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理(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理(含解析)一、选择题。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此据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回答以下各题。1. 有关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长江三角洲属于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B. 松嫩平原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C. 长江三角洲的作物熟制以两年三熟为主,松嫩平原则一年一熟。D. 长江三角洲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2.
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 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 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D. 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答案】1. C 2. D【解析】该组试题以长三角和松嫩平原两个区域为切入点,考查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地理环
3、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试题难度较小。【1 题详解】长江三角洲位于亚热带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适合种植水稻,以水田为主,农业生产可实现一年两熟到三熟;且该地地势低平,水网密布,适合发展水产业。松嫩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为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其西部适合发展畜牧业;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只能满足一年一熟。故 A、B、D 说法正确,C 说法不正确。故选 C。2【2 题详解】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热充足,河网稠密。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到了农业文明时期,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
4、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而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优越的气候条件下,这一时期该地区农业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我国的粮仓。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因耕地破碎、人均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的大规模发展,因此其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被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等地区超越。因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D,故选 D。3.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国土整治工作,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据此,在西部开发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土整治三峡工程实施进行监控 对生态环境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控,及时为西部开发
5、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对无人区进行长期勘探 可以直接为西南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可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预测和分析;及时获得相应的信息,但该技术不能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所以不对,故选 A 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片原始森林。但是,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回答以下各题。4. 热带雨林的三大片集中分布区位于A. 东南亚地区、非洲、南
6、美洲 B. 南亚、南美洲、欧洲C. 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D. 南亚、非洲、南美洲5. 有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弱、生物生长迅速3B. 土壤是雨林生态系统中养分储量最多的部分C. 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氧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D. 热带雨林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答案】4. A 5. D【解析】该组试题考查热带雨林的分布和生态效益,试题难度较小。【4 题详解】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盆地、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均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世界面积最大的三大片热带雨林集中分布
7、区。故选 A。【5 题详解】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快、生物生长迅速,A 错误。雨林吸收大量养分,加上土壤淋失作用强,造成土壤养分少,养分主要储存在雨林体内,B 错误。大气层中每年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雨林植物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氧气,C 错误。热带雨林地区蒸腾作用强,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D 正确。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6. 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线中,由北向南依次为A. 大秦线、神骅线、胶济线,B. 大秦线、神骅线、焦(作)日(照)线C. 神骅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D. 神骅线、大秦线、焦(作
8、)日(照)线7. 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及其解决措施是4A. 水南水北调 B. 天然气西气C. 电西电东送 D. 煤西煤东运8. 关于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叙述正确的有把山西省建成能源基地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 有利因素之一是交通发达,水资源丰富 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 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A. B. C. D. 【答案】6. B 7. A 8. B【解析】【6 题详解】由图中的位置可以判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由北向南依次是大秦线、神黄线、焦(作)日(照)线。【7 题详解】图示地区为华北平原,水资源比较紧张,春旱严重,解决的措施为
9、南水北调。【8 题详解】山西省煤炭基地建设的优越条件是煤炭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中;新建铁路大秦线,目的是为了增加煤的外运量。该地区水资源比较短缺;扩大煤田面积,提高煤炭的开采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9.下列关于田纳西河及其流域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 B. 山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环境水量和水质C. 河流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 河谷平原是该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A 项错误;由于河流上游山区的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故其植被分布状况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B项正确;河流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
10、重点是流域内的植被,C 项错误;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故主要位于河流的上中游山地、丘陵地带,故 D 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基本概况和理解地形、植被等特征对5河流开发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把握。10.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和整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根治了洪灾 B.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C. 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
