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长沙市雅礼中学 2019 属高三月考试卷(一)历史本试販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量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透项中,只有一项是合题意的)1雅典公民人数较少,避免了公民之间异质成分出现,便于公民了解城邦公共事务及相互了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都被赋予了完全的公开性,甚至可以说只有当一个公共领域出现时,城邦才能存在。这反映出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权力制约 B小国寡民 C平民政体 D公民意识2公元前 415 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
2、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A法律在执行时忽视公共权力保护 B审判以及判决不注重任何证据C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公开举行 D私人生活空间有限不被社会尊重3学者刘刚在自由的款式一书中说:“(雅典)城邦以广场取代王宮作为城邦的标志性建筑,表明城邦的鳞造者们已将公民的公共生活置于王权的需要之上;以神庙取代王室作为城邦的精神性标志,表明公民的公共精神已从王权的束缚下彻底解放出来。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城邦民主政治直接取代了王权 B此状况容易侵犯公民个人权利
3、C发放观剧津贴与此追求正相悖 D城邦充分保障公民的个体生活4苏格拉底曾鼓励柏拉图的叔父积极投身政治活动,当后者表示在公众面前演讲感到害羞和紧张时,苏格拉底说道:“你究竟怕谁啊?是那些洗染工、鞋匠、木匠、铁匠,还是那些农民、商人,抑或是那些在市场上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小商販?是这些人组成了公民大会啊。 ”这表明苏格拉底主张A贵族政治 B代议制民主 C直接民主 D精英政治5下表为古代罗马部分法律。材料可以反映古代罗马- 2 -A平民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B贵族的统治地位逐步动摇C共和国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D自由民逐步获得平等权利6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写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唯一
4、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 ”这反映罗马法的进步性是A继承古希腊的公民意识 B以公民的平等是基于自然的平等C强调了公民的主权平等 D运用法律极力维护共和政体7公元前 1 世纪,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国家论中提出以德性为基础的宪政理论,认为国家是履行德性、根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而结合的多民族共同体。这一理论的提出反映了A西塞罗主张以德治国 B西塞罗最早提出社会契约论C罗马法体系的形成 D罗马由共和国向帝国过渡8在古罗马的刑法领域,被告的秩序性尊严(身
5、份等级)是量刑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享有秩序性尊严者一般承担较轻的刑罚;而如果受害者的秩序性尊严越高,则施害者的量刑越严重。由此可知A罗马法是为了保护贵族利益而制定 B罗马刑法受到希腊人文精神的影响C罗马法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等级秩序 D罗马刑法尚未确立罪刑相适应原则9苏格拉底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这一观点A指出了知识是人生存之本 B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C认为人的道德水平是相等的 D是对智者学派的反思- 3 -10法律是一种杜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
6、的正义是“诉讼正义” ,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这表明柏拉图认为A法律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 B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C只有法律能保障杜会公道 D法律正义服务于道德正义11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晢学”的转变。这表明他A注重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C不满雅典民主政治的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12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控诉不敬城邦认可的神灵而判处死刑;哲
7、学家普罗格拉因在论神中说“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 ,其著作被公焚;悲剧家欧里庇得斯也因“不敬神”被起诉,被迫离开雅典,客死异乡。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繁荣 B统治阶级利用神权来巩固统治C神在人心中地位提高 D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13全盛时期的希政治舞台充满着竞争精神,公民大会和陪审团里都实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政治决策可以说都是多数与会者主观意向的产物。与这一形势互为因果的是A “陶片放逐法” “被通过 B民主政治体制建立C城邦弘杨集体精神 D智者运动的发展141415 世纪中叶,英国议会权力逐渐扩大,下院的地位也在上升。期间充满着国王,下院、上院之间的合作和斗争。有时议会两
8、院联合起来向国王夺权,有时国王又联合下院与上院作斗争;有时国王又与上院合作打击下院。这表明英国A国王居于权力中心地位 B各派政治势力激烈角逐C专制政体转向立宪政体 D政治民主传统历史悠久15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A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C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D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4 -161909 年,革命气氛至为消沉,梁启超曾欣慰地说:“数年前革
9、命之说遍天下,自预备立宪之诏既颁,乃如汤沃雪。夫一诏安能有此奇效?希望心有所寄,则民气不期靖而自靖。 ”材料表明:A辛亥革命缺乏应有的群众基础 B维新改良再一次成为社会主流C梁启超始终坚持走改良的道路 D部分仁人志土热衷于立宪改良17下表为 19021904 年译书统计简表。表格信息最能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A认为只有学习西方才能救中国 B对甲午战败的深刻反思C积极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D对外来先进技术的揭求18民国时期,朱自清、闻一多等教授共同起草了一份宣言 “此局一坏,恐世界大勢断不容我再有统一之机会此次之叛变,假抗日之英名,召亡国之实祸,破坏统一,罪恶昭著 “此宣言所针対的事件使A国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长沙市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