , 宴 者 在 地 席 上 盘 腿 大 坐 , “大 件 ”或 整 形 之 馔 分 派 “各 吃 ”( 分 餐 ) , 而 非 合 食 。 但 自 入 宋 , “各 吃 ”开 始 发 展 为 合 食 ,这 是 具 有 划 时 代 的 重 大 意 义 的 。 抵 因 这 时
11、期 有 了 以 供 合 食 享 宴 的 桌 椅 , 也 是 促 成 “年年 有 余 ”之 年 俗 的 直 接 原 因 。 先 说 椅 。 椅 初 名 “胡 床 ”, 为 胡 人 所 习 , 不 用 时 活 脚 交 叠 , 故 又 称 “交 椅 ”, 汉 时 传入 中 国 。 因 非 古 制 , 时 为 士 大 夫 们 所 不 屑 。 入 宋 , 椅 子 才 具 备 型 格 。 再 说 桌 , 即 餐 桌 。 坐椅 而 食 , 杌 ( 小 凳 ) 需 接 高 脚 , 对 应 为 桌 。 这 样 , 桌 不 必 单 人 独 用 , 更 适 于 阖 家 或 聚 友 同桌 享 宴 。 这 又 是 饮
12、食 方 式 的 一 大 进 化 。 缘 此 , 大 席 面 取 代 了 小 杌 案 , 大 餐 具 取 代 了 小 餐 具 ,共 食 取 代 了 分 食 。 而 且 这 促 使 了 制 馔 术 的 突 破 性 发 展 , 食 材 调 配 、 制 作 方 法 和 肴 馔 的 样 式 、造 型 等 , 都 得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革 新 。 尤 其 是 鱼 馔 , 宴 时 的 大 餐 具 盛 行 , “全 鱼 ”便 大行 其 道 , 为 “年 年 有 余 ”创 造 了 先 决 条 件 。 须 知 , 得 先 有 众 人 合 食 之 宴 , 方 可 造 “年年 有 余 ”之 俗 。 椅 和
13、桌 的 物 象 存 在 , 是 此 俗 形 成 的 物 质 保 证 。因 而 , 谓 “年 年 有 余 ”之 俗 起 兴 于 宋 时 , 是 由 于 物 质 文 明 的 演 进 带 动 人 们 的 食 鱼 观 念 而成 因 的 。 至 今 南 方 许 多 地 区 , “全 鱼 ”仍 是 宴 中 亮 点 , 通 常 是 宴 尾 之 馔 , 基 本 是 端 上 来行 俗 , 谁 也 不 会 大 啖 图 尽 。 还 有 一 些 地 区 , 头 馔 即 是 全 鱼 , 一 直 置 于 席 面 中 间 , 俟 至 宴 尾 ,人 们 才 对 它 象 征 性 地 动 动 筷 子 。 此 二 种 食 鱼 习
14、俗 都 意 味 着 , 这 尾 鱼 是 今 年 余 下 的 , 留 给 明- 3 -年 , 以 循 “年 年 有 余 ”之 吉 也 。 11、 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表 述 ,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A 除 夕 , 家 家 年 夜 饭 必 有 一 盘 “全 鱼 ”, 这 种 “年 年 有 余 ( 鱼 ) ”的 风 俗 , 源 头 在 渔民 那 里 , 渔 民 借 此 祈 愿 讨 彩 , 这 种 风 俗 至 今 盛 行 。 B 西 晋 时 , 北 人 为 避 “八 王 之 乱 ”, 由 中 原 南 迁 江 东 者 为 数 众 多 , 江 东 进 而 开 发 ,
15、 时 人则 始 称 江 东 为 “鱼 米 之 乡 ”。 C “年 年 有 余 ”之 年 俗 因 江 东 渔 业 人 士 所 张 扬 而 兴 起 , 至 宋 时 , 随 着 饮 食 方 式 的 大 进 化 ,特 别 是 合 食 之 宴 , 为 “年 年 有 余 ”的 渔 俗 的 形 成 提 供 了 可 能 。 D 椅 初 名 “胡 床 ”, 又 称 “交 椅 ”, 汉 时 传 入 中 国 , 当 时 的 士 大 夫 们 不 屑 于 使 用 它 , 至宋 时 , 椅 子 却 促 使 人 们 的 饮 食 方 式 发 生 改 变 。 12、 下 列 理 解 和 分 析 , 不 符 合 原 文 意 思
16、的 一 项 是 ( 3 分 ) A “年 年 有 余 ”的 原 始 之 义 出 于 渔 民 食 鱼 习 于 有 余 , 不 余 则 易 犯 忌 的 习 俗 , 包 含 着“以 鱼 谐 余 , 以 鱼 寓 吉 , 以 吉 示 富 ”之 意 。 B 东 晋 时 期 , 黄 河 、 长 江 流 域 渔 俗 交 汇 , 加 之 渔 业 勃 兴 , 商 机 遍 地 , 这 些 都 为 “年 年有 余 ”之 年 俗 形 成 提 供 了 氛 围 。 C 宋 以 前 , 宴 举 是 每 人 一 杌 , “大 件 ”分 派 “各 吃 ”, 到 宋 代 时 , “各 吃 ”开 始 发 展为 合 食 , 这 具 有
17、 划 时 代 的 重 大 意 义 。 D 自 古 以 来 “全 鱼 ”是 宴 中 亮 点 , 一 般 在 宴 尾 才 端 上 来 , 人 们 只 是 对 它 象 征 性 地 动 动 筷子 。 谁 也 不 会 将 鱼 食 尽 , 以 循 “年 年 有 余 ”之 吉 。 13、 根 据 原 文 内 容 , 下 列 说 法 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 3 分 ) A 渔 俗 的 形 成 离 不 开 与 之 相 关 的 地 域 和 生 态 的 环 境 , 离 不 开 饮 食 文 明 的 进 步 , 离 不 开 物质 基 础 的 保 证 。 B 因 为 船 “三 面 朝 水 , 一 面 朝 天 ”,
