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题.doc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2周周测试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地 区 时 间 赴 试人 数 分 配名 额 录 取比 例苏 州 庆 历中 200 4 50: 1绍 兴二 十六 年 2000 13 153: 1福 州 绍 兴二 十六 年 3400 62 56: 1淳 熙十 年 15000 62 242: 1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 2 周周测试题第二周周日 测试审核:第 2 周如 印度 教的 传 统? 兵马 俑的 这 些独 有特 色 ,反 映了 秦 朝( 范 围 : 先 秦 明 清)1. 周 王族 作为 原 商朝 西方 的一 个 “小 国” 战 胜强 大的 商 王国 , 成 为中 原新 的 统治 者, 不 能不 如 履薄 冰、 如 临深
2、 渊。 周武 王 克商 后“ 自 夜不 寐” 、 周公 “一 沐三 捉发 , 一饭 三吐 哺 ”的 状 态正 是这 种 忧患 意识 的表 现。 在 “不 可不 监于 有 夏, 亦 不可 不监 于 有殷 ”的 思想 指导 下, 周 初统 治者A 将新 征服 的 土地 分封 给同 姓 亲族 B 建立 了内 外 服制 度 C 加强 中央 集 权 D 采取 了分 封 政体2. 大 致成 书于 战 国中 期的 尚 书 禹 贡 是了 解 我国 古代 史的 一 篇重 要历 史 文献 ,该 书 特别 推 崇夏 禹, 将 当时 国人 的 已知 世界 划分 为 特色 迥异 的 九州, 认 为大 禹曾 走 遍九 州
3、, 接 受了 各 州的 朝贡 特 产。 这些 观点 反 映了 战国 时 期A 恢复 夏朝 传 统等 复古 思潮 影 响较 大 B 国家 的统 日 益成 为政 治 现实 C 地方 割据 的 现实 与渴 望统 一 的矛 盾 D 开始 形成 天 下一 家的 观念3. 石 陪华 在 中 国历 史纵 横 中 写道 : “中 国封 建社 会 承袭 了宗 法观 念 和宗 法传 统 , 亲 贵 合一 和裙 带 作风 , 最 终导 致中 国 封建 政治 统治 中 反智 主义 倾 向, 即 反对 理性 , 经 验守 旧, 这 是封 建宗 法 政治 又一 特色 。 ”材 料说 明A 宗法 制度 为 封建 社会 所沿
4、 袭 B 宗法 观念 一 定程 度上 阻碍 了 封建 社会 的 发展 C 封建 社会 政 治统 治腐 败无 能 D 家国 一体 的 政治 模式 不利 于 传统 科技 的 进步4. 王 家范 在 中 国历 史通 论 中 说: “(中 国政 制 )达 臻文 明 一 途, 实应 归 功于 西周 的创 制 西 周政 治里 显 然有 深厚 的贵 族 色彩, 而 共 主 名 义下 的地 方 分权 体制 与 秦以 后 一统 的君 主 独 制 格 局泾 渭分 明 。 因 此古 贤多 称 周秦 之间 为 天 下一 大变 局 。 ”此 处 “天 下一 大变 局” 的 本质 内涵 是A “公 天下 ”到“ 家 天下
5、” 的 转变 B 贵族 政治 到 官僚 政治 的转 变 C 分封 制向 郡 县制 的转 变 D 君主 专制 取 代了 宗法 制5. 有 学 者 曾 提 到 , 秦 始 皇 为 何 不 以 大 规 模 的 人 像 代 替 数 目 繁 多 的 兵 俑 ? 为 何 不 用 超 人 的 神A 皇权 的至 高 无上 B 神权 色彩 明 显C 按军 功授 予 爵位 D 文化 专制 政 策6. 史 记 秦 始 皇 本 纪 记 载 , 秦 始 皇 在 泰 山 封 禅 大 典 后 的 刻 辞 中 写 道 : “贵 贱 分 明 , 男 女 礼 顺, 慎 遵职 事 。 ”强 调礼 、 等 级和 恪 守 等级 下 的
6、各 自 职 责 。 以 后他 又 多 处题 辞, 提 倡 “合 同 父子” , 即子 孝父 慈 ,强 调男 女各 修 其业 等家 庭 礼教 。由 此 说明 秦始 皇 A 把儒 家思 想作为 治国 的指 导 思想 B 并没 有完 全 废除 儒家 的治 国 思想 C 旨在 传播 儒 家贵 贱尊 卑等 级 思想 D 以恪 守宗 法 伦理 道德 为最 高 理想7. “它 创立 了 一种 以 中央 集 权 为主 , 辅 以部 分 地方 分 权的 新 体 制; 它 具有 双 重性 又 长期 代 表 中 央分 驭 地方 , 主 要为 中 央收 权 兼替 地 方 分留 部 分权 力 , 所 握权 力 大而 不
