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安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钟 时间:150 分钟1、现代文阅读(34 分)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 1-3 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所有的艺术创作,开拓的都是一个艺术的空间;而艺术的空间说到底则是一个想象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不同于现实的空间,但又是以现实的空间为基础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说,艺术家若没有对现实空间的感受,就不可能产生艺术的想象,就不可能开拓出想象的空间来。一个自幼目盲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的;一个自幼耳聋的人,也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作品的。二是说,想象的空间之所以是想象的空间,归根到底是以现实的空
2、间为依据的。我们说一个艺术家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是说他主观想象的世界与直感到的现实空间,有着极大的差别。没有现实空间的参照,是无所谓想象力丰富不丰富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就有了彼此的关系问题。在这里,想象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世界在表现形态上更加类似于现实空间,让读者进入一个特定的现实空间一样,进入到作家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中去。这个世界实际上是一个想象的世界,但并不让人感到奇异或怪诞。二是通过想象构造出的,是明显不同于现实空间的另一类空间。对于这样一个想象空间,人们是陌生的,如梦如幻。但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让人领略到一种奇幻或怪诞的美感。实际上,这两种空间都
3、是想象空间。但因为前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所以我们常常将其作为现实空间本身来分析和理解,不认为它是虚幻不实的。而后一种在读者的感受中,就根本不同于现实世界,带有明显的梦幻感觉,所以我们常常直接称之为梦幻空间。一部红楼梦就同时具有这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太虚幻境构筑的是一个梦幻空间;而对贾府人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则是有关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想象空间虽然是在现实空间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具体而言,现实空间不是一个人按照个人的意愿随意创造出来的,而是外在于任何一个个体人先行存在的。它给任何一个个体人,都提供了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但这种空间,又是极
4、其有限的,是不能满足任何一个个体人的全部要求的。总体而言,对于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现实空间都是不完全自由、不完全舒适的。想象空间则不同了。想象空间不是外在于它的创造者的,而是它的创造者自由想象的产物。尽管他所创造的这个想象空间本身,也不是完全自由的,但想象空间对于它的创造者而言,则是自由的。假若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的一- 2 -部“自传”,曹雪芹就是贾宝玉。贾宝玉在贾府那个现实空间中是不自由的;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的过程中,体验的却是创造的自由。红楼梦的读者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获得的也是自由的体验;他们已经不受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束缚,他们是在超越贾府这个现实空间的视点上,来俯视这个空间的。所以想
5、象空间是对现实空间的超越现实空间是不自由的,想象空间则能满足人对自由的要求。 (选自王富仁现代中国异域小说研究序,有删改)1、 从原文看,下列对“想象空间”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想象空间是以现实空间为基础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B. 想象空间在读者的直接感受中大致等同于现实世界。C. 想象空间是作家经过自由创造开拓出的想象的世界。D. 想象空间可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自由的体验。 2、 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用自幼目盲人的人创作优秀绘画作品受到限制的例子,说明艺术家开拓出的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是不同的。B. 第二段指出了两种不同的想象形式能构筑不同的
