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23 Mg-24 Al-27 S-32 Fe-56 Zn-65 Cu-64 H-1 N-1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名词中与环境问题无关的是( ) 温室效应 赤潮 酸雨 光化学烟雾 臭氧空洞 潮汐 富营养化 白色污染A. B. C. D. 【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时由于 CO2等温室气体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赤潮是由于水中的氮磷元素浓度过大造成
2、的水污染,酸雨是大量排放 SO2等酸性气体造成的大气污染,雨水pH5.6,对植被、建筑物、土壤等造成很大伤害,光化学污染是氮的氧化物和有机烃类在光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变化,臭氧空洞的成因来自于多个方面,对人类健康、植物和水生系统等均有危害,潮汐现象是指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与环境污染无关,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白色污染是废弃的塑料制品引起的污染,故选 B。2. 取少量无机盐溶液试样对其中的离子进行检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加入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 AgB.
3、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 CO32C. 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试样中一定有 SO42D. 加入 NaOH溶液微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试样中一定有 NH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盐酸产生的白色沉淀也有可能是 H2SiO3沉淀,所以有可能含有 SiO32-,A 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也可以是 SO2,所以式样可能含有 SO32-或 HSO3-,B错误;加入 BaCl2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沉淀有可能是 BaSO4或者 AgCl,所以原溶液可能含有- 2 -SO42-或 Ag+,C 错误;加碱
4、后能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碱性气体只有 NH3,所以原溶液一定含有 NH4+,D 正确;故选 D。考点: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3. 分离 NaCl和 NH4Cl的最佳方法是( )A. 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 B. 加入烧碱C. 直接加热法 D. 加入 AgNO3溶液【答案】C【解析】A、B 可分离,但方法较复杂,D 不能除杂,只有选项 C直接加热法可分离,加热时,NH4Cl分解生成气体,然后在冷处又化合生成氯化铵,而 NaCl不能,二者分离,故选 C。点睛:(1)分离或提纯时,若需要加入试剂,试剂的选择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所选试剂一般只和杂质反应;操作不应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即不减少欲
5、被提纯的物质;易分,即欲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应容易分离;易得,试剂应尽可能容易获得,且价格低廉。(2)还必须做到以下“三必须”:所加除杂质的试剂必须“过量” ,只有过量才能除尽欲除杂质; 由过量试剂引入的新的杂质必须除尽;分离和除杂质的途径必须选择最佳方案。4. 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铜片B.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C. 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D.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答案】C【解析】A. 二者在常温下与铜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 A错误;B. 分别与石蕊试液作用,都能是试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 B错误;C. 用玻璃棒各蘸取少许涂在纸上,稀硫酸
6、无明显现象,浓硫酸能使纸变黑,能够鉴别,故 C正确;D. 各取少许溶液分别放入铝片,浓硫酸无明显现象,稀硫酸放出气体,能够鉴别,但操作没有 C简单,故 D不选;故选 C。5. 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 22NaOH=MNaNO 3H 2O,8NH 36NO 2=7X12H 2O。则 M、X 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 )A. NaNO2、N 2 B. HNO2、N 2 C. NO、HNO 3 D. N2、N 2【答案】A- 3 -【解析】2NO 2+2NaOH=M+NaNO3+H2O该方程式中氢原子已经
7、守恒,再分别根据钠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守恒知,M 中含有一个钠原子、一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所以 M是NaNO2;8NH 3+6NO2=7X+12H2O该方程式中,氢、氧原子已经守恒,根据氮原子守恒知 N中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 N是 N2。故选 A。6. 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液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液面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气体是( )A. 可能是 N2和 NO2的混合气体 B. 一定是 NO2气体C. 一定是 NO与 NO2的混合气体 D. 可能是 N
8、O2一种气体【答案】D【解析】试管内气体为红棕色,故一定含有 NO2,也可能含有 NO,因为 2NO+O2=2NO2,生成的 NO2又可与水反应,使液面上升,NO 2、O 2与水反应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O2+O2+2H2O=4HNO3,故当试管内气体为 NO2或 NO2与 NO的混合物时,通入适量 O2,最终试管内可完全充满液体。由于 N2不溶于水,故不可能含有 N2。由此可知答案为 C。7. 下列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 都是晶体,都易溶于水B. 铵盐受热均可分解生成 NH3C. 铵盐都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D. 所有铵盐中,氮元素化合价都是3 价【答案】A【解析】A 铵盐都
9、是离子晶体,都易溶于水,故 A正确;B.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铵盐都能与苛性钠反应生成氨气,铵盐都能加热分解,但不一定有氨气产生,故 B错误;C碳酸铵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 C错误;D.硝酸铵中硝酸根离子中的氮元素化合价为+5 价,故 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铵盐的性质,把握铵盐的溶解性、稳定性与酸碱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铵盐的基本性质有:属于离子晶体,易溶于水,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不稳定,加热易分解。要熟悉常见的几种铵盐的性质,如硝酸铵、氯化铵和碳酸氢铵。- 4 -8. 检验 SO2中是否混有 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 通过品红溶液,若品红溶液褪色,则说明混有
10、 CO2气体B. 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 CO2气体C. 先通过足量 NaOH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 CO2气体D. 先通过足量酸性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再通过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说明混有CO2气体【答案】D【解析】A 不正确,只能说明含有 SO2,因为 C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 不正确,因为 SO2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变混浊。C 不正确,因为 SO2和 CO2都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D正确,SO 2首先被氧化,排除其干扰,答案选 D。9. 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N2和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NH3 B. NH3
11、经催化氧化生成 NOC. NO和 O2反应生成 NO2 D. 由 NH3制碳铵或氯铵【答案】A【解析】A、N 2与 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NH3的过程,是将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元素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故 A正确;B、氨的催化氧化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B错误;C、NO 与 O2反应生成 NO2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C错误;D、由氨气制碳铵和氯铵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故 D错误;故选 A。10. 将质量相同的四份 Cu粉,分别置于过量的下列酸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 稀 H2SO4 B. 浓 H2SO4