7、 专 。 ”据 此判 断 , “它 ”的 设置A 形成 了中 央 对地 方的 垂直 管 理制 度 B 较好 的发 挥 了地 方的 独立 自 主权 利C 标志 着古 代 地方 行政 体制 重 大变 革 D 初步 改变 了 绝对 专权 的政 治 大环 境8. 宋 代读 书 人只 有 参加 解 试 合格, 才 有机 会 参加 省 试 , 而 考试 的 名额 是 基本 固 定 的, 并 根据 各 地区 情况 进 行分 配。 下表 是 宋代 部分 地 区解 试合 格 者占 赴试 者的 比 例。 这反 映 出宋 代A 科举 考试 对 士人 的吸 引力 日 增 B 名额 分配 确 保了 社会 公平 公 正C
8、 南方 成为 经 济重 心和 文化 中 心 D 教育 发展 严 重滞 后于 人口 增 长29. 唐 太 宗 说 :“工 商 杂 色 之 流 止 可 厚 给 财 物 , 必 不 可 超 授 官秩 , 与 朝 贤 君 子 比 肩 而 立 , 同坐 而食 。 ”北 宋允 许商 人 中 “奇 才异 行者 ”应 试。 出现 这 一变 化的 主要 原 因是 A.商 人社 会地 位 提高 B.统 治者 的偏 好 C. 重 农抑 商政策 的改 变 D.商 品经 济的 发 展10. 北 宋科 举 增加 了 取士 数 量 , 许 多贫 穷 士人 通 过科 举 成 功完 成 了身 份 的蜕 变, 这 使后 来 者有
9、 理 由相 信 , 可 以通 过 科举 凭 借自 身 实 力获 得 光明 前 途, 并 跻身 贵 族 。 据宋 史 记 载 ,在 有 传的 1953 人 中 , 布 衣 入 仕 者 占 55 12%。 这一 现象 有 助于 A 构建 平等 的 政治 管理 体系 B 大幅 提升 政 府行 政效 率 C 进 步 完善 科举 选官程 序 D 改变 传统 政 治结 构11. “军 国重 事 , 无 不领 之 。 此 由中 央 政府 常 派重 臣 镇 压地 方 之上 , 实 为一 种 变相 之 封建 。而 汉 、 唐 州郡 地 方政 府 之 地位 , 渺 不再 得 。 此 制大 体 上为 明、 清 所承
10、 袭, 于 地方 政 事之 推进 , 有 莫 大 损 害 。 自 此 遂 只 有 中 央 临 制 地 方 , 而 中 央 、 地 方 共 同 推 行 国 政 之 意 义 遂 失 。 ”这 说 明 该制 度A 是中 央派 出 机构 ,非 地方 行 政机 构 B 地方 缺乏 自 主性 ,不 利地 方 政事 推进C 所辖 地区 广 阔, 并且 拥有 较 大权 力 D 有利 于加 强 中央 集权 ,为 后 世所 沿用12. 元 代推 行 行省 制 , 设 河南 行 省统 辖 黄河 以 南 和长 江 以北 的 广大 地 区, 但 在黄 河 下游 则 以沂 蒙 山南 麓 为界 与 中书 省 直辖 区 “腹
11、 里” 相 邻; 将 江西 、 广东 合 为江 西 行省 , 治所 在 南昌; 将 湘、 鄂、 桂 并入 湖广 行省 , 治所 设于 武 昌。 这一 规 划和 设置 A 体现 了 “山 河形便 ”的 习惯 做法 B 有助 于加 强 中央 对地 方的 控 制 C 保障 了蒙 古族贵 族的 统治 特 权 D 是对 南宋 统 治区 实施 的特 殊 政策13. 唐 代科 举 分为 常 举 和制 举 。 常 举每 年 举行 考 试, 科 目主 要 是明 经 、 进 士、 明 法等 , 应 考者 有 两个 来 源 , 一 为生 徒 , 即 由各 级 各类 学 校保 送 者 ; 二 为乡 贡, 即 经州 县
12、 考试 选 拔的 自 学 者 。 制 举是 为 了搜 罗 非常 人 才 而临 时 设置 的 考试 , 所 设科 目 有贤 良 方正 、 直 言极 谏 、 才 识 兼 茂、 明 于体 用 等。 一 般士 人 和官 吏 都可 应 考, 录 取者 优 予官 职 或提 升 。 这 说明 唐 代科 举 制A 保证 了人 才 选拔 的公 正性 B 进一 步扩 大 了统 治基 础C 体现 了严 格 的等 级差 异 D 沉重 打击 了 贵族 特权14. 太 平兴 国 二 年 (977 年 ),宋 政府 开 始 颁给 州 县 官员 格 式固 定 的 “历 子 ”, 令 一 填 写。其 内 容 包括 户 口税 收