6、想象空间,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就是通过两种想象形式构筑的。C. 第三段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根本差别,前者是客观存在的,后者则是创造者自由构造的。D. 文章用先分后总的方式阐述了想象空间的基础、想象的两种形式、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差别等三个问题。3、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象空间与现实空间差别越大,越能说明艺术家想象力强、创作水平高。B. 类似于现实空间的想象空间与现实关系密切,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C. 梦幻空间以想象空间为依据,他们都与现实空间差别不大。D. 想象空间能够超越人们感到不自由的现实空间,能让人在其中感到自由。(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7、(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风景树朱道能当二货提着两瓶好酒,去看几年没有来往的幺爷时,一村人都把脖子抻得像大白鹅似的。- 3 -“砰砰” ,幺爷院里突然传来两声玻璃的爆响。 不一会儿,二货跑出门,脸紫得像茄子:“你个老东西,就跟树过一辈子吧!” 一村人都明白,爷俩一定是为卖银杏树的事杠上了。 据幺爷讲,这棵银杏树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栽下的。只听这银杏湾的名字,就知道它早已是一村人的风景了。 夏日,郁郁葱葱的树冠,犹如一把绿色大伞,撑起一片阴凉。一村老少,便惬意地坐在树下,大人随意闲聊,小儿绕树嬉戏。 待到深秋,树下便是一地金黄。村人就捡拾回去,好生收藏。有
8、长癣生疮的,熬水一洗;有破皮流血的,揉碎一按;有血高晕眩的,泡茶一饮于是,常有人谢幺爷。他听了,一摆手:都是托先人的福哩! 眼下有人出高价,要买幺爷这棵银杏树。谁呢?就是村长大军。 大军原本在城里开公司,当老板。后来作为有经济头脑的能人,被招贤回乡,当上了村长。 大军一上任,立即带来一个致富项目:卖风景树。 所谓风景树,就是漫山遍野的松树、柏树、杉树什么的。只要连根刨起,缠上草绳,运到城里一栽,就变成城里人的风景了。 一时间,寂静的山林里,野鸡惊飞,山兔乱窜。 再聚到银杏树下,村人的话题便出奇地一致:谁谁又卖了多少棵树,谁谁又挣了多少钱正说得热闹,一直闷坐一旁的幺爷,冷不丁冒出一句:“一群败家
9、子!” 村人面面相觑,然后讪着脸,散去了。 银杏树下,便陡然冷清了许多。 大军却常来,尽管问候十句,幺爷也难“嗯”上一声。 一天,大军神秘地压低声音:“幺爷啊,有人想买银杏树,给你出这个价”他张开巴掌,五个手指伸得直直地。 幺爷吧哒着烟,望着地。 “五千,五千啊!我的幺爷!”大军把手掌伸到幺爷脸前。 幺爷吧哒着烟,又去看天。 “这样吧,再加一千” 幺爷站起身。 - 4 -“七千,七千怎么样?不能再高了!” 幺爷终于开口了:“先回家问你爹,看你有没有祖宗。再去问你娘,看你是吃奶长大的,还是吃屎长大的!” 大军狠狠地朝银杏树踹去,旋即又龇牙咧嘴地抱脚乱跳。 这事让二货老婆知道了,脚跟脚地赶到大军家
10、里。讲好一万元的价钱后,她一个电话,把在外打工的二货连夜叫了回来 这一天,幺爷正坐在树下打瞌睡。大军来了,板着脸说:“我代表村委会正式通知你,咱们村最近招商引资了家化工厂,需要拓宽进村公路这棵银杏树在规划线上,要限期移走,否则将采取强制措施” 幺爷“霍”地站起身:“你敢” 大军冷笑道:“我是不敢,但是上级领导敢。招商引资是头等大事,天王老子也要为它让道!” 没几天,施工队果真开进山来。 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村人热血沸腾。就连蹲在茅坑上,也不忘拿根树棍,在地上划拉着征田补偿款的数目。 至于幺爷有多少天没出院门了,恐怕只有村医才清楚。 等再出门时,一向硬朗的幺爷,竟然拄起了拐杖。他锁上大门,
11、颤巍巍地出了村子。 几天后,幺爷回来了。 再过几天,幺爷又走了。 当公路一步步向银杏树逼近时,幺爷回来了,身后还多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径直来到银杏树下,又是测量,又是拍照,一脸的兴奋。 村人先是疑惑地张望,恍然后便一下子围过来:哈,幺爷要卖银杏树了! 正在打牌的二货老婆,把麻将一推,反穿着鞋跑过来,嘴里直嚷:“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啊?” 来人笑了:“多少钱?无价之宝!我们是文物局的,专门来登记保护这棵活化石的” 气喘吁吁赶来的大军,张着嘴巴,半天没换过一口气来。 幺爷走的时候,正是深秋。 村医像往常一样,背着药箱,过来给幺爷挂药水。因为化工厂刺鼻的怪味,幺爷一直咳嗽不止,远远就能听见。今天却异常
12、安静,安静得让人心慌。 - 5 -村医喊着幺爷,急急地推开院门 当二货老婆打着哈欠过来时,村医拿出一张纸,是幺爷提前交给他的遗嘱:死后遗体火化,骨灰撒在银杏树下 安葬骨灰的那天,来了许多人,有领导,有记者。因为幺爷是全县第一个自愿火化并树葬的农民。 银杏树下,面对镜头,大军侃侃而谈,谈在自己的带领下,银杏湾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涌现出了田有根(幺爷的大名)这样的村民典型最后,领导把装有奖金的红包,递给死者家属。就在二货还在发愣的当儿,二货老婆从后面伸手抢过来,捏了捏,嘴角不由往上一翘。当发现镜头正在对准自己时,便用手捂着脸,大声悲号:“我的亲爹啊,您咋舍得抛下我们走了啊” 树葬的小坑
13、挖好了,装骨灰的布包缓缓打开。大军抢在镜头前捧起一把骨灰,边撒边念叨:“幺爷啊,咱银杏湾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您老就安心地去吧” “噼噼啪啪”为幺爷送行的爆竹,在银杏树下,骤然响起。一树的银杏叶,簌簌而下,如同漫天的纸钱,飘撒在幺爷的骨灰上”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野鸡惊飞,山兔乱窜”生动形象地呈现了野生动物们受到惊扰慌乱逃窜的景象,以小见大,表现了“卖风景树”这一项目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B村医是小说中的次要角色,但作用不可小视,他在幺爷生病期间对幺爷的悉心照料,与二货夫妇对待幺爷的无情无义形成了鲜明对比。C在幺爷的
14、葬礼上,二货老婆“捏了捏”奖金红包, “嘴角不由往上一翘” ,看到镜头对着自己,马上又“悲号”起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她的见钱眼开、冷漠虚伪。D病重的幺爷独自一人生活,死在家里也没人知道,生前寂寞,临终凄凉,葬礼上却热闹非凡,这种对比有力地讽刺了与会领导和记者的作秀行为。E小说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从二货游说幺爷卖树,到大军利诱、威胁幺爷卖树,到幺爷找来文物局保下银杏树,到幺爷去世、大军表功等,事件繁多却有条不紊。5、小说中幺爷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 分) 6、 “银杏树”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
