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7_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一、积累运用 (20 分)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2 分)(1)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 )(3)孔子在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 。(5)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7)一箪食,一瓢饮, , 。(8)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8 分)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
2、经化了甲(A 妆 B 装),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 )临人间。因为在南国,雨仍然会偶而造访大地,它变得更 ln s( )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 )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 乙 (A 平静 B 寂静)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 分)莅( )临 ln s( ) 淅( )淅沥沥(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只填序号) (2 分)雨已经化了甲( )(A 妆 B 装)。它显出一种自然、 乙( ) (A 平静 B 寂静) 。(3)文中划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 分)修改意见: 二、阅读(70 分)(一)阅读观沧海 ,完成 34 题。 (5 分
3、)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3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是叙事,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诗人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景,“澹澹”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C. 这首诗以“观”字统领全文,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D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诗人为自己能够到碣石山观景、抒发内心情感而感到幸运喜悦,是全诗的主旨句。4.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2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9 题。(15 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2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5、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 分)(1)太丘舍去( ) (2)不亦说乎( ) (3)传不习乎( )6下列句中“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人不知而不愠 B为人谋而不忠乎C朋友交而不信乎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7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 分)_(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 分)_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B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
6、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C孔子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后来人们用“而立” “不惑” “知天命” “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D 【乙】选文中的_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焉” 。9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3 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014 题。(13 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7、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 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看见过有3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10.用一句话概括语段的内容。 (2 分)_11.找出这段景物描写由
8、整体到局部的过渡句。 (2 分)_12.这段文字从多 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 (3 分)视觉:_ _听觉:_味觉:_13.文中对拔何首乌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从“我”的心理和百草园对“我”的影响两方面加以回答。 (4 分)_14.作者如此有兴致的描写百草园,有什么用意?(2 分)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18 题。(21 分)妈妈偷吃曾颖母亲在童年时期,看过太多“吃者生,不吃者死”的例子。这些记忆,深深地镌刻入她的基因,以至每每在她人生岁月里发挥着作用。我要讲的这件事发生在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那时物质供应虽然也紧张,但已不至于饿死人了。当时我五岁,弟弟一岁多,每
9、当家里吃肉,母亲自己总是挑个没肉的骨头。然而,偷嘴事件,就发生在这时。那一年,我母亲打零工的厂里来了一位叫青姨的同事,她和我们住在同一条街上,自然与母亲一起上下班。工厂在小城的东边,家在小城的西边,上下班穿城而过。县城仅有的几家国营食品店,都在这条路上:酸香味的臊子米粉,蒸笼里的牛肉和肥肠,大锅煮起的烩面这些可爱的尤物,施尽魅力勾引着人们疯狂地进行味觉想象。特别对于每天只就着一个菜吃点饭,半个月左右才吃一顿肉的人来说,这种香味,既是诱惑,也是折磨。青姨提议吃点东西,母亲想着一上午只挣了四五毛钱,就有些舍不得。而且,这样背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人在外面吃东西的事,她从没干过,也完全不符合她的道德观。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泉州市 惠安县 联盟 2017 _2018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学 期期 试题 答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