11、和旅游业得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 20 世纪 80 年,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考点:河流的开发与保护点评:本题关键是要求考生对必修三的相关内容比较熟悉,试题属于一般性的识记性的题目,试题难度小11.下列关于阿斯旺大坝产生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河口外海域沙丁鱼增加 B. 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严重C. 防止了水灾和旱灾 D. 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阿斯旺大坝修建后,使入海泥沙减少,沙丁鱼因缺少饵料而减少,故选 A 项。考点:阿斯旺大坝修建利弊煤炭是人类最早认识并加以利用的能源之一。德国鲁尔区
12、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完成以下各题。12. 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A. 水资源 B. 铁矿石C. 水、陆交通 D. 煤炭资源13. 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的支持 C. 便捷的交通 D. 劳动力素质14. 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6A. 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 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D. 增设道路网,改善
13、交通条件【答案】12. A 13. C 14. A【解析】该组试题以山西和德国鲁尔区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函的影响以及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试题难度适中。【12 题详解】山西位于温带季风区边缘,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少,水资源较为短缺;鲁尔区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和湿润,河网稠密,水资源充足,A 正确。山西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也较为丰富;鲁尔区有丰富的煤炭,靠近法国东北部铁矿,但本区缺少铁矿,B、D 错误。水、陆交通不属于自然资源,C 错误。【13 题详解】鲁尔区有广阔的欧洲市场,山西有广阔的国内市场,A 错误。两地区的发展都有政府的支持,B 错误。鲁尔区河网稠密,且通过莱茵河可通
14、往鹿特丹港,加上铁路、公路等,因此水陆交通便利;山西水运条件差,因此总体来说,鲁尔区交通条件优于山西,C 正确。两地区发展初期均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高素质劳动力,D 错误。【14 题详解】煤炭是非可再生能源,且对环境污染较大,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说法错误,故选 A。该地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今后应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可适度增加农业投入,提高第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例;交通压力大,今后可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B、C、D 说法正确。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
15、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5.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开山取石 B. 风蚀作用、过度放牧C. 水蚀作用、滥伐森林 D. 沉积作用、环境污染16. 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7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大力采取退耕还林举措【答案】15. C 16. D【解析】试题分析:【15 题详解】根据材料, “红色荒漠”是江南丘陵地区,土壤被侵蚀,基岩裸露形成。自然原因主要是水的侵蚀,人为原因主要是破坏植被,滥伐木,C 对。湿润区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A、
16、B 错。山地水土流失主要是侵蚀作用,沉积主要在低洼处,D 错。【16 题详解】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B 对。水土流失严重区,不适宜 大力开荒种田,A 错。土地退化、荒漠化,不适宜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C 错。基岩裸露区,不能实行大力退耕还林举措, D 错。【考点定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主要治理措施。【名师点睛】根据材料,红色荒漠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结合气候、地形、植被条件,分析形成原因。湿润地区水土流失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治理措施主要是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7、。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拦截了几乎全部上游来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回答以下各题。17. 民勤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气候变暖 C. 旱涝灾害 D. 土地荒漠化18. 民勤成为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的直接原因是( )A. 植被稀疏,地表物质松散 B. 深居内陆,气候干旱C. 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 D. 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19. 民勤绿洲面临消失
18、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用水 C. 过度放牧 D. 过度开垦20. 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8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 以治为主,全面恢复荒漠植被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A. B. C. D. 【答案】17. D 18. A 19. B 20. D【解析】【17 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民勤气候干旱,且“胡杨、沙枣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并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 ,说明该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18 题详解】民勤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物理风化作用强,因此地表松散物质多,成为
19、北方地区沙尘暴沙源地。其中气候干旱是根本原因,植被稀疏是直接原因,故 A 正确、B 错误。多内流河,有断流现象以及地势低平,地形以盆地为主和该地区成为北方沙尘暴沙源地无关,C、D 错误。【19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 “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城市发展,各类用水剧增,民勤的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进而导致该地区“绿洲面临消失的危险” ,说明造成绿洲消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用水。【20 题详解】造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用水,因此应合理调配流域水资源,节约和合理用水,正确。该地区内部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应因地制宜规划农林牧用地,退耕还林、还草,正确。故选 D。荒漠地区气候干旱
20、,不宜全面恢复荒漠植被,错误。能源问题不是该地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因此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治理该地区环境问题无关,错误。【点睛】西北地区内部自然环境存在降水多少、地形特征等的差异,尤其是降水的差异较为显著,这造成该区域内部的人类活动的差异,如存在灌溉农业、草原畜牧业等不同的人类活动,因此该区域内部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也存在差异。该区域荒漠化的治理应因地制宜,结合地理环境的差异采取合适的措施。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被誉为“世界河流综合开发的经典之作” 。TVA(田纳西河管理局)模式被各国在河流开发中纷纷借鉴。据此完成以下各题。921.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会宁县 第一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地理 上学 期期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