15、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6 -材料一:2016 年 11 月 30 日,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 24 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 ,统称“二十四节气” ,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16、、冬至、小寒、大寒。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 “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描述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记载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沿用。即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蕴合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
17、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摘编自郑州晚报)2016 年 12 月 1 日)材料二:公元前 1200 年的殷朝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四方风”四个方向的风,它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明,在该时期, “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战国后期的吕
18、氏春秋中已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西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 7 -法。自 1645 年清朝时宪历开始, “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 “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 15 度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摘编自“二十四节气”历史溯源)材料三:“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侯变化、时令顺序的
19、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实践作用。今天,现代养生更看重节气,如“三月八,吃椿芽儿” ,又如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等等。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对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编自 2016 年 12 月 1 日新华社报道)7、下列关于民众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间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每句含六个
20、节气,其中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所指的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B. 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常用阳历,有时也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属太阳历,又被人们列人农历,由此可见农历和阳历两个系统互有交叉成分。C.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之后之所以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为多民族所共享,和它被当作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有关系。D. 今天, “二十四节气”对于指导农业生产的功能逐渐破弱,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养生保健方面更重视季节更替和物候、气候的变化状况。8、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千多年前的股商时期,我国古人已经用甲骨文明确记载了春分、
21、秋分、夏至和冬至,这表明,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B. 有很多国人仅仅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这表明,两千多年来 “二十四节气”跟人们的生活是渐行渐远的。- 8 -C. 战国时记载了八个节气的吕氏春秋和西汉时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 ,是两部和清朝的历书时宪历性质一样的都讲历法的专著。D. 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美食及相关传统活动和诗词、谚语的了解关注度高,表明人们对它的需求既有实用性,又有人文性。9、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安阳市 第三 十六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