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
《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普通班,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安平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1. 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反映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A.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B. 黄牛过河各顾各C. 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 小满芝麻芒种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在本题中只有“黄牛过河各顾各”才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故
2、B 项正确。A 农业种植中施肥很重要;C 是苗出的齐、长势好是丰收的标志。D 是农业时令节气的重要性,什么时令种什么、收什么。所以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2.2.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而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是在 15 世纪左右,故 A 项错误;中国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故 B 项错误;南优 2 号是 1974 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性粮食危机,故 C 项正确;人类进入科学时代的2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故
3、 D 项错误。3.3.汉代长安东西两市规模比后世更大,商贾多居住于市内,唐朝的市逐步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商贾日常生活散落到各居民坊区了。这主要反映了A. 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B. 坊市结构的变迁C. 抑商政策逐渐在加强D. 市场监管的加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唐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材料反映汉朝长安东、西市中商业区与商人居住区混杂,唐朝的市变成单纯的营业区,出现了坊市的分离。上述情况反映了随着封建城市的发展,国家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坊市结构出现了变迁,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繁荣,B 项正确。宋朝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A 错误;C、D 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所以选 B4.4.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
4、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C.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可知,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以答案选 B;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并没有产生新的因素,所以排除 A;C、D 反映的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排
5、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资本主义萌芽5.5.顺治六年,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日本的伊万里瓷出口却迎来了持续140 年的鼎盛时期。 “中国时期”结束,关键原因在于A. 瓷器质量的骤降3B. 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C. 技术创新的停滞D. 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清朝在对外关系中清政府执行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该政策限定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国际瓷器市场的“中国时期”结束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故答案选 B。AC 两项中的“骤降” “停
6、滞”说法绝对,排除;D 不是主要原因,排除。6.6.“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盐铁和酒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 ”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中国( )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古代家庭手工业的特征和影响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是对古代官营手工业影响的叙述,故错误;政府垄断官营手工业是重农抑商的表现, “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古代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
7、由发展的可能性” ,这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正确。所以本题答案为 C 项,ABD 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历朝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的信息,该信息反映的是官营手工业,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即可。7.7.苏州的地方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前,沪上未有纱厂,苏地盘门外苏纶纱厂亦未兴筑,织布纱线,均手车所纺” 。直到 1894 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 1339%。 “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 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4C. 中国沦为世界市
8、场的附庸D. 人们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答案】A【解析】“直到 1894 年,洋布进口量尚未超过全年销用棉布量的 13.39%”“穿洋布的主要是城镇商人和富裕阶级,穷苦的城市贫民和乡下居民都穿土布”主要是由于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 A 正确;B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8.8.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 1872 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了A. 中国的迅速强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B.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C. 中国民族工业在 19 世纪 70
9、 年代发展迅速D. 中国迅速实现了向工业近代化的转变【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可知 1872 年是洋务运动时期,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 “兵工厂和造船厂” “中国人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所反映的就是军事上的近代化努力,B 项正确。题干肯定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而没有涉及西方国家敌视中国,排除 A。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工业产生于东南沿海地区,排除 C。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点睛: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重点理解外交官眼中的洋务运动,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知道
10、答案。9.9.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主要不同是A. 前者属于官僚,后者属于资本家B. 前者是封建经济,后者是资本主义经济C. 前者依靠国家政权,后者依靠个人经营D. 前者属国家,后者属个人【答案】C5【解析】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的根本不同是经营方式和性质,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经营,属于官僚经济;民族资本依靠个人经营,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AD 没有揭示两者的经营方式和性质,排除;官僚资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排除 B。10.10.“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
11、来者。 ”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A. 方举赞 B. 陈启源C. 张謇 D. 荣宗敬【答案】C【解析】方举赞是中国无王谢功名,故 A 项错误;陈启源为近代企业家,但无王谢功名,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 ,张謇既有功名,为清末状元;又主张“实业救国” ,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作了宝贵贡献,故 C 项正确;荣宗敬(1873 年1938 年) ,名宗锦,字宗敬,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被誉为中国的“面粉大王” 、 “棉纱大王” ,故 D 项错误。11.11.祝大椿原为英国怡和洋行买办,后投资实业,他的公益纱厂“纯系华人资本,后为营业起见,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
12、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他因兴办实业,由清政府赏给二品顶戴。张謇是甲午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创办大生纱厂,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二十年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由此可知A. 清政府实现了从重农抑商到重商主义的转变B. 外国资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C. 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D. 政府政策在民族工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答案】C【解析】A 不符合史实,排除;B 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根据“利用怡和洋行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于英人,改为中英合办” “依仗清政府的扶植,取得了的垄断权”可知,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故 C