18、 所 以 渔 民 最 忌 “翻 ”字 , 因 此 他 们 认 为 食 尽 鱼 之下 爿 不 吉 , 常 常 不 食 尽 鱼 之 下 爿 。C 宋 代 物 象 桌 的 出 现 , 使 得 大 席 面 取 代 了 小 机 案 , 大 餐 具 取 代 了 小 餐 具 , 共 食 取 代 了 分食 , 是 渔 俗 形 成 的 物 质 保 证 。 D 宋 代 无 论 食 材 调 配 、 制 作 方 法 还 是 肴 馔 的 样 式 、 造 型 等 都 得 到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革 新 , 尤其 是 鱼 的 制 作 , 全 鱼 开 始 盛 行 。三、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 1
19、417小题。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多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 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
20、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之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 ,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
21、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 4 -喟然曰:“道在是矣。 ”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命戡福建叛军 戡:平定B 薄安庆 薄:逼近C 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 将:带领D 当自求诸心 诸:许多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弘治” 。是皇帝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史书用年号纪年较少见,一般
22、用干支纪年法。B “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C “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如,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第一天, “朔”即每月的最后一天。D “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 “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王守仁有家学渊源。他的父亲王华就很有器度,很有才华,很受皇帝器重。他自
23、己更是早早就中了进士。被谪龙场时,开创了“阳明学” ,自成一家。B王守仁的出生及童年非常有传奇色彩。他在母腹中待的时间较长,名字是云中神人所赐,直到五岁被异人拍打而且改名后,才开口会说话。 C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被廷杖遭贬谪。张忠、许泰等人故意刁难时,他又隐忍宽容,最终感化了京兵。D王守仁文武兼备。他不仅通晓兵法战策,在平定宁王造反的过程中,多出奇计,指挥若定;而且善于射箭,曾以“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5 分)(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
24、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5 分)四、诗歌鉴赏(9 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 1819小题。经李征君 故居唐温庭筠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五更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已迷。惆怅羸骖往来惯,每经门巷亦长嘶。【注】李征君,温庭筠的挚友。征君:不受朝廷征召的隐士。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本诗从体裁上属于律诗。律诗通常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要求二、三两联对仗。B 第一联展现了故居周围的环境:芳草萋萋,笼烟带露;树叶纷飞,柳条拂堤。C 第三联承“无客醉”而来,抚今追昔,回想起当日宾朋满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漳平市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