12、C. 稀 HNO3 D. 浓 HNO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稀 H2SO4与铜不反应, Cu+2H 2SO4(浓)=CuSO 4+SO2+2H 2O,1molCu 完全反应,生成 1mol气体;3Cu+8HNO 3(稀)=3Cu(NO 3) 2+2NO+4H 2O,1molCu 完全反应生成气体 2/3mol;Cu+4HNO 3(浓)=Cu(NO 3) 2+2NO2+2H 2O,1molCu 完全反应,生成 2mol气体。答案选 D。考点:铜的性质11.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采用的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 N2(NO2)通过水洗气 B. NO(NH 3)通过浓
13、硫酸洗气- 5 -C. N2(O2)通过灼热的铜粉 D. NH 4Cl溶液(I 2)用 CCl4萃取分液【答案】A【解析】ANO 2可与水反应生成 NO,混入新杂质 NO,故 A错误;B. 氨气能够被浓硫酸吸收,而 NO不能,故 B正确;C. 氧气能够与灼热的铜粉反应,而氮气不能,故 C正确;D. I 2易溶于 CCl4,可以通过萃取分液除去 NH4Cl溶液中的 I2,故 D正确;故选 A。12. 在一定体积的 18 molL1 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为 0.9 mol。则浓 H2SO4的实际体积为( )A. 等于 50 mL B. 大于 50 mLC. 等于 100 m
14、L D. 大于 100 m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铜与硫酸反应的方程式:Cu+2H 2SO4(浓)CuSO4SO 2+2H 2O,若被还原的 H2SO4为 0.9mol,则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是 1.8mol,则 V=1.8mol18mol/L=0.1L=100mL,由于只有浓硫酸与铜反应,而稀硫酸不能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大于 100mL,故选项 D正确。考点:考查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应用的知识。13. 下列气体中易液化,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致冷剂的是( )A. N2 B. NH3 C. NO D. NO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N 2难液化,与酸
15、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A 错误;BNH 3易液化且遇挥发性酸时冒白烟,宜作制冷剂,B 正确;CNO 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C 错误;DNO 2难液化,与酸不反应,不能作制冷剂,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用途14. 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 H+、SO 42+ 、NO 3 ,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成( )A. Al3+、CH 3COO 、Cl B. Na+、NH 4+、Cl C. Mg2+、Cl 、Fe 2+ D. Mg2+、Ba 2+、Br 【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因 H+和 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且 Al3+、CO 32-相互促进水解,则该
16、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A错误;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够大量共存,故 B正确;因 H+和Fe2+、NO 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C错误;因 Ba2+、SO 42-,能结- 6 -合生成硫酸钡沉淀,则该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 D错误。考点:离子的共存问题15. 如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 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 )A.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 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B. 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 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C. 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 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D. 向装置的水槽中慢
17、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答案】B【解析】A、二氧化硫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 A不选;B、NO 不会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瓶中的气体压强不会有明显的变化,故不能形成喷泉,故 B选;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 a处不断鼓入空气,导致锥形瓶中液体进入烧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 C不选;D、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的,这样使得浓氨水受热易分解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烧瓶中的气体压强就会减小,故能形成喷泉,故 D不选;故选 B。点晴:形成喷泉可以通过 2种方法:(1)通过减小烧瓶内压强形成喷泉,必须满足容器内气体能够被加入
18、的液体吸收,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形成喷泉。(2)增大烧瓶外压强也可以形成喷泉,例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16.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物质有( )A. SO2 B. SO3 C. H2S D. HC1【答案】B【解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 A不选;B硫在- 7 -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 B选;C. H 2与硫蒸气反应生成 H2S,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 C不选;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时生成 HCl,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制得,故 D不选;故选 B。17. 1640年,我国早期科
19、技丛书物理小识金石类记有“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 “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 “气”凝即得“矾油” 。 “矾油”是指( )A. 硝酸 B. 氨水 C. 硫酸 D. 盐酸【答案】C【解析】青矾厂气熏人,衣服当之易烂,载木不盛” 青矾是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为氧化铁, “气”凝即得“矾油”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煅烧 FeSO47H2O制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 Fe2O3+SO2+SO3+7H2O,所以矾油应指硫酸,故选 C。点睛:结合化合价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解题关键,青矾是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 FeSO47H2
20、O,青矾”强热,得赤色固体为氧化铁,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煅烧 FeSO47H2O制氧化铁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电子守恒分析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水和氧化铁。18. 在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能找到( )A. 制农药的元素 B. 制催化剂的元素C. 做半导体的元素 D. 制耐高温合金材料的元素【答案】C【解析】A新制农药元素可以从周期表的左上角中的非金属元素中找到,故 A错误;B制造催化剂的材料在过渡元素区找,如铁或钒等,故 B错误;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的附近的元素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则制半导体的材料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
21、找,故 C正确; D制耐高温合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过渡金属中能找到,故 D错误;故选 C。19. 四种主族元素的离子 、 、 和 (a 、b、c、d 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 m n,则对下列叙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b=m-n 元素的原子序数 a bcd元素非金属性 Z R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X YA. B. C. D. - 8 -【答案】D【解析】离子 aXm+、 bY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即 a-m=b-n,即 a-b=m-n,故正确;由题意可知,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根据阴前阳后,X、Y 在下一周期,Z、R 在上一周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永春县 第一 中学 2016 _2017 学年 高一化学 下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