13、 、 劝 课农 桑 、 兴 修水 利 、 招 诱流 民 、 公 平执 法 、摒 除盗 贼 等项 目。任 满时携 至 京 师 , 以 为 年 终 考 核 及 终 任 以 后 赏 罚 升 黜 之 凭 据 , “敢 有 妄 书 功 劳 ”者 皆 予 除 名 。 据此 可知A 完善 地方 考 核利 于中 央集 权 B 廉政 与监 察 是强 化皇 权的 关 键C 制度 的创 新 受到 时代 的局 限 D 保护 小农 经 济是 政策 的出 发 点15. 元 人程 钜 夫 论 行 省 中 说: “(行 省) 名 称太 过 ,威 权 太 重。 凡 去行 省 者, 皆 以宰 相 自 负,骄 倨纵 横 , 无 敢
14、谁 何 。 ”另 据 元 文类 记 载 , 仕 于( 元) 仁 宗至 文 宗 朝的 曹 元用 说 : “方 伯(地 方 长官 的统 称 )不 敢专 决大 政 ,咨 中书 而后 行。 ”这 两段 材料 A 反映 了元 朝 君主 专制得到 强 化 B 证明 了行 省 容易 形成 地方 割 据 C 揭示 了行 省权力 结构 的双 重 性 D 相互 矛盾 但 并不 符合 历史 事 实16. 中 国古 代 视立 太 子为 国 本。 明 朝神 宗 时期 , 先 是恭 妃 生皇 长 子常 洛, 后 来深 受 神宗 宠 爱的 贵 妃 生 皇 三 子 常 洵 , 神 宗 企 图 立 常 洵 为 太 子 , 遭
15、到 朝 臣 坚 决 抵 制 。 历 经 15 年 的 斗 争 ,终 于 迫使 神宗 册 立常 洛为 太子 , “国 本之 争 ”终 以朝 臣的 胜 利而 告终 。这 一 结局 说明 A 家国 一体 的 政治 观念 趋向 淡 化 B 皇帝 专制 权 力受 到有 效的 制 约 C 传统 礼制对 统治 秩序 意义 重 大 D 朴素 的民 主 思想 已经 渗入 政 治17. 魏 晋南 北 朝时 期 人口 的 流 动, 既 有居 住 在边 地 的少 数 民 族向 中 原地 区 流徙 , 也 有中 原 地区 的 汉族 人 口纷 纷 外迁 。据晋 书文 帝纪 记 载,当 时“归 附”的 少数 民 族人 口
16、达 “八 百 七 十余 万口 ”之 多。 材料 反 映魏 晋南 北朝 时 期人 口迁 徙 的主 要特 点 是A 由北 向南 迁 徙 B 迁徒 涉及 阶 层广 和规 棋大C 加速 南方 开 发 D 政府 组织 和 被动 迁徙 并存18. 在 兵制 方 面, 宋 朝基 本 不再 采 用征 兵 制, 而 采 用雇 佣 性质 的 募兵 制 度; 在 征调 徭 役方 面,北 宋中 期 采用 雇 募法 , 不 再单 纯 使用 无 偿征 调 农 民等 服 役的 办 法; 在 官府 征 调工 匠 服役方 面 ,由 单纯 的 轮差 制度 改为 差 雇制 度, 国 家给 服役 的 工匠 一定 报酬 。 这反 映出
17、 宋 代 A 取消 了制 度 层面 的强 制措 施 B 更多 运用 经 济手 段进 行国 家 治理 C 法律 制度已 经相 当健 全成 熟 D 劳役 地租 完 成向 货币 地租 的 过渡19. 据 邦 计 部 河 渠 二 记 载 , 唐 代 宗 “大 历 初 , 李 栖 筠 为 工 部 侍 郎 , 时 关 中 沃 野 千 里 , 旧 资 郑 、 白 二渠 , 为 豪家 贵 戚 雍隔 上 流 , 置 私碾( 磨 面) 百 余所 , 以 收末 利 ,农 夫所 得 十 夺 六 、七 ”。 这说 明当 时A 农田 水利 工 程严 重失 修 B 农业 生产 的 商品 化明 显C 土地 兼并 现 象日 益
18、严 重 D 家庭 手工 业 的规 模扩 大GAO SAN LI SHI ZHOU CE审核:第 2 周A 私商 取代 官 商成 为商 人的 主 体 B 商业 贸易 繁 荣推 动了 文化 重 心转 移C 货币 体系 转 向为 以银 本位 为 主 D 商业 空前 繁 荣影 响了 士大 夫 的认 知25. (宋 )太 宗 淳 化 二 年 诏 曰 : “关 市 之 租 , 其 来 旧 矣 征 算 之 条 , 当 从 宽 简 。 宜 令 诸 路 转运20. 康 熙四 十 五 年(1 705 年 )直 隶 一 些 地 区 , 有 地 104 0 亩 者 占 户 数 的 51 5%, 而 100 亩 以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周周 测试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