13、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政策,排除D。612.12.浙江富商徐申如积极投资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其主要创业活动如下表由此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裕通钱庄的创办,说明了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裕通钱庄的创办,反映了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C. 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D. 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表明了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为日用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 A;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无法预示了当时的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C 表述错误;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无法表明在当时中国电话开始成
14、为日用品,D 表述错误;从材料可知 1897 年裕通钱庄创办,正是得益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故 B 正确。13.13.关于 1945 年国民政府接收日本的财产,荣德生在 1945 年的乐农自订行年纪事中写道:“没收的大批敌伪产业,原皆我国人民血汗,被敌攫取,但日本纱厂接收后,全部改为国营。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 国民政府乘机扩充资本 B. 国民党应把接收的财产归还日本C. 官僚资本出现恶性膨胀 D. 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陷入绝境【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日本控制的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国民政府乘抗战胜利之机,将这些企业接收后并没有归还私人,而是归为了国营企业,这说明国
15、民政府在借接收之机扩充资本,A 项正确;当时日本侵略中国,日本控制的工业原本属于私人企业的民族工业,不应该归还日本,B 错误,排除;国民政府的资本不等于官僚资本,C 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民族工矿企业走向崩溃,且与史实不符,D 项错误。14.14.人们用如下情景描述 20 世纪 30 年代的境况: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此情景含义是( )7A. 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B.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D. 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答案】D【解析】“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说明民族工业的衰败,故 D
16、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故 A 项错误;材料的寓意是走向衰败,不是成为潮流,故 B 项错误;“方兴未艾”和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15.15.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未能繁盛的根本原因是A. 受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制约B. 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 民族资产阶级没有政治地位D. 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制约【答案】D【解析】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排除 A;中国始终没有形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发展的表现,排除 B;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排除 C;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最终没有繁盛的根本原因是近代中国
17、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故选 D。16.16.“它实现了(现代中国)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 ”据此判断, “它”A. 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B. 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答案】A【解析】据材料“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的公有和社员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社员私有的土地无代价地转为集体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的内容,将8小农经济改造为集体所有制经济,这适应了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故 A 项正确;农业合作化没有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故 B 项
18、错误;农业合作化也没有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应该是人民公社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故 D 项错误。故选 A。17.17.“一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央正式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各省、市人民政府的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综合编制自身计划,受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导:而区、市财委的计划局受同级财委和上级计划机构的双重领导。这一体系的形成A. 使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B. 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转变C. 为工业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D. 成为国家机构改革的开端【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国家成立计划委员会,地方财经委担负计划任务,主要目的
19、是保障“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故 C 正确;A 是 1952 年完成;B 属于三大改造;D 中属于政治改革,不符合题意。点睛:在高考复习中,首先注意抓住重点,通过中共八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等主要事件总结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本专题的核心内容,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考生要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其次,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又要正确看待探索中的挫折,尤其是“文革”时期的挫折。18.18.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龚育之认为“既是水到渠成,
20、又是重要发展” ;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二者都( )A. 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性B. 全面分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历史影响C. 认识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前瞻性D. 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符合中国国情【答案】A【解析】9“既是水到渠成,又是重要发展” “基本方向正确”说明两人都肯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进步意义,故 A 项正确;两人没有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影响,故 B 项错误;“前瞻性”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 C 项错误;薛暮桥认为“基本方向正确,但搞早了或搞急了” ,这说明他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不符合当时的国情,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两者都” ,考查的是共
21、同点。19.19.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B.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C. “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D.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可知,这是1958 年“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故 C 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 1953 年
22、,故A 项错误;“以钢为纲”是大跃进的口号,故 B 项错误;1960 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 D 项错误。20.20.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 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 。面对这一局面A. 我国全面开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C. 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D.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改革开放
23、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 正确;10A 是 1984 年;C“开始”错误;D 是 1990 年,不符合材料“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 , 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 ”。21.21.1985 年 1 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建立新的贸一工一农型的生产结构。这说明A. 国有企业改革已确立B. 对外开放开始启动C. 改革与开放同步加大D.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说明建立经济开放区是为了以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体现了对内改革和
24、对外开放都加大了力度,C 项正确。材料信息不体现国有企业改革,A 项错误;对外开放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就开始了,B 项错误;材料现象不能说明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但能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D 项错误。22.22.198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到1984 年底,全国各地基本完成了政社分设,建立 91 万个乡(镇)政府,926 万个村民委员会。这实际上( )A. 宣告了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 B.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C. 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 D. 揭开了农村政治经济改革的序幕【答案】A【解析】: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 1978 年,据此可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安平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下学 期期 试题 普通 解析